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軍新聞網站報道,在韓國2025國際海事防務工業展覽會(MADEX 2025)上,負責韓國國防技術研發的韓國國防發展局(ADD)展示了一款新型超空泡魚雷實物。此次展出的超空泡魚雷與之前已知的ADD魚雷相比具有不同的外形和設計,是一款經過實際測試的魚雷。韓國人宣稱該魚雷是韓國正在研發的眾多關鍵戰略武器和技術之一,由ADD與一家負責韓國魚雷生產和研究的未公開本土工業夥伴合作開發。ADD在相關海報中展示了其作戰概念圖,海報中打擊的目標艦艇疑似中國海軍055型驅逐艦。ADD尚未公佈該武器的命名、重量、射程以及確切的服役時間表。


超空泡魚雷是利用超空泡原理設計的一種水下武器。當物體與水相對高速運動時,物體表面附近的水因低壓而發生相變,降低到水的飽和蒸汽壓強(2 350 Pa)以下時表面的水產生汽化現象,形成包含水汽的薄層即空泡。當空泡長度與運動物體長度相當或將運動體包裹時,稱為超空泡。超空泡魚雷採用火箭發動機推進,利用空泡原理,再加上氣體發生器向空泡內注入更多氣體,讓運動中的雷體表面與水不直接接觸,減小了魚雷與水之間的粘性摩擦損失,大大減小航行阻力,是水中高速兵器的代表,第一種超空泡魚雷是前蘇聯1980年裝備部隊的“暴風”超空泡魚雷,隨其解體後的技術擴散,使得伊朗也有了自己的鯨號魚雷。


韓國海軍對超空泡魚雷的興趣由來已久,並早在2010年代初期就啟動了實際研發專案,因為之前蘇聯解體後窮困潦倒的俄羅斯無力償還從韓國借的14.7億美元貸款,於是用武器賠貸款,1995年達成了第1個易貨武器貿易協定,代號棕熊計劃。2002年達成了棕熊-2計劃,2003年9月雙方簽署俄欠韓債務重新認定協議,韓國同意減免6.6億美元,其餘在23年內還清。韓國人隨後要求俄羅斯轉讓其先進的武器技術,包括彈道導彈、防空導彈、反艦導彈等,也包括超空泡魚雷技術。韓國研究者意識到超空泡魚雷研發非常複雜、需要解決特殊科技難題,因此借鑑蘇聯的“暴風”超空泡火箭魚雷技術以規避問題,同時提出了創新的兩段式應用演算法來更充分利用潛力並減少限制。ADD在2017年MADEX展會上曾首次展示過早期的超空泡技術驗證樣機及其研發資訊,經過數年改進工作,才在本次2025年展會上公開了更接近實戰形態的原型及相關研發進展。


ADD展出的超空泡魚雷採用了具體設計以實現超空泡高速航行,直徑為300毫米,長度約為3米。魚雷頭部裝有一個帶有噴嘴和驅動裝置的可移動空化器盤與導流器,用於產生空化空腔,生成氣體經壁面導流,噴射進空泡內,形成超空泡氣囊,空化器盤也兼做前置舵。長錐形頭部裝有氣體發生器、控制及內測系統。圓柱形主體部分內部安裝了雙模式固體燃料噴氣發動機,尾部裝有用於控制的大型十字舵面。發動機第一級提供有限推力用於低速航行;當切換到第二級時,發動機驅動魚雷達到最高速度,同時啟動頭部氣體發生器,透過導流器向後方噴射氣體,在頭部空化器盤配合下,產生包裹魚雷的超空泡,使魚雷脫離水的包裹,從而大幅降低阻力,實現超高航速。


ADD表示,該魚雷最特殊的是在發射的初始階段,它以低速航行並具備制導能力,能夠駛向目標敵艦;在確保與目標的適當距離後,才會啟動超空泡功能進入高速航行階段,最後利用超高速動能(無傳統爆炸戰鬥部)直接撞擊敵主力水面艦艇的水下部分,從而將其擊沉。但是奇怪的是其外形上看不出有聲自導頭等的存在,也許是使用光纖制導?這款超空泡魚雷的研發工作目前已完成約三分之二。ADD最終計劃是將其整合到韓國目前正在開發的各種大型水下無人潛航器(UUV)上,實現艦對艦作戰。其中一個潛在的首個作戰平臺可能是韓華系統公司正在開發的未來作戰超大型無人潛航器(XLUUV)。ADD自身研發的任務可重構超大型無人潛航器(MRXUUV)可能作為該魚雷的測試平臺,但MRXUUV並不打算批次生產。


該魚雷目前正處於研發和測試階段。在ADD實驗室的特殊水池中,超空泡魚雷正在進行低速可控運動以及生成並維持穩定超空泡狀態的測試。根據報道,當前測試已成功實現130節(240公里/小時)速度下的穩定可控航行。實驗室水池測試自2025年1月開始已持續數月,最近一次測試在4月進行,整個水池實驗計劃於9月結束。ADD計劃後續開展海上試驗,目標是在海試中實現200節(370公里/小時)的極高航速,這是常規魚雷速度的數倍,也與蘇聯暴風魚類一致。在完成魚雷穩定控制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化後,ADD最終目標是掌握該試驗樣機的設計和測試技術。海上試驗的資料將用於設計後續測試階段。本次ADD在相關海報中展示的作戰概念圖打擊的是中國海軍055型驅逐艦。其實這也不奇怪,中國海軍各種主戰裝備早就是歐美乃至俄羅斯展示武器的“御用配角”,出現這事也就不奇怪了,但要實戰你想這麼搞,先跟我們外圍反潛機和054A好好談談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