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你是否喜歡地理、喜歡旅行,都一定聽說過儒勒·凡爾納的名著《八十天環遊地球》,作為一本家喻戶曉的小說,它講述了一個英國紳士克服種種困難,用八十天環球全球的故事。
然而現實卻遠沒有小說那麼戲劇化,在近兩百年前,大多數人真想要環遊地球,別說八十天,恐怕花上一輩子都很難實現。
但就在那個年代,有個人——一位偉大的女性——完成了環遊世界的壯舉,不僅如此,她還將全球的珍貴植物用畫筆一一記錄下來,
被維多利亞女王稱讚為“國家的禮物”。

當大多數女性被要求把身體“塞進”緊身束胸時,
她正攀援在北美的懸崖,尋找古老的紅色雪松;

△從亞美利加瀑布。圖/《花朵與探險2》
當貴族名媛們搖著扇子、品嚐下午茶的時候,
她獨自深入巴西,感受著玫瑰花園的香甜;
當同齡人相夫教子的時候,
她正穿越熱帶叢林,臨摹爪哇島唯美的蓮花池。

圖片:Midjourney/Juan Castroviejo
在諾斯生活的維多利亞時代,女性幾乎沒有自由和權利,性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女性的教育和發展,社會對完美女性的定義不過是待在屋內的“家庭天使”。而諾斯卻是一個突破藩籬的典範。
她40歲走出家門,愛上探險,穿越叢林,爬上高山,從毒蛇嘴裡死裡逃生;
她用了近20年,收集了世界各地的植物物種,為它們作畫800多幅,而這些作品依然在影響著後世的科學探索;
她為了從小鐘愛的植物窮盡一生,有5種植物以她來命名:比如著名的諾斯豬籠草,以及諾斯火把蓮。
達爾文將她視為繆斯女神,甚至說:“與你相比,我的思想是貧瘠的。”
藝術界和植物界都留下了她的大名——
瑪麗安娜·諾斯
(Marianne North)

兩百多年前,她用藝術和“出走的決心”創造了傳奇,兩百年後,我們終於有機會在《花朵與探險》上下冊中,跟著這位傳奇女性一起探險,去體會她筆下那些奇花異草的美和傳世的精神。

《花朵與探險1》從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製作的畫冊中精選了400張作品,整本書如萬花筒般指向絢麗繽紛的自然勝景。
《花朵與探險1》從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製作的畫冊中精選了400張作品,整本書如萬花筒般指向絢麗繽紛的自然勝景。

這些作品介於植物學影像和藝術作品之間,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描繪了植物的客觀形態,同時又記錄了植物與所在環境的聯絡。
而《花朵與探險2:瑪麗安娜·諾斯的旅行回憶》又新增了400多幅從未公開的絕美畫作,除了具有科學價值的珍貴植物畫作,還收錄了更多風景圖。
同時,這本書也首次公開了近3萬字探險手記,用第一視角記錄了諾斯的全球探險經歷和植物發現之旅,沿途的綺麗風光彷彿觸手可及,讓人瞬間沉醉於非凡的寧靜與美好之中。
兩本書加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座完整的諾斯畫廊。
這兩本書自上市以來,贏得了不少讀者的喜愛和好評。

有正處於低谷期的朋友,因為這本書重新發現生命的光彩:

有從夏天讀到冬天,又從冬天讀到春天的朋友,從中不斷汲取自然的能量:

隨意翻開這套書,似乎能聽到山谷間呼嘯的風聲、看到柔軟細膩的夕陽和寶藍色的天空。
細細讀來,你會被衝破枷鎖的勇氣和自由的精神所鼓舞。
可以說,整套書是精美絕倫的植物畫冊,也是獻給當代人的勇氣與熱愛之書。
現在開通/續費「三聯中讀·知識年卡」,我們就免費將這套價值536元的《花朵與探險》上下冊(精裝典藏版)送給你!
現在下單,還會額外獲贈:
瑪麗安娜·諾斯植物插畫明信片×16

輕輕觸控即可聞到淡雅花香,在這個花香四溢萬物蓬勃的春天,和諾斯一起來一場跨越時空的植物探險之旅吧!
▼點選開啟花朵探險之旅

848幅珍貴畫作
足不出戶看遍六大洲自然奇觀
瑪麗安娜·諾斯的植物畫作品是英國引以為傲的國家名片。
她挑戰了維多利亞時代花卉繪畫的傳統,開創了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到自然環境中創作油畫,而當時的植物學家多用水彩,在淺色背景上畫出植物的樣貌。
《花朵與探險》上下冊,則將諾斯的幾乎所有的畫作都收錄其中。
翻開書,你如親身前往一般,跟著諾斯的作品前往世界各地最奇妙的地方一飽眼福。
你會看到一種細長的樹蕨(注:牙買加桫欏Alsophila grevilleana),它的葉子像織物的花邊一樣,這種樹蕨從一大堆匍匐的蕨屬植物中長出來,那些匍匐的蕨覆蓋著地面,爬上了所有的河岸和樹木,呈現出奇妙的蘋果綠色調;

△巴西貢戈森林中的樹蕨和攀緣竹類
你還會遇見一棵特別迷人的樹,開滿了像百合花一樣的白色花朵。每根枝條上都有五六十個花蕾和花朵,讓整棵樹看起來彷彿剛剛被雪覆蓋過。

△特內里費島的酸橙的花和果實
在北美洲,你可以跟著諾斯邂逅壯麗的巨杉林,它們那厚厚的深紅色樹皮和上方羽狀複葉投下的淡綠色陰影,以及底部膨大的巨大樹幹,讓整條路都美不勝收;
在巴西與西印度群島,你們走過了壯觀的巴西博塔福古的大王椰大道,這條由王棕組成的林蔭大道約800 米長。這些王棕生長了大約40年,約30米高。每年新生長的葉片落下後會在樹幹上留下 5 個年輪,一個人只能勉強舉起一片葉子。

△巴西博塔福古的大王椰大道側寫
探險家的腳步是從來不會停歇的,諾斯又怎會滿足於此呢?你還可以跟著諾斯的腳步,去日本、婆羅洲(即今加里曼丹島,其行程主要在今沙撈越州,位於馬來西亞境內)、爪哇島、斯里蘭卡(舊稱錫蘭)、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
諾斯的足跡與畫筆在廣闊的天地留下了世界萬物最迷人的模樣。
不僅如此,諾斯的畫作不僅是藝術瑰寶,更是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她的油畫精準記錄了植物形態與生態環境,甚至幫助科學家發現新物種。其中4種植物以她的名字命名。

更甚至,有些植物在諾斯畫完一百多年後才被科學界描述和發表。比如她在西澳大利亞州記錄到的一種開黃色花的茅膏菜,是 1999 年才被描述和發表的之字茅膏菜。
在攝影技術尚未普及的19世紀,諾斯的作品是跨越時空的“視覺標本”,至今仍在生態研究中發揮作用。

可以說,這套書既是藝術的創造也是科學的寶藏。

3萬字諾斯靈魂旁白+科學解讀
帶來博物探索和女性力量雙重思考
書中首次公開了3萬字諾斯探險手記,穿越時空帶你親歷探險現場,其中不乏犀利的思考和治癒人心的描述。
“我一整天都在畫畫,白天出門,直到中午才回來,之後我就在房子裡畫花,因為那個季節的大多數日子一到下午都會下大雨;日落前,天又放晴了,這時候我常常走上山,去探索一些新的小路,然後在黑暗中回家。”
在手記中,這樣的日子,充滿了寧靜與美好,也充滿了對未知的探索與渴望。諾斯用樸實的文字,記錄下她在旅途中的點點滴滴,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卻蘊含著她對生活的熱愛與對自然的敬畏。

圖/《花朵與探險2》
“只有無知的傻瓜才會認為一個人喜歡糖就不能喜歡鹽;那些人只有一個想法,從不嘗試。”
似乎是在宣誓她對生活的獨特理解與豁達態度——她不滿足於安逸的生活,而是勇敢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這些手記,不僅是對旅途的記錄,更像是瑪麗安娜·諾斯的靈魂獨白。她用文字,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真實而豐富的內心世界。隨著你越來越深入地翻閱,你也會不斷地被這些深刻的文字擊中,去重新思考人生的不同可能。


“諾斯新物種”發現者翻譯+導讀
真實呈現諾斯的植物王國和藝術世界
諾斯繪於婆羅洲的彎管花屬物種,曾啟發了科普文章作者余天一發現新物種,並將之以諾斯的名字命名。
因為這層奇妙的緣分,“諾斯新物種” 的發現者余天一受邀擔任這套書的譯者,並進一步為本書貢獻了沉浸式導讀。透過他的專業視角,你可以更加真實細膩、專業又全面地進入諾斯植物王國和藝術世界。

《花朵與探險2》實拍圖

精美裝幀設計
在書架珍藏來自全世界的奇花異草
如諾斯的藝術作品一般,這套書的裝幀同樣驚豔。

16開大本,半透明pvc護封設計。

鋪底紅色調和綠色調,象徵女性的堅韌熱情和植物的生機盎然。
翻開護封,絢麗的花朵便會綻放於眼前。

內文選用啞粉紙印刷,紙張表面細膩,高度還手繪細節與色彩。

可180度平攤,讓閱讀更加順暢。

現在開通/續費「三聯中讀·知識年卡」,我們就免費將這套價值536元的《花朵與探險》上下冊(精裝典藏版)送給你!
現在下單,還會額外獲贈:
瑪麗安娜·諾斯植物插畫明信片×16

▼點選獲得超值贈品
《花朵與探險》上下冊,我們可以時時翻看,三聯中讀·知識年卡,又能如何使用呢?

這裡有自我求索指南
滿足你的多種口味
歷史、藝術、文學、哲學、音樂、電影、心理學、經濟學、自然博物……這裡有成系統、有趣味的成套課程,你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和話題,豐盈自身的學識和閱歷。

樊錦詩、戴錦華、李銀河、鄧小南、梁鴻……三聯中讀也一直堅持邀請不同領域的有學識、有涵養的女性學者、嘉賓進行內容共創,分享她們在所處領域的學術成就,共同關注女性的困境。
如果你關注現實中的女性議題,想以女性視角觀察世界:

《從女性出發——女性主義視角下的自我、關係與社會》邀請戴錦華、吳小英等7位權威學者,從女性和自我/親密關係/代際關係/社會4個方面,由近及遠、層層深入,回溯問題的源頭,追問盤根錯節的性別議題。
如果你想親近大自然,讀懂四季的花語:
《四季花語》攜手博物學家王辰,將帶你解析不同季節、二十四種花朵的前世今生,重拾初見自然時的興奮與喜悅。

如果你對博物感興趣:
《透過<物種起源>看世界》,會帶你從生命的源頭出發,找到達爾文和《物種起源》的正確開啟方式,直至真正搞懂地球生命探索史與進化邏輯。


一個會員,提升全家人的認知
若你還不是知識會員,也許會不解,為何老會員們都像參加接力賽一樣續訂它,有一位甚至已經續到了2041年……
三聯中讀的知識會員,到底多讓人上頭?


開啟三聯中讀App,你會發現,它是一片知識的豐饒之海。歷史、文學、藝術、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無數你感興趣的話題,都能在這裡找到成系統、有趣味的成套課程。
我們提供精神養料:
當人們毫不遲疑地為漫威、迪士尼買單,也許你更有興趣瞭解“電影”這門藝術的流派、思潮與美學,從此真正看懂好電影;當身邊的人被“神曲”洗腦並樂此不疲,也許你願意借“古典音樂”,重新找回鈍化的聽覺。

正在做旅行攻略的你,可前往全球頂級“博物館”看遍100件鎮館之寶;或在一個百無聊賴的傍晚拾起一卷民國老課本,坐進“西南聯大”的課堂。

我們幫你提升認知,更好地生活:
摒棄心靈雞湯與成功學,來三聯感受一次正統的“心理學”課程吧,讓它幫你實現自我療愈和終身成長;再學兩招頂尖“哲學家”們的終極思維方法,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策略。

從“中國歷史的DNA”裡,學會識人,掌握未來社會的大框架;也儘量去嘗試“理解政治”,畢竟“幾乎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有其政治背景”。

親子共學,讓陪伴更有質量:
除了這些大人喜愛的內容,三聯也有特別為孩子打造的歷史課、文學課、藝術啟蒙課、哲學課,以及海量文學名著有聲書。全家人都能在App裡找到自己想聽想看的好內容。

這樣一個內容豐富到令人驚歎,直接承包了全家人知識需求的年卡會員,怪不得有人要感慨它是:“知識付費入手最不虧的”!

每天1元錢,就能讓全家大人、孩子享受一整年的頂級博雅教育+陪伴式知識服務,這價效比,著實頂天兒了。
▼點選下圖,瞭解知識會員

全網只此一家!這些講者太牛了
三聯請講者,不青睞自帶流量的文化網紅或知識明星,而更願意選擇頂級高校裡“最有資格來講這一話題”的學者教授。
為什麼有這樣的堅持?第一,高校任教多年的他們,更懂得如何將知識系統、深入淺出地講給大家;第二,作為領域內極受認可的研究者,他們能第一時間掌握最前沿的觀點。其權威的知識背景,也足以令大家學得放心。
許倬雲、西川、陳嘉映、戴錦華、葛劍雄、樊錦詩……這些智慧頭腦的思考結晶,都將為你所用。

以這門大熱的文學課為例吧,《遇見文學的黃金時代——11位頂級小說家的靈與肉》。為了更精彩地解讀加繆、卡夫卡、普魯斯特、喬伊斯等11位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和創作特點,我們為每一位小說家都仔細挑選了一位最適合講述他以及他作品的人:要麼是有與之相關著述和評論的著名研究者,要麼就是對應作家作品的主要譯者。
比如:
來解讀馬爾克斯的是學者范曄,他是《百年孤獨》的譯者。
來講博爾赫斯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所長陳眾議,著有博爾赫斯的傳記《博爾赫斯》;
來談福克納的是廈門大學外文學院教授林斌,她是福克納作品《寓言》的譯者;
來講勞倫斯的是學者陸建德,他是《文學評論》前主編,原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長。
11位小說家,對應了11位學者。這些學者們分散在天南海北,就算是一流高校文學專業的學生,也很難同時聽到這麼多位文學大咖來給你係統上課。
這樣的窮盡心思去打磨一門課、打磨400多門課,豈有不好聽的道理?
當然,你也不用怕好內容太多聽不完,我們已經幫你算了一筆賬
只要聽夠2門課,就已經賺回入會費了。因此,想提升認知、為內在魅力加碼的你,完全可以閉眼入!

現在加入/續訂會員,
還贈送:
《花朵與探險》上下冊(精裝典藏版)
額外加贈:
植物插畫明信片
贈品數量不多,莫失良機。

編輯:鞠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