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標一下新榜,及時瞭解關於新媒體的一切
微信可以加“元寶”好友了,全民AI時代或將由此開啟。
“元寶”是騰訊元寶App入駐微信的AI助手,日前正式上線可用。這是繼今年2月微信宣佈接入DeepSeek之後,騰訊在微信生態中落地應用大模型的又一大動作。
特別的是,“元寶”是以新增微信好友的方式內嵌到使用者微信聊天頁的,目前支援解析公眾號文章、解讀文件(100M以內)、分析圖片內容等功能,背後基於的模型是騰訊混元大模型和DeepSeek。
看上去,“元寶”在功能上和其他AI助手沒有太大區別,不禁讓人想問:為什麼不能直接去用騰訊元寶App?
但真實的AI應用現狀是,國內頭部AI應用中表現最好的DeepSeek,月活使用者也僅是逼近2億。AI產品滲透率極低,可能很多人根本沒用過AI,更不用說每天高頻次地與AI互動。
對於坐擁13億月活使用者的微信來說,“整合騰訊元寶”已經成了一道必答題,而非選擇題。
實際上,“元寶”入駐是一場微信蓄謀數月之久的“陽謀”。早在今年春節期間,就有一個名叫“元寶紅包封面助手”的AI助手入駐微信,主要功能是製作微信紅包封面。
直到3月下旬,雖然其仍以“紅包助手”的名義出現,但已可以出現在微信聊天頁,具備置頂、分享、互動等許可權,形態類似“AI版檔案傳輸助手”。據財新報道,騰訊希望用“元寶紅包封面助手”為元寶App做入口,當時正在測試用此產品形態讓微信整合元寶功能。
曾經的“元寶紅包封面助手”,正是如今正式入駐微信的新好友:“元寶”。

你的24小時微信AI聊天搭子“元寶”上線了
微信終於正式上線首個AI助手。
如今在微信搜尋框輸入“元寶”,將其新增為好友,便可以在微信聊天介面和“元寶”進行互動。

注意此處是點選“聊天”,才能將“元寶”新增到微信裡
騰訊元寶定位是面向C端使用者的AI助手,如今已推出手機App、電腦端、網頁端、微信小程式4個版本。雖然“元寶”的本質就是整合進微信的騰訊元寶,但在使用者體驗上卻不盡相同。
進入熟悉的微信聊天頁面,你可以把“元寶”置頂,透過輸入文字或語音和它聊天,除了不支援即時語音通話和影片外,和它互動就像跟普通微信好友聊天一樣。
每日天氣、運勢、時事新聞等細碎但又非常高頻的生活問題,都可以在微信裡直接問“元寶”。

在聊天時,微信聊天框上方會顯示“對方正在輸入……”,彷彿對面是一個真人在回覆你。

當然,你還可以把公眾號文章、圖片和文件(支援本地上傳)發給“元寶”,它會自動解讀相關內容,並且具備圖片識別和分析功能。涉及長內容回覆時,它會給出一段點評並附上詳情卡片。

詳情卡片是和微信“搜一搜”聯動的,點選進入後可以發現官方預設設定的提示詞是“你怎麼看”,並且不允許使用者修改這個提示詞。

也就是說,只要是額外資料資訊,無論是公眾號文章、圖片還是文件,“元寶”只會給出“它怎麼看”的內容,而不能使用者自定義。例如,如果你想把一篇公眾號文章改寫成另一種風格,就無法透過“元寶”實現。
從這一點可以明顯感知到,“元寶”嵌入微信的目的並不在生產力場景。
拉到詳情卡片頁面底部,還可以讓“元寶”重新生成回答,有快速思考和深度思考兩種模式。

快速思考回覆內容普遍較短,深度思考大機率是呼叫了DeepSeek-R1或騰訊混元 T1等推理模型,會在對話頁面顯示AI的思考過程。

勾選“深度思考”後
如果問題涉及需要呼叫更多網際網路資訊的情況,“元寶”會自動開啟聯網模式,在詳情卡片頁面會加入參考資料連結。在我們實測中,“元寶”推薦的參考資料,很大一部分來自微信公眾號文章,點選連結還可以跳轉到對應公眾號閱讀全文。
值得一提的是,“元寶”引用的公眾號參考連結中,大多是根據內容的關聯度排序,既包括頭部大號,也有垂類小號。這意味著,只要內容關聯度高,公眾號從業者都有機會在“元寶”中挖掘到新的流量入口。

包括詳情頁面連結在內的,所有你和“元寶”的聊天記錄都可以一鍵轉發給別的微信好友。


在微信這個天然的社交場景下,我們好奇除了讓AI解析文章和圖片外,它是否還能起到陪伴聊天的作用。
畢竟,早前已有使用者自發研究出了將DeepSeek接入微信的“野路子”,主打玩法概念是“24小時微信戀人陪伴”。

這下,微信本尊直接把接入DeepSeek的“元寶”整合到應用裡,或許有望開啟這一玩法更大的市場。
而且,“元寶”的初始語氣風格偏活潑逗趣,但只需要幾句簡單的文字提示詞就可以把它“調教”成你想要的樣子。

從使用者體驗上看,將AI助手“元寶”融入微信聯絡人列表,這種使用場景的轉換,會讓更多人形成與AI對話的生活習慣,而不僅僅是工作提效時才會想起的AI工具。
僅從目前支援的功能來看,微信似乎無意將“元寶”打造成一個提效工具。不僅不支援使用者自定義提示詞來分析公眾號文章、圖片或文件,而且在跨主題的多輪對話中,表現出來的上下文管理能力也有所欠缺。

“元寶”部分回覆內容會摻雜早前的聊天內容,有一種淡淡的瘋感
此外,“元寶”目前還不支援訪問飛書等外部連結、生成圖片、分析合併轉發的聊天記錄,以及可能很多人期待的——把“元寶”拉進微信群聊。

相反,“元寶”更重注的是藉助微信強勢的熟人社交,使用者可以將AI解讀的有趣內容,轉發分享到好友聊天、群聊和朋友圈。

除了我們測試外,“元寶”在微信一經上線也引發了不少網友實測和討論。這之中除了AI圈的玩家最為關心“元寶”的能力邊界是什麼——它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多數朋友圈好友都把“元寶”當成了一個“微信聊天搭子”,問它天氣、星座運勢、甚至“怎麼回覆領導”這樣的牛馬經典題。


加入好友列表的“元寶”,會帶來哪些影響?
“元寶”殺入好友列表的背後,是微信在降低使用者對AI的使用門檻。
與此同時,微信近期灰度測試個人微訊號內直接註冊公眾號、發表文章,也是在降低使用者創作門檻。兩者相結合,可見微信在向著“人人可使用/可創作”的方向持續推進。少即是多,讓更多人能夠高效、簡單地使用工具,是這個國民級App一向追求的平衡和美感。
在這之前,“元寶”下載出現在微信搜尋以及九宮格,已然引起熱議,現如今一步到位成為活躍在聯絡人列表的“好友元寶”,更稱得上大殺器,這一次,“元寶”想直接跟微信13億月活使用者“交個朋友”。
細分到使用者、創作者、產品定位,成為微信好友的“元寶”至少會產生以下三方面影響:
一是拓寬普通使用者使用AI的場景。
微信作為一款國民量級的App,使用者覆蓋面廣。反觀AI系列產品,雖在近年來風頭正勁,但大多數普通使用者仍停留在早期認知階段,距離高頻率使用AI產品的專業使用者們仍有一段距離。
從這個角度來看,“元寶”或將站在微信的肩膀上,成為普通使用者與AI助手開啟高頻對話的工具。比如,在具體的使用體驗上,“元寶”併入聯絡人列表後,意味著使用者能夠以日常聊天的形式,更輕量化地獲得AI輔助。
二是提升閱讀、創作效率。
據新榜編輯部觀察,目前已有多個公眾號主嘗試用“元寶”分析解讀公眾號文章、檔案和圖片,快速提煉出短平快的資訊,作為創作時的參考。
相較於以往需要複製連結後再跳轉至其他AI產品,內建在微信生態內的“元寶”能夠更快捷高效地提煉出文章的傳播金句,有利於加速內容在微信生態內的流轉。
三是有望打造成騰訊AI產品的標杆案例。
今年以來,騰訊在AI領域的動作頻頻。3月的騰訊財報會上,馬化騰提到:“騰訊經過慎重思考,雲業務和元寶都在擁抱AI,未來應用大發展的機會已經到來。”期間,騰訊元寶等多個騰訊系應用都接入DeepSeek-R1,騰訊也在大幅增加對騰訊元寶App的投流與推廣。
如今元寶進駐微信。可以猜想,也許未來我們可以在微信的各類內容場景中召喚“元寶”來進行輔助,AI也會成為微信生態裡的原子化元件。
迴歸本質,“元寶”是一款AI產品,併入微信聯絡人列表雖然能極大助力元寶提升活躍度,但元寶自身的產品力仍是其吸引使用者長期停留的關鍵。
技術整合從來不是簡單的功能疊加。當騰訊試圖用“元寶”在微信裡“交朋友”時,真正的考驗在於如何讓AI像空氣一樣,為使用者提供無形但又必不可少的能量供給,而非一時的好奇和新鮮。
這場關於效率與剋制、生態擴張與使用者體驗的平衡遊戲,或許是決定“元寶”能否在微信成功落地的終極密碼。






關於新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