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年輕人,已經把“搞錢”二字刻到骨髓裡了,具體表現為——
把手機桌布設為財神爺且百看不厭;
最不敢怠慢的節假日是年初五,因為要迎財神;
去寺廟祈福可以不求愛情,但絕不會忘記求財;
一邊在公司當牛馬,一邊思索如何開啟副業第二春……
在社交平臺上,狂人也看到了年輕人各種五花八門的搞錢姿勢。
有的是幫人節省時間或者提供便利,例如上門喂寵物,陪同看診。有的是結合自身技能提供服務,像攝影師、美甲師等,還有的則抓住年輕人對儀式感和文化性的追求,透過針對性的產品設計來提供情緒價值。
對品牌而言,年輕人的搞錢剛需,無疑是一個能夠與其進行情感溝通的有效切口。
但在狂人看來,品牌除了要接住群體背後的情緒,還需更進一步思考如何“授人以漁”,只有讓年輕創業者真正找到自己“搞錢”的優勢,並給予切實、具體的支援,才能讓這本“生意經”寫得更長久。
而就在剛過去的週末,1688在景德鎮用一場特別的「搞錢藝術節」給出了自己的解法。

01
隨著年輕人對多元愛好的不斷深入,以及在科技和文化等不同領域的探索,越來越多的年輕創業者開始將自己的愛好、技能、審美等個性化內容與生意結合起來,讓生意不僅是傳統的買賣行為,更是一種表達自我的生活藝術。
比如這場搞錢藝術節,就以“童話巡遊+互動活動+藝術展覽+攤位展區”的融合模式呈現出濃厚的文藝商業氛圍。對此,狂人也總結了其區別於傳統市集的三大創新點。
一、自帶煙火氣的藝術感
此次的創意市集以全新的藝術節形式,既保留了傳統市集的商品買賣空間,同時又創造性地開闢出開放、休閒的文藝氛圍。
大型巡遊、音樂演出、陶瓷媒材公共藝術作品展、多元領域的攤區策展……這些不同形式的活動內容將鬆弛氛圍瞬間拉滿,席地而賣的攤主和可愛小車攤,更是讓人感受到溫暖與親近的社群感。


值得一提的是,現場倒計時100分鐘的“陶創大賞”拉胚共創把創造藝術的過程搬到了幕前舞臺,近距離展示了不同的創意靈感,讓藝術走進大眾生活的同時也放大了生意背後的藝術魅力。

二、自帶連線力的社交性
據瞭解,此次搞錢藝術節特別邀請了陶瓷、文創、非遺等不同藝術領域的攤主藝術家。作品是他們獨具個人風格特色的藝術表達,不僅帶著他們獨有的趣味和創意,更有對東方文化元素和美學價值思考的輸出。
像陶新制造展區的@陶子,作品中有很多類似珊瑚、水母之類的海洋元素。她表示因為生活在不靠海的城市所以對海永遠有一種嚮往,並認為海里的生物和陸地上的生物都是相似的。

除了分享作品靈感,攤主們也大方傳遞了自己的生意經驗、生活態度等。在這些真誠的分享中,我們看到了許多鮮活、充滿熱情的商業個體,而其也能引發更多相關愛好者的關注,將生意背後的熱愛與激情傳達給同樣熱愛生活的人們。在人與人的連線中不斷豐富藝術氛圍之餘,也把生意變為一種social交友的生活方式。
三、自帶文化特色的在地化
狂人發現,搞錢藝術節的許多活動環節都充分融合了景德鎮的”瓷都“特色,例如前文提到的陶瓷藝術家拉胚創意舞臺,由陶瓷裝置藝術家帶來的“瓷地共生”的藝術裝置以及熱愛瓷文化的青年主理人所帶來的生意空間,都將景德鎮的陶瓷文化與年輕創意的想法所結合,讓歷史悠久的瓷器藝術煥發新生。











<< 滑動檢視下一張圖片 >>
“瓷地共生”藝術裝置
作為陶瓷文化起源地,景德鎮本身就有著文藝鬆弛的城市氛圍,近年來更有許多“景漂”到這裡追求藝術,玩泥“淘”瓷,把無數靈感創意轉變為作品和生意,而這也與搞錢藝術節的精神不謀而合——只要有想法,有創意,就請盡情創造表達。
所以,論將在地文化與商業體驗的有效結合,景德鎮是一個代表性試驗地,它能讓更多人看到藝術的多種變現方式,展現了手藝賦能生意的全新商業業態。這也能解釋搞錢藝術節的選址為何定在了景德鎮,其獨特的商業業態能夠為藝術家提供多元機會,讓藝術更值錢。
在一系列沉浸式線下營銷場景中,我們能夠看到生意的多面底色,同時也可洞察出新時代的生意本質:做生意其實和搞藝術一樣,也是在不停地創作,讓它變得可聽、可看、可享,更靈活,更好玩。
02
在景德鎮,多品類的寶藏產品展現了與藝術高關聯度的特色生意業態,這其實顛覆了不少人的認知——原來“為愛發電”也是可以賺錢的。
但與此同時,在這條邊玩邊搞錢的路上,許多年輕創業者仍會遇到不少問題。對此,1688把視角聚焦到搞錢藝術節具體的攤主個體,洞察到生意的更大可能。
其中,有幾位讓我印象深刻的攤主群體代表。
首先是陶新制造展區的@MandyWitch,主理人之前是在上海做廣告,裸辭後選擇在景德鎮當“景漂”,成為了一名陶瓷藝術家。她的作品大多與插畫形式結合,其中有一款魔鏡盤子令狂人印象深刻,中世紀女巫風格與充滿神秘色彩的童趣元素相結合,非常可愛。

在狂人看來,她的作品雖然每個都不同,但從風格定位上已經能夠分為不同的系列。對攤主藝術家來說,如何將自己的生意從“散裝”推向“規模化”,讓自己的藝術創作被更多人看到的同時還能把創意做成更大的生意?
此外,還有來自文創新奇展區的@微塵律動和@山海域貝殼手作工作室。這些攤主藝術家在創作時需要用到大量不同的基礎材料,例如木材、水晶、貝殼等。


從攤主角度出發,如何儘可能便宜又方便地採購到不同材料是一大痛點。除此之外,製作過程十分耗費時間精力,面對供不應求的狀況,藝術家怎麼透過不卷體力的方式,讓自己更加省時省力地實現作品量產?
這些建立於生意長期發展下的問題,表明了創業者單打獨鬥的困難,以及擁有一個靠譜的合作伙伴的重要性。在狂人看來,這個合作伙伴不一定是人,也可能是一個平臺。
1688就是這樣的存在,其一端連結超百萬家的源頭廠商,大量的工廠資源能讓不同風格屬性的藝術作品實現規模化量產。另一端則連線著超過6000萬的零售商和專業買家,一方面可以進行材料的批發採購,支援一件起批,減少成本支出;另一方面,海量的買家能讓藝術家更好地連結志同道合的消費者,實現藝術交流,讓再小眾的生意都有流行起來的可能。
雙方的攜手不僅為藝術靈感提供了成為實物的機會,更能把創意從0變成規模化的流動生意。對於年輕創業者來說,這種最小成本的新生意合作模式可以幫助每個人在搞錢路上少走彎路,獲得最大程度上的便利,可謂真正靠譜的“生意搭子”。
03
據瞭解,1688此前還在廣東深圳和安徽亳州等地舉辦過線下創意市集。可見,其正不斷圍繞新生代年輕人的創意聚集地,透過特色創新市集型態,聚焦非標品牌背後的眾多“青年老闆”,將不同的商業模式分享給更多年輕人。在我看來,這也釋出了一個訊號——每個有愛好的普通人,都能利用1688做生意當“老闆”。
“當代年輕人的消費已整合為立體的生活方式價值觀,他們的搞錢觀也隨之而變,超出了單一‘職業化’的需求,探索更為多元、新穎、彰顯自我的財富積累機會。1688來搭建生意試驗場、整合資源,讓更多年輕創業者能透過1688開啟他們創業的第一步,成為陪伴他們創業路上的‘生意搭子’。”對此,1688市場部總經理劉蓓這樣描述。
在全新的商業合作模式之下,創業者能夠依靠平臺的多元業務優勢,從而將自己的內容力與商業力有效結合。與此同時,1688作為連結廠商與創業者之間的關鍵一環,也更好地實現了平臺與廠商、個體商戶之間生產關係的升級。
個體商戶端:打造情緒出口+提供痛點解決方案
如今,搞錢成為了當下年輕人的“共識”。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創業者不僅追求作品展示的空間,還渴望著開放、擁有多元創作生態的生意平臺。
基於年輕人的搞錢需求和對生意平臺的渴求,1688透過線下重點城市的活動佈局,為年輕人提供釋放鮮活創意的舞臺,搭建情緒出口之餘,也圍繞創業者痛點為各種創業問題提供解決對策,從而讓藝術表達實現商業落地,擴大創業者的生意機會。
狂人認為,每個平臺都有各自的屬性及特點,年輕創業者在選擇合作平臺前需要認真思考合作平臺的調性與使用者特點,並判斷與自己的目標群體是否吻合。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的合作平臺,才能更好地實現邊玩邊賺的“搞錢夢”。
平臺端:放大業務勢能,加深年輕人對平臺的認知
透過個體創業者的創業經驗分享和多元的生意模式展示,平臺能夠加強“找工廠就上1688”的品牌心智,同時也在年輕人心中逐漸建立起1688是生意好搭子的形象,是幾乎零成本的,非常適合年輕人創業起步的選擇。
往深了看,平臺所傳達除了業務層面的優勢,還讓狂人看到了品牌責任與社會價值的結合——透過一個個鮮活的小生意向人們分享美好的生活和體驗,希望每個人都能對生活充滿期待和熱愛。
行業端:打破細分、垂直領域的溝通壁壘,為整個生意市場帶來更大增量
當生產需求與生產源頭能夠實現無縫對接,這意味著再細分、小眾的藝術領域也能透過創作實現藝術變現。溝通壁壘的打破,不僅讓生意鏈迴圈了起來,更打造了人、平臺、行業三贏的生意合作新模式,最大程度賦予了平臺與創業者以及廠商之間的生意增量。
一個良性生態的商業環境,就是一張良好的關係網,它可以吸引越來越多的藝術創業家分享創作,產出作品,進而收穫更多的年輕人群,帶來更大的商業空間想象。
每天中午11點半,不見不散 ▼
你說你喜歡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時候打傘
你說你喜歡太陽,但你在陽光明媚的時候躲在陰涼的地方
你說你喜歡風,但是在颳風的時候你卻關上了窗戶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害怕你說你也喜歡廣告
因為你連“廣告狂人”都沒有關注…

快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啊魂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