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悠小然
來源:讀者(ID:duzheweixin)
前段時間,“女生裸辭,去山姆花2000元買食材遭男友內涵”引發網友熱議。
女生裸辭後,打算多做做飯,犒勞一下辛苦的自己和男友,便購買了很多食材。
男友看到賬單後冷嘲熱諷:
“你上班嗎我請問?”
“一次花2000元?”
“什麼牛奶要60元,反正我沒喝過。”
“其他的不能吃嗎?”

女生試圖解釋,家離超市比較遠,就一次性買了一個月的量。
90個雞蛋兩個人30天平均下來一人一天只有1.5個,牛奶是一箱……

女生認為,購物不僅是為了填飽肚子,更是為生活注入活力,是我們身心的能量補給站。
而男友刺耳的話,不僅是對她購物行為的質疑,更是對她生活選擇的否定。
女生髮到網上吐槽,事情迅速發酵,網友們的評論也是見仁見智。
“男朋友做得很對,辭職了的確應該規劃一下資金。” “沒有花男友的錢,對方就不應該過多指責,畢竟還沒結婚; 現在同居生活,就對存款佔有慾那麼強,分手吧。”
還有網友直言:
“這才是‘我養你’這三個字的現狀!”
金錢、價值與情感關係交融,話題的背後,引發我們對婚姻關係的探討。
01
成熟的婚姻觀,允許“三觀不同”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會,身邊有一種人,你跟他們交往,講什麼他都能理解,溝通起來很舒服。
你覺得與對方三觀一致,聊得來。
但其實很有可能,你們之所以溝通融洽,是因為對方在向下相容你。
談及婚姻時,“三觀不同”經常是影響夫妻關係的重要因素。
每個人出身不同、閱歷不同、所處環境不同,觀念上也很難完全一致。
世間沒有完全契合的靈魂,“三觀不同”並非“三觀不合”,試圖改造別人才是問題所在。
有句話說:
“允許自己與別人不同,讓你特立獨行;
允許別人與你不同,則讓你海納百川。”
《奇葩說》中,有位辯手跟女友發生爭吵,兩人誰也不肯讓步。
作為辯手,他很輕易捕捉到女友的邏輯漏洞,並列出論據逐一反駁對方。
結果,說完後女友更生氣了。
他意識到,雖然自己可以用邏輯去戰勝對方,但女友需要的是愛和包容。
我們總以為,要以絕對正確的姿態去碾壓別人,獲得精神上的優越感。
但當見得足夠多、看得足夠遠時,你就會明白,理解別人是一種涵養,尊重不同是一種境界。
宮崎駿說過一句話:
“愛,不是尋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學會用完美的眼光,欣賞那個不完美的人。”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是著名的語言學家。他的妻子張允和,是家境優渥的大家閨秀。
身份背景不同的兩個人,在生活中從不爭高下。
他們一個熱愛中國音樂,一個喜歡西洋樂器,一個愛喝茶,一個愛喝咖啡。
兩人從不挑剔對方,還會陪伴對方去做喜歡的事。
生活中爭吵在所難免,但周有光永遠都是不生氣、不指責,也不炫耀自己的學識。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改變不了可以選擇尊重。
沒有完美的愛人,只有寬容大度的伴侶。
當兩個人因不同的觀念產生分歧時,情高於理,相互欣賞,才有餘生。

02
好的人生伴侶,彼此滋養成長
有這樣一句話:
丈夫是妻子的命,妻子是丈夫的運,加在一起就是命運。
婚姻不是一場簡單的感情戲,而是一趟複雜的取經路。
一個家庭能夠往上走的底層邏輯是:彼此滋養,互不消耗。
羅永浩和妻子的感情,時常被人津津樂道。
2016年,羅永浩的公司面臨破產,那段時間是他人生的至暗時期。
四處奔波後,終於有銀行願意給他貸款9600萬。
前提是,需要他妻子也在合同上簽字擔保。
老羅打電話通知妻子,妻子很快趕到現場,二話不說簽了擔保書。
換作其他人,面對丈夫的多次創業失敗,或許早已分道揚鑣,鬧得不歡而散。
但是羅永浩的妻子經常鼓勵他說:
“你肯定行。”
他因為經常熬夜導致心臟疼,開玩笑說自己可能會猝死。
妻子對他說:
“如果你死了,你有沒有想過,這9600萬我要給別人剪多少片子、刷多少碗,才還得起?”
羅永浩擔心自己萬一出意外妻子沒有依靠,買了一份高達兩千萬的意外險,受益人只寫了妻子一個人。
誰知妻子竟表示:
“要出事我們就一起出事,我不要當那個受益人。”
羅永浩破產揹負高達6億的債務時,有人建議他移民國外。
但他不想揹負老賴的罵名,選擇留在國內償還債務。
而妻子也理解並尊重他的決定,默默陪伴,不離不棄。
後來,羅永浩透過直播帶貨還清債務,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接受採訪時他說:
“能走到今天,我妻子功不可沒。”
羅永浩和妻子結婚十幾年依舊感情深厚,離不開他們對彼此的滋養和付出。
正所謂,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兩個人只有同甘共苦、攜手共進,困難才會過去,生活才會變得更好。
婚姻裡的每一分包容和理解,都是對伴侶靜默無聲的告白。

03
愛情是雙向奔赴,不是委曲求全
莎士比亞說:
“愛情不是花蔭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語,不是輕綿的眼淚,更不是死硬的強迫,愛情是建立在共同語言的基礎上的。”
好的婚姻不是一個人的犧牲,而是雙方共同成長、彼此成就。
《麥琪的禮物》中,黛西為了給吉姆買錶帶賣掉頭髮,吉姆為了給黛西買髮卡賣掉懷錶。
這樣雙向奔赴的愛,彌足珍貴。
無獨有偶,北京大學曾有一對講臺上的“神仙眷侶”——
吳乃虎和妻子黃美娟。
婚前,吳乃虎家境不好,黃美娟沒有絲毫嫌棄。婚後,黃美娟更是對丈夫悉心關愛。
吳乃虎患了肝炎,黃美娟心疼丈夫辛苦,主動攬下全部家務。
為了給生病的丈夫補身體,吃雞蛋時,她堅持把自己的那份留下來。
後來,黃美娟得了關節炎,吳乃虎同樣無微不至地關心她。
退休後,吳乃虎返聘重上講臺,黃美娟擔心丈夫體力不支,就陪他去上課。
吳乃虎講課,她就在一邊做筆記;
吳乃虎寫板書,她就擦黑板,留出板書空地;
吳乃虎課後給學生解答問題,她就趕緊倒上一杯熱水,在一旁等候。
二人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被稱為講臺上的“神仙眷侶”。
有人說:
愛情就是“相濡以沫平山海,並肩攜手共白頭”。
它的動人之處就在於,為了相守相伴,願跨越山海,只為向對方奔赴。
德藝雙馨的老戲骨謝芳,和愛人張目,有一段長達60多年的動人愛情。
年輕時,謝芳的名氣在丈夫之上,周圍人都說,她和張目的婚姻難以長久。
但始終相濡以沫的他們,用實際打破了謠言。
在接到《早春二月》的進京拍攝邀請時,謝芳沒有直接前往。
她擔心丈夫孤零零一個人,便向劇組請求,將丈夫張目一起調到北京。
張目得知後,主動放棄了自己在武漢的職位,陪謝芳一起北上。
伴侶相處,需要彼此支撐,酸甜苦辣一起品,粗茶淡飯一起嘗。
你理解我的難處,我尊重你的不易,都朝對方奔赴而來。
婚姻是一場修行,給予對方陪伴和守候,讓彼此變得更好,才能長久。
▽
有句話說得好:“我是愛你的,而你是自由的。”
讓人幸福的不是婚姻,而是透過成長獲得的安全感和自由。
夫妻之間好的相處模式,始終是彼此陪伴、各自精彩。
願我們,自先沉穩,而後愛人。
— E N D —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讀者(ID:duzheweixin),《讀者》雜誌官方訂閱號。中國人的心靈讀本,全家人的精神紐帶。每晚相約,陪你看故事、品人生。點選下方按鈕立即關注。部分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你也“在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