
來源:鳳凰網財經《財經連環話》
作者:張沃若
賓州的8槍,擊穿的不僅是川普的右耳,更可能是民主黨的票倉。
美東時間13日上午,川普在賓州巴特勒舉行的特朗普集會中遭遇槍擊,事件致2人死亡,包括槍手以及1名現場觀眾,另有2人受重傷。

川普本人並無大礙,當日在其社交媒體上說,他的右耳上部中槍,感覺像子彈穿過了皮膚。槍手本人則為一名20多歲的賓夕法尼亞本地男子。
這個自2016年以來就極盡搖擺、常常成為大選“決勝之地”的賓州,為何會吸引兩黨候選人頻頻到訪?十年間翻紅再翻藍的賓州,其政治地理又有何玄機?
一切的答案,用一句國人熟悉的話來講,叫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賓州的複雜,還要從其經濟產業結構說起。
01
“祖上闊過”的美國鋼鐵之心
賓夕法尼亞,是五大湖區工業帶的核心。
在無煤不立、無鋼不強的重化時代,賓州一直是美國的經濟核心之一。
誕生了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的賓州,擁有僅次於西弗吉尼亞州、居全美第二位的煤炭產量,以及伊利港源源不斷輸入的五大湖區鐵礦。資源的豐沛與產業的集聚,共同鑄就了全美最大和第二大的鋼鐵企業——美鋼與伯利恆鋼鐵。在其巔峰時期,僅美鋼就生產了全美65%的鋼鐵。

另外,賓州還開啟過人類從煤炭到石油的能源革命——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也誕生在賓州西北部的泰特斯維爾,並擁有世界第二大、全美最大頁岩氣蘊藏量,目前賓州生產全美約20%天然氣,居全美第2,僅次於德州。
工業時代的先發優勢,奠定了賓州雄厚的經濟基礎。據美統計資料,2022年賓州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7260.4億美元,全美各州中排名第6,以當年國別為統計的GDP排名中可排至21,略低於瑞士,高於波蘭、瑞典、阿根廷等國;人均實際GDP則為55969.41美元,全球排名第19,高於加拿大。

圖為賓州第二大城市匹茲堡
從產業結構來說,製造業在賓州的經濟產值中佔據約20%的比例,為其第一大也是最重要的產業,這也是為什麼在整個20世紀,以製造業為支柱的賓州西部、甚至整個Rust Belt都是民主黨的忠誠鐵盤。
因為在美國的政治傳統上,共和黨精英更信奉自由貿易,支援華爾街和跨國公司在全球配置資源,而民主黨被普遍認為比共和黨更加同情貿易保護主義。
在千禧年戈爾VS小布什的總統世紀大戰裡,民主黨贏下了賓州西南角的每一個郡,費城、匹茲堡等賓州大城市更是民主黨傳統的票倉。
但政治慣性並未適應時代的變遷。

2016年,一位佩戴鮮豔紅領帶的奇偉男子闖入了這一藍倉腹地,徹底打亂了當地的政治傳統。
02
“鐵鏽帶”之殤
失而復得,往往比乍見之歡的情緒更為強烈。
人們如果看過“鐵鏽帶”那些宏偉工廠上一塊塊的鏽斑,就大概能感受到全美哪裡的公民對MAGA的“美國夢”最為執著。

然而民主黨不讓做夢。
21世紀以來,社會議題立場愈發左轉,民主黨為開拓基本盤,政策開始偏向多元文化主義、“認同政治”,並逐漸與金融、高科技產業深度繫結,逐漸疏遠了白人藍領階層。
民主黨核心政治人物、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查爾斯·埃利斯·舒默發下論斷,“我們民主黨在西賓夕法尼亞每丟失一個白人藍領選民的同時,能從費城城郊的白人白領階層爭取來兩個新的選民“。
中西部鏽帶藍牆三州之一的賓夕法尼亞,就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逐漸坍塌了對民主黨的支援。

一來,賓州中部的廣大農村地區,即“沒有黑人的阿拉巴馬”,本身就是擁槍、反墮胎等保守傾向嚴重的地區。
同時,鐵鏽地帶製造業的衰落,本身就是因為傳統產業不斷向世界其他地區轉移,尤其是汽車、鋼鐵、機械製造等等容納就業人口最多——也是容納選民最多的產業。
而曾經依靠匹茲堡和費城兩大城市夾擊中部的民主黨,則因為環保主義、忽視工會、推動資本全球化等議題與煤炭為王、工人為主、擁有強烈貿易保護傾向的賓州漸行漸遠,自斷一臂,逐漸在賓州失勢。
此後,以反建制和反全球化為標榜的川普橫空出世,憑一杆MAGA的大旗在賓州選舉大戰裡一頓亂殺,借反自由貿易和一條條慷慨激昂的願景規劃深深打動了囿於全球化困境的藍領選民,進而登頂美國政治巔峰。

2016年,賓夕法尼亞意外翻紅,此外包括1992年以來一直穩定支援民主黨的密歇根和威斯康星等6個鐵鏽州全部支援川普,鐵鏽地帶正式“叛變”民主黨。
03
翻紅又藍,賓州何以如此
鐵鏽帶的“叛變”,並不徹底。
為了重新贏回曾經的鏽帶藍牆,民主黨提名了出生於賓州東北角的拜登角逐總統寶座,期待“老鄉”們能夠被這位斯克蘭頓之子贏回芳心。
再後來2020年的大選,雖然贏得“吃力”,拜登也還是不負眾望地、艱難地拿下了包括賓州在三個至關重要的鐵鏽州,使其重新翻藍。
而其中的關鍵,仍在賓州。
比如2019年民主黨初選戰況激烈的時候,《國會山報》曾把賓夕法尼亞州的伊利郡列為全美最能影響大選的十個郡中的首位,賓夕法尼亞州也是拜登和特朗普訪問次數最多的州。

鳳凰網財經《財經連環話》統計,2020年選舉前,拜登與川普曾在不到兩個月內合計訪問賓州二十次,川普更是曾一天之內連續在賓州舉行過3場造勢活動。
而二者在賓州所有爭取選票的議題如出一轍——China。
為取悅賓州選民,拜登在選舉敏感時期丟擲“對中國進口鋼鐵大幅提高301條款關稅”的單邊霸權條款。
川普則是自2016年起,在賓州各場造勢大會上揚言要把工作“從中國帶回來”。
但問題在於,他沒帶回來。
排除經濟危機擾動後的奧巴馬與川普執政時期,即2010-2019年期間,美國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僅為4.1%;美國製造業增加值則年均增長3.4%,均遠低於此前的均值增速。
同時,美國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繼續延續下滑趨勢,由次貸危機前的13%左右,進一步下降至2019年的11.1%,鳳凰網財經《財經連環話》根據資料統計,其中川普執政四年間,僅2017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一季度其比重增加為正值;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也由次貸危機前20%以上,下降至2019年的18.3%。

奧巴馬時期的弊病,並沒有被川普革除,甚至尤有過之。
同時,川普的貿易政策也並未為美國製造業減少貿易逆差。

蠻橫的貿易保護政策引來他國反制,美國製造商的出口、進口成本也被迫上升。例如前文提過的賓州伊利郡,這裡有被稱為“通用鐵路”的通用電氣機車製造廠,是西北賓夕法尼亞州最龐大的廠房,但“伊利製造”火車頭的最大買家其實是中國,2008年在天津港交付的一批300輛6000馬力火車頭,價值4.5億美元,是通用電氣廠當時在中國機車市場獲得的最大一筆訂單。
但一刀切的貿易保護政策並不會給予伊利造血的能力,反而摧垮了其最後的呼吸。2019年,通用電氣以110億美元的價格把伊利的那間火車頭廠賣給了西屋制動,引發美國近年來最大的一場製造業罷工,超過1700名工人參與其中。
同時,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資料,伊利2019年的貧困人口比例達26.2%,遠遠超過10.5%的美國平均值,這個被眾多專家媒體視作川普擊敗希拉里、義烏決定生產哪種商品的關鍵風向標小鎮的經濟狀況,對川普的選情影響不可謂不大。
此外,川普缺乏協商的單邊政策紕漏無窮,被不少廠家和國家鑽了空子,大量貿易壁壘鼓勵的是“外包”而不是“迴流”,換句話說,就是向China禁掉的製造業,只是分流到了其他發展中國家,美國的逆差不降反增。比如越南,2019年越南對美國的商品出口額超過666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35%。
"製造業迴流"並沒有按預期順利展開,生產過程中所用的機械和裝置更多依賴進口,經濟資料一塌糊塗,自然讓四年前才剛剛拿下此地尚無根基的川普耗盡了部分選民的耐心,大意失賓州。
此次槍擊事件的調查尚未結束,但年輕賓州男子對一名政客的蓄意犯罪行為,恐怕與其執政承諾與表現的分化也難脫關係。
04
槍聲之下,美國將往何方?
雖然川普四年的MAGA效果不盡人意,但對於選民來說,另一個也不見得更好。
鳳凰網財經《財經連環話》發現,自從拜登2021年第一季度上任以來,經通脹調整後的美國GDP增長了8%以上,但鐵鏽帶的經濟並沒有更好,密歇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威斯康星州的經濟增長情況均落後於全美平均水平,尤其是威斯康星州,GDP僅增長了3.1%。
而這些站著鐵鏽的搖擺州,才是兩位候選人決勝終局的關鍵。

但在政策傾向上,很難判斷二者誰更容易獲得鐵鏽帶的青睞,一來兩人執政期間為鐵鏽帶帶來的經濟成就差得難分伯仲,另一方面曾經更趨向於全球化的民主黨在一再衰退的支援率下,也勢必會對鐵鏽州的經濟訴求進行更強烈的政策回應——比如拜登任期內的財政支出大項2022年《晶片和科學法案》以及《通貨膨脹削減法案》,已然給出了態度。
但當下從州選舉人票的角度來看,川普在搖擺州仍具有優勢,2024年的主要7個搖擺州中除威斯康星州打平外全部保持領先。
而川普競選團隊在集會槍擊事件發生後發表宣告稱,特朗普目前狀況穩定,仍將繼續出席當地時間15日在威斯康星州舉行的共和黨黨代會。

上次勝選,川普便在威斯康星州打破了美國民主黨人自1988年以來不曾輸過的歷史,這次賓州的槍擊事件,大機率也會成為川普在威斯康星州博弈的籌碼。
參考資料:
《中國經濟外交觀察·第15期 | 美國選舉政治中的鐵鏽地帶及其對國際經濟秩序的影響》.李巍
《去給特朗普投票的時候,我的腳下像灌了鉛》.世界說
《國際金融危機後,美國“再工業化”何以艱難?》.鍾正生、範城愷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政策訴求和市場影響》.Clocktower策略團隊

👇【 熱門影片推薦 】👇
點選在看 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