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新規!治理“惡意營銷號”

2025.04.28
本文字數:3294,閱讀時長大約5分鐘
‍‍
作者 | 一財資訊
4月28日,據“抖音集團”微信公眾號,抖音新規治理“惡意營銷號”,新增健康分機制長效管理。
據悉,抖音更新併發布了新版《“惡意營銷號”治理規範》。新版《“惡意營銷號”治理規範》明確,賬號不得透過“頻繁釋出抄襲搬運內容”“工業化生產和批次釋出同質化內容”等方式騙取流量後不當獲利,平臺也將透過“內容處置”“賬號處置”“法律追責”三個層面系統對其進行處置。
同時,平臺將推出賬號“健康分”評估機制,透過健康分值衡量賬號內容的健康情況,並根據分值對違規賬號採取階梯管理措施。
全文如下:
抖音致力於打造一個開放、積極、多元、友善的平臺,幫助使用者記錄和分享美好生活。但少數賬號尤其是“惡意營銷號”,試圖透過低質、工業化內容創作和黑灰產團伙行為等在平臺惡意博取流量,以流量變現為唯一目的、將內容視為獲取流量工具。
這類賬號不以真誠分享和內容創作為目標,為快速博取流量,滋生了虛假不實、不當蹭熱、違規引流營銷甚至黑產詐騙、違法犯罪等各類問題,危害網民合法權益,破壞行業發展,擾亂社會秩序,影響惡劣。
此前,針對“惡意營銷號”,抖音進行了持續處置並揭露了其“工業化生產和批次釋出內容”的具體環節與整體鏈條。
平臺進一步發現,“惡意營銷號”大多具有以下十類特徵行徑,並以此侵犯創作者和使用者權益,破壞平臺生態。
頻繁釋出抄襲搬運內容
一些“惡意營銷號”為了快速竊取流量和漲粉,採取搬運手段,未經授權抄襲他人創作的作品,或簡單裁剪拼接、未經創作加工直接使用,或掐頭去尾、替換文案、偽裝成“原創” 內容釋出。上述賬號甚至刻意挑選低俗擦邊、隱晦色情或獵奇的影視片段,以頻繁抄襲搬運等工業化、低成本方式,竊取他人作品違規獲得流量。
工業化生產和批次釋出同質化內容
“三句話,讓男人為我花了18萬”“剛辦完離婚,老公說出隱情”“神醫作出了違背祖宗的決定”——有的“惡意營銷號”透過預設模板、套路化的文案指令碼,批次、工業化炮製各類主題、文案、畫面、情節高度相似的同質化影片內容,或利用人工智慧軟體批次生產低質內容,意圖不當攫取流量,導致大量重複、低質甚至虛假的內容散播,滋生虛假謠言,擾亂社會秩序。
開設矩陣賬號違規獲利
有的“惡意營銷號”透過開設並運營多個賬號,形成“矩陣”,以實現更低成本的流量獲取。矩陣號會在多個賬號上同時推送相同或類似的資訊,例如“月入百萬”“一夜暴富”“賺錢秘籍”“金錢密碼”“財富指南”等引發關注,隨後“大小號”相互引流,製造虛假熱度,也擠壓了優質內容創作者的生存空間,危害內容生態健康發展。
引流“收徒”,兜售虛假“運營技巧”
“如何‘蹭熱點’‘上熱門”“如何掌握低成本流量密碼快速起號”“如何打造悲慘人設”“如何虛構苦情戲”“如何賣慘營銷”——有“惡意營銷號”透過批次炮製傳授虛假不實、甚至違法違規的“運營秘籍”“漲粉技巧”等所謂“教材”或“課程”,誘導使用者採用搬運抄襲、重複釋出、自我包裝作秀等違規手段來收割流量,使用者如輕信此類“教程”,為其付費,將會上當受騙、蒙受經濟損失。
也有“營銷號”透過內容、評論、賬號暱稱等釋出“收徒”“招人”等資訊引流,以吸引更多創作者參與批次工業化製作低質量內容,破壞平臺內容生態。
黑灰產團伙違法犯罪
黑灰產團伙有組織地竊取或“群控”批次賬號,藉助各類黑灰產軟體模擬真實使用者;或集中組織、教授真實使用者集中釋出低質量、內容雷同或相似的影片或評論,組建網路“水軍”,非法博取流量;或高頻重複灌入低質內容,透過異常投稿行為意圖獲得流量回報;或利用各類技術試圖繞過平臺稽核機制,意圖違規獲得流量;或蓄意誘導使用者前往第三方平臺,以不正當手段獲取利益,甚至實施詐騙。這類行為已經涉及違法犯罪。
非法買賣賬號
一些團伙批次註冊、購置、租賃賬號,並透過集體生產釋出“惡意虛假擺拍”“違背公序良俗”等內容,在短時間內為賬號吸引大量粉絲,之後透過賬號買賣交易變現,擾亂抖音內容生態。非法買賣賬號的行為涉嫌侵害公民個人資訊,也容易引發資訊網路犯罪。抖音嚴禁賬號買賣行為,明確要求不得轉讓、出租或售賣賬號。一旦發現賬號存在非法買賣行為,為保障賬號安全,平臺將根據使用者協議和平臺規則對賬號實施短期或無限期封禁。
誘騙強迫互動不當獲利
有“惡意營銷號”透過釋出含偽造故事、虛假福利承諾、誤導性話術或詛咒脅迫資訊的內容,如 “互關養號”“點贊領紅包”“轉發保平安”等,或在內容中偽造點贊、關注等提示框,使用者不小心點選就會觸發互動行為,以此欺騙、誘導甚至強迫使用者對賬號及內容進行關注、點贊、收藏和分享,隨後以此騙取流量,不當獲利。
還有的“營銷號”刻意在短影片標題、配文中故意關聯低俗、“軟色情”字眼或話題,在短影片內容中突出呈現低俗聲音、暴露著裝、誘惑動作等,刻意製造性暗示、性挑逗氛圍誘導使用者低俗互動。
違法違規導流實施詐騙
有“惡意營銷號”透過炮製“揭露行業秘密”“曝光行業內幕”“舉報行業騙局”“我被行業封殺”等爭議或虛假內容博取關注,在獲得流量後,在賬號內容、暱稱、頭像、簽名、評論等位置釋出各類違規引流資訊,誤導使用者對相關品牌形象、商品質量、服務水平的認知。還有的“營銷號”誘導使用者脫離平臺私下聯絡,或前往第三方平臺實施色情詐騙、無資質醫療問診等違法行為,可能直接導致使用者財產損失或引發人身安全風險,產生社會危害。
不當蹭熱博取關注
有“惡意營銷號”在熱點事件中罔顧事實真相和網際網路傳播秩序,以不當獲利為目的,實施蹭炒熱度、斷章取義等行為,釋出蓄意製造衝突、煽動對立引戰的內容,如編造、誇大渲染家庭矛盾、職場衝突、暴力事件,製造社會焦慮、網路戾氣,挑動群體對立。有的“營銷號”為蹭炒熱點,以“剪下拼湊”“斷章取義”“故意模糊時間地點”“冒用身份”等方式惡意製造不實資訊,或利用“換臉”“換聲”“P圖”等手段編造不實內容,或假借“科普”“解讀”名義,“碰瓷”權威、熱門機構、知名專家學者,惡意編造、散佈涉經濟、法律、歷史、醫學等專業領域虛假資訊,引發恐慌,以此博取關注,不當獲利。
虛假人設不當獲利
為博取流量,一些“惡意營銷號”不惜虛構偽造各類人設,包括利用人工智慧工具或其他方法,工業化炮製所謂“大師”“專家”“教師”“醫師”“軍人”等權威身份或職業,編造“社會名流”“成功人士”等虛假人設和情節,虛誇“爽劇”經歷,收割流量牟取利益。
也有“惡意營銷號”打造悲慘人設,假冒新就業群體身份,利用公眾善意賣慘營銷虛構“苦情”戲;或打著“助農”“扶貧”名義,編造悲情劇本引流斂財。
還有“營銷號”利用“情感交流”“國學文化”“中醫養生”“快速致富”作為噱頭,透過釋出不實資訊、營造行業恐慌、虛假測評等方式騙取老年人等特定群體信任後,違規漲粉並售賣相關商品與服務,危害社會。
為了更好治理上述“惡意營銷號”及其行為,營造公平、多元和優質的平臺生態,近日,抖音更新併發布了新版《“惡意營銷號”治理規範》。新版《“惡意營銷號”治理規範》明確,賬號不得透過“頻繁釋出抄襲搬運內容”“工業化生產和批次釋出同質化內容”等方式騙取流量後不當獲利,平臺也將透過“內容處置”“賬號處置”“法律追責”三個層面系統對其進行處置。
同時,平臺將推出賬號“健康分”評估機制,透過健康分值衡量賬號內容的健康情況,並根據分值對違規賬號採取階梯管理措施。賬號健康分具體管理規則如下:
上述《“惡意營銷號”治理規範》已經開始試執行,可前往抖音安全與信任中心網站檢視規範全文。如廣大創作者和使用者有任何問題,歡迎撥打平臺客服熱線95152諮詢。
2025年1月,抖音釋出《建立安全與信任中心,推進演算法和平臺治理透明化》的公告,承諾加大對“惡意營銷號”的處置力度。此次,平臺又更新併發布《“惡意營銷號”治理規範》,對其進一步加強治理。
平臺希望透過上述措施和規則,不斷鼓勵平臺原創優質創作者與內容,打擊治理“惡意營銷號”,倡導優質創作者發揮正向積極的示範作用,引導更多創作者共同真誠、高質量創作,打造更加安全、優質和多元的內容生態。
推薦閱讀

多地宣佈發錢獎勵結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