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賣“好麗友”被罵上熱搜!500萬付費會員成大冤種?

給躺倒鴨公眾號推送的每篇文章點“贊”和“分享”
每週將隨機送出50元鴨店優惠券,
每天堅持轉發、點贊,中獎率越高!

山姆,又被罵上熱搜了……
事情的起因還得從好麗友說起,有網友發現山姆下架了太陽餅、米布丁、低糖蛋黃酥等回購率高且價效比高的商品,而上架了好麗友·派,售價49.9元/48枚
圖片來源:小紅書使用者(下同)
山姆消費者對好麗友·派主要有兩方面的意見,第一點是山姆超市提供的這款好麗友·派確實屬於“特供”(其它超市無法買到),減糖80%、增加30%可可成分、0反式脂肪。
但好麗友品牌在2022年深陷“配料表雙標”風波,雖然好麗友官方後續澄清稱全球產品配方一致,但消費者對它仍然有疑慮。
更大的爭議在於其“0反式脂肪”標籤,配料表中的起酥油成分引發會員質疑——起酥油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而且部分會員購買該款商品後,評價仍然太甜了。
第二點是山姆會員認為山姆的選品策略變化了,與普通超市相比越來越同質化。
山姆不光上架了好麗友·派,同樣上架了在普通商超可以買到的衛龍、溜溜梅等品牌。
更離譜的是還有將自己的品牌名改成英文,成了一場“換馬甲”的遊戲?
走進山姆門店,消費者會看到一款包裝精緻的法式小泡芙,全英文“panpan”標識搭配法式風格設計,乍看以為是進口商品。仔細檢視生產資訊才會發現,它是盼盼食品。
同樣,一款名為“chacheer”的罐裝葵花籽仁,若不看產品詳情,消費者很難將其與洽洽瓜子聯絡起來。
更隱蔽的是衛龍。其牛肝菌魔芋零食在包裝正面完全隱去品牌標識,僅在背面委託方資訊中用小字型標註“衛龍”。
徐福記則乾脆以子品牌“呈味空間”亮相山姆貨架,弱化主品牌認知。
有一部分網友認為山姆會員“事兒多”,憑什麼看不起國產貨?
但山姆會員們表示自己的訴求並不是針對這些零食品牌,而是山姆本身。
會員表示:“不是針對好麗友,而是山姆的選品邏輯變了。如果山姆的選品和永輝、便利店沒什麼區別,我為什麼還要額外花錢辦會員?”
“就像交錢進迪士尼樂園,結果買到的還是景區門口那種轟炸大魷魚。”
山姆會員的收費標準:普通會員年費為260元/年,卓越會員的年費為680元/年
有資料顯示,中國山姆的有效會員數已突破500萬,年費收入超過13億元。其中卓越會員續卡率達到92%,並且貢獻了60%的營收佔比。
注意!沒辦會員卡是無法逛山姆,也不能買山姆的東西。
而山姆的會員畫像也非常的清晰——中產消費群體,畢竟願意一年花幾百塊辦個超市會員。
他們認為自己交會員費,就可以得到山姆嚴選的全球好貨,他們十分信任山姆的產品質量,以及他們的選品標準。
會員們願意支付這筆不菲的費用,看中的是山姆嚴格的選品標準、獨特的商品品類、以及由此帶來的“專屬感”和可能會有的“優越感”
山姆的“大眾化”選品,讓他們覺得自己支付的會員費“打了水漂”,甚至有一種被“背叛”的感覺。這種“背叛感”的背後,可能是中產階級對自身消費升級的期待,以及對“身份標籤”的維護。
山姆的會員們,並非排斥大眾品牌本身。當山姆的貨架變得和普通超市越來越像,會員們就會開始質疑,自己花高價辦的會員卡,到底還有什麼意義?
山姆的這次“選品降級”,或許是山姆在市場競爭和增長壓力下的選擇。近年來,會員制倉儲超市在中國市場風生水起,競爭也日趨白熱化。盒馬、Costco等競爭對手的崛起,讓山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吸引更多消費者,山姆或許認為引入大眾品牌是一種快速擴充SKU、降低採購成本、提升銷售額的有效途徑。畢竟,大眾品牌擁有廣泛的消費者基礎和成熟的供應鏈體系,能夠幫助山姆快速實現規模化增長。
然而,這種以犧牲品牌定位和會員體驗為代價的增長,無疑是飲鴆止渴。山姆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其“精選”和“差異化”,一旦這些核心價值被稀釋,短期內或許能帶來銷售額的增長,但長期來看,卻可能導致會員流失,品牌形象受損,最終得不償失。
在消費升級的時代,消費者不再是盲目追求低價,他們更願意為價值、為體驗、為認同買單。
消費者願意為品質付費,但不會為敷衍買單。

✨手機磁吸氣囊支架上新嘍 💎
👉材質耐用、圖案清晰 🖼️
(快關注鴨鴨直播間)
 🧲強力磁吸、隨心拆卸🔄
靈活支撐、解放雙手🤲
🌈4種款式隨意挑選 
區別化的收費,需要區別化的服務來支撐
鴨沒會員,但鴨愛看熱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