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癌症確診引爆輿論!82歲前總統的病情究竟被隱瞞了多久?

《波士頓華人資訊網》出品,轉載須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據新聞週刊5月19日報道 拜登“終於”確診了癌症,但真正讓人震驚的不是這個結果本身,而是這個時間點。
圖:新聞週刊截圖
上週五(5月16日),拜登前總統被確診患有一種“侵襲性”前列腺癌,且癌細胞已擴散至骨骼。白宮在週日低調發布訊息,引發輿論譁然——許多醫生和觀察人士紛紛質疑:這種程度的癌症,不可能突然出現,那麼,拜登究竟早在什麼時候就知道了?
拜登現年82歲。自其任內以來,關於其健康狀況的質疑從未停止。2024年6月一場“災難性”的電視辯論表現,更是讓他黯然退出連任競選,由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接棒,最終敗給川普。如今,隨著癌症的公佈,人們不禁要問:白宮究竟隱瞞了多少?
專家為何感到“驚訝”?
多位腫瘤和泌尿科專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難以置信。耶魯大學放射學教授霍華德·福爾曼指出,拜登癌症的“Gleason評分”為9,屬於極高等級的侵襲性腫瘤,理論上應該早就透過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血檢被發現。
“如果他真的每年都有體檢,不可能到現在才發現轉移性癌症。”福爾曼在X上寫道,“這種情況很不尋常。”
英國癌症研究院的尼克·詹姆斯博士同樣表示震驚:“你無法想象一位前總統竟然沒有進行規律的PSA檢測或影像掃描。”即使某些侵襲性癌症不分泌PSA,他也認為“極不尋常”。
美國泌尿科醫生舒斯特曼則更為直接:“這種癌症不是一夜之間長出來的。很可能他早就患癌多年。”
不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泌尿外科系主任馬克·利特溫教授則持不同看法。他強調:“侵襲性前列腺癌發展快,有時確實不分泌PSA,因此有一部分患者在首次診斷時就已是晚期轉移。”
為何質疑不斷?
公眾質疑的焦點,在於拜登是否在任期內就已知曉病情。畢竟,前列腺癌如果早期發現,可透過激素療法、手術等方式有效控制。但若等到癌細胞擴散至骨骼,治療難度將大大增加。
更令人關注的是,2022年拜登曾在公開發言中提到:“我,還有我長大的許多朋友,都是因為家鄉汙染得了癌症。”當時白宮澄清,他指的是此前切除的皮膚癌,但這一發言如今又被翻出,被視為“早有提示”。
拜登的政敵們迅速抓住這個話題發力。川普長子小川普質問:“這會不會又是一個掩蓋真相的醜聞?”而前白宮醫生、現任共和黨議員羅尼·傑克遜則指責拜登的醫療團隊“更在意政治掩護,而非提供一流治療”。
是醫療問題,還是政治公關問題?
批評者認為,如果拜登確實早就被發現患癌,卻仍堅持參選並隱瞞病情,那無疑是一場政治欺詐。相反,如果真的是突發診斷,那也暴露了白宮醫療體系的嚴重疏漏——一位前總統,竟連基礎體檢都未能發現癌症。
但也有專家呼籲保持理性。政治學者托馬斯·吉夫特表示:“在所有證據公佈前,不宜妄下斷言。”他指出,如果白宮確實早知癌情,那拜登完全可以以此為由,體面地宣佈不再參選,甚至提前交棒卡瑪拉·哈里斯,這在政治上是加分項,“沒必要隱瞞”。
無論如何,白宮醫療透明度再度受到嚴峻拷問。從認知能力到癌症診斷,從參選資格到健康體檢,公眾有權知道,拜登政府究竟隱藏了多少真相。
拜登發聲:“我們在破碎處最堅強”
面對質疑,拜登本人週一在X平臺發文回應:“癌症影響著我們所有人。正如你們許多人一樣,我和吉爾在傷痛中學會堅強。感謝你們給予我們的愛與支援。”
但溫情言語是否足以平息民眾的不安?面對川普已再度執政,民主黨正處於調整與反思的敏感時期。拜登這場遲到的“癌症公告”,可能將重新點燃一場關於權力、透明和健康的三重辯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