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加西周末
特魯多宣佈辭職,加拿大各大媒體立即爭相報道,他執政9年的種種全被一五一十地列出來,除了移民問題遭人唾棄之外,不少人認為他把本國經濟搞垮了。
物價高漲、失業率高、加幣貶值,是加拿大人每天都要面臨的難題。就現在這個經濟現況,別說政府趕人了,新移民自己都會走。
來自菲律賓的女留學生Ali Quina在加拿大生活了一年半後,正在認真考慮回國生活。

她表示:加拿大的生活遠比人想象的要艱難得多!
一年前,Quina懷揣著希望來到卡爾加里,渴望尋求更多的機會和更好的生活。
然而,即便她在市場營銷領域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並完成了卡爾加里大學的一門證書課程,仍然很難找到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
無奈之下,她只能兼職做服務員,收入勉強夠用。
“我的日常生活就是早上起床,傳送求職簡歷,然後崩潰大哭。說實話,我幾乎負擔不起日常的食品雜貨。”
“加拿大已經不再是那個充滿機會的國度了!”
一樣苦惱的,還有25歲的留學生Shivani Trivedi,她原本的計劃是在溫莎大學拿到醫學生物技術碩士學位後,可以留下來。但現實是,她沒得選。

“找工作讓我感到心力交瘁,”Trivedi表示自己沒料到會這麼難,“我每天投遞數百份簡歷,但還是沒有找到任何工作。”
幸運的是,透過“一些人脈關係”,Trivedi最後一家快餐店找到了份工作,但仍在尋找專業領域的全職工作。
苦苦掙扎的不止Trivedi一個人,全班130個人,只有5-10個人最後找到醫療領域、實驗室或製藥行業的工作,其他人都一樣,找了臨時工勉強餬口。“我盡力了,每天都在找工作,但真的很難。”
Trivedi來加拿大上學花了4萬加幣,結果畢業就不了業,她呼籲政府採取措施,確保像她這樣的學生不被就業市場“壓垮”。
“如果得不到任何回報,那我在這裡生活就沒有意義了。”
Trivedi在印度曾是助理教授,且已擁有碩士學位,本以為來到加拿大能獲得更好的機會,結果被現實狠狠扇了個耳光。
“有時,我會坐在床上大哭,仍然希望自己能找到工作,大家都討厭我們,覺得我們在搶工作,但根本沒有工作可以搶。”

Trivedi表示會再賭1年,如果還是找不到工作,就回印度。
目前正在攻讀應用計算碩士學位的留學生Abishek Joshua Tennyson和Rohan Sethi也一樣,在找IT工作是也遇到了困難。
23歲的Tennyson想找資料分析師或AI工程師的工作,結果申了275個職位,一無所獲。他表示,僱主更傾向於內部招聘或強制要求提供推薦人,這對留學生來說尤為困難。
就連新移民找工作也很難,有資料分析師來加拿大,結果乾的卻是沃爾瑪收銀員的工作。
蘇丹·艾特克諾夫(Sultan Aitekenov)和妻子馬哈巴特·艾特克諾娃 (Makhabbat Aitekenova)是在2023年12月透過作為聯邦技術移民計劃(FSWP),從哈薩克來加拿大的。

丈夫艾特克諾夫擁有資料分析技能,來了之後就一直努力找工作,但1年多過去了,還是沒有訊息,為了生計,只能到沃爾瑪收銀。
雖然專家們都警告,說大家不要輕易降低要求,打一些“勉強餬口的工作”,這對以後的職業生涯影響很大,但現實讓人不得不低頭。
他們在來之前,就已經知道在加拿大找工作很難,只是沒想到這麼難。事實上,整個加拿大勞動力市場在過去2年中就大幅放緩,對新移民的影響尤其嚴重。

截至 11 月,新移民的失業率已升至 9.2%,比去年同期上升了 1.2 個百分點。相比之下,加拿大本地工人的失業率為 4.1%,增幅較小。
超過35%受過高等教育的新移民表示,他們的工作與教育幾乎沒有任何關聯。
現在,艾特克諾夫和妻子靠著兩人儲蓄和她的合同工作薪水過活。他現在認清了現實,準備參加技能提升計劃,包括為期一個月的實習,而不是依賴“討生活型工作”,而是追求原來的職業規劃。
“我來加拿大不是為了當收銀員的,而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更多精彩:
相關閱讀:
轉載:加西周末。本文版權歸屬作者和原載媒體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