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流AI神話一夜翻車!學霸CEO賣房填坑遭全網扒

來源|財經下午茶
“周健還錢!瀾碼欠薪!” 2025年2月初的上海徐匯西岸智塔樓下的一幅討薪橫幅,撕開了AI創業的華麗外衣。這一幕,將曾頂著“李開復關門弟子”“ACM世界冠軍”光環的周健和他的明星AI公司瀾碼科技,推向了輿論漩渦。
從2023年高調融資數千萬元的行業黑馬,到如今裁員欠薪、創始人賣房填坑,瀾碼科技的崩塌如同一場AI創業的“劇本殺”。情節反轉之快,令人唏噓。這場冰與火的碰撞,撕開了AI創業江湖的殘酷真相——風口之上,有人乘火箭登月,有人被巨浪吞沒。   
01
“這公司澆滅了我對初創的一切幻想”
“欠薪的時候就忘了自己是ACM世界冠軍了”“避雷瀾碼,避雷交大之恥周健,積極維權!” “這公司澆滅了我對初創的一切幻想”“決策就像寫程式碼一樣隨意”……被裁員工在社交媒體上寫下了對瀾碼科技激烈的控訴。
佐鳴從未想到,一個看似充滿希望的起點,竟會以如此慘淡的方式收場。彼時,DeepSeek憑藉大模型技術橫掃資本市場,引爆大廠搶人大戰,而佐鳴面對的卻是漫長的維權之路。
2025年1月6日,佐鳴在沒有收到任何解釋的情況下,收到了一紙解除合同的通知。通知上寫著,瀾碼科技將在2025年的2月、3月、4月分期支付所欠工資。
“那天,很多被裁員的同事都沒有在通知書上簽字,大約有15人左右。我們都沒有簽字,因為我們已經對這家公司失去了所有的信任,我們想要保留申訴的權利。”在瀾碼科技的這段經歷,成為了佐鳴職業生涯中的一個深刻教訓。
2023年至2024年,大模型賽道如新星般崛起,吸引了無數科技人才。佐鳴也是在這股熱潮中加入了這家初創公司——瀾碼科技。之所以選擇這家公司,是因為賽道前景廣闊,創始團隊來自交通大學,背景紮實,而且還有不錯的投資機構支援。那時,即便是字節跳動和智譜等巨頭尚未推出智慧體(AI Agent)平臺產品。
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佐鳴在公司工作了僅僅三四個月,就遭遇了突如其來的打擊。“瀾碼資訊下邊只剩下50人,公司最高峰時也沒有超過100人,這次裁員三分之二的人都離開了。”佐鳴告訴極速財訊,2025年1月,瀾碼科技已經拖欠了員工3個月的工資,4個月的社保,和5個月的公積金。唯一的一次補交是在8月的公積金,直到12月才補上。 
肖麗也有著同樣的遭遇。她在2025年1月初離職,至今未收到應得的社保和公積金。她告訴極速財訊,從2024年9月開始,公司就沒有為任何一位員工繳納社保和公積金。
她還記得11月30日,瀾碼科技創始人周健和他的合夥人召開了全員大會。他們解釋了原因,由於一位個人股東去世,投資方無法按時打款。會上,有員工詢問何時能恢復工資的正常發放,周健的合夥人承諾12月15日會恢復正常,最遲不超過12月30日。然而,承諾再次落空,12月30日,員工仍然沒有收到工資。
據肖麗回憶,2025年1月,瀾碼科技開始裁員。對於願意協商解除合同的員工,公司提出了一份補發工資的方案,但離職賠償金要等到5月才能發放。對於那些不願意接受協議的員工,公司單方面解除了合同,合同中甚至沒有提及補償金和工資的補發。
“我們選擇了仲裁舉報。在徐彙區人社局的協調下,公司答應在2025年7、8、9月補發被單方面解除員工的工資。但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自2024年9月起,公司就沒有為我們繳納社保和公積金。我們知道,公積金的繳納必須等到公司發放工資或勞動仲裁結果出來後才能處理,而這個流程可能需要12個月。我們不禁擔憂,屆時公司是否還能存在?”這是肖麗的疑問。
一位曾在瀾碼科技武漢分公司工作的員工則表示,武漢公司成立於2023年,當時瀾碼科技的全國員工總數也僅有90人左右。針對裁員、欠薪等情況,極速財訊多次撥打瀾碼科技相關工商電話,接聽員工表示:“不清楚相關情況。”
02
高光開局:天才程式設計師與“AskXBOT”的造夢神話
2023年,瀾碼科技以“企業級AI Agent平臺”為標籤橫空出世。創始人周健的履歷堪稱頂配:上海交通大學畢業,擁有計算機專業的本科和碩士學位;ACM世界冠軍;谷歌PageRank演算法核心程式碼訪問者;依圖科技10號員工;弘璣RPA前CTO……    
他帶著“用AI連線人與系統”的野心,推出AskXBOT平臺,宣稱能透過自然語言互動定製企業級智慧體,甚至為市監局、保險公司打造了法律問答、銷售培訓等標杆案例。

彼時的資本盛宴正酣。2023年8月,IDG、聯新資本、Atom Capital等機構豪擲數千萬元A輪融資。圖靈創投和長風恆創投等投資方也參與了此次投資。上海徐彙區政府將其列為重點扶持專案,周健更在釋出會上預言:“專家知識數字化才是AI Agent的制勝之匙。”一時間,瀾碼被視為“中國版AutoGPT”的希望。

然而,光速膨脹的泡沫在2024年戛然而止。這位技術極客在管理上遭遇滑鐵盧。肖麗對極速財訊稱:“周健,我們的老闆,總是自負地提起他的ACM世界冠軍頭銜,他的剛愎自用讓公司的管理一片混亂。有員工透露:“公司內部決策像寫程式碼一樣隨意”。自2024年10月起,公司停止發放薪資和社保,員工的不滿情緒溢於言表。一位被欠薪的員工諷刺道:“我們加入時,連字節跳動和阿里巴巴都未能成功開發的產品,最終我們卻成了‘踩雷’的犧牲品。”行業分析指出,AI Agent在企業級場景的落地仍面臨模型理解力不足、客戶評估困難等硬傷。
周健本人也承認:“這是我管理上的失誤。”瀾碼科技的致命弱點在於AskXBOT的“超前困境”:在企業級應用場景中,大型模型的理解力不足,客戶評估體系缺失,使得產品難以實現規模化盈利。行業人士直言不諱:“AI Agent就像元宇宙,聽起來很美,但難以轉化為實際收入。”
自去年10月28日起,“瀾碼科技”公眾號便停止了更新。對此,瀾碼科技創始人兼CEO周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元旦期間公司可能進行了一些收縮,實施了一些裁員,我們也安排了後續的賠償。可能員工們的情緒比較激動,實際上我們已經支付了三分之二的賠償資金,目前公司還保留了大約20名員工。主要問題還是出在融資上。”周健強調,公司正在尋求被併購的機會。
“產品沒有差異性,融不到新錢,客戶買單意願不強。”一位上海的風險投資人士向極速財訊解析了瀾碼科技走向困境可能涉及的內情。
03
AI創業啟示錄:風口上的豬如何避免摔死?
作為在AI Agent賽道率先入局的科技公司,瀾碼科技曾以企業級AI Agent平臺“AskXBOT”為賣點,宣稱能用大模型連線人與系統,最佳化金融稽核、招聘等場景。然而,超前概念難敵現實挑戰,未能轉化為穩定現金流。   
佐鳴向極速財訊透露:“具體的欠薪金額無人知曉,因為公司從未對員工公開。不算社保和公積金,瀾碼科技至少欠員工800萬薪資,這是基於每月約200萬的工資支出估算的。”
面對數百萬的薪資缺口,周健對外聲稱透過抵押房產來自救,甚至賣掉了房子來償還員工的薪資,已支付三分之二的賠償。但員工對此表示懷疑:“剩餘的資金從何而來?併購真的能救活一個空殼公司嗎?”佐鳴向極速財訊反駁道:“這些都是周健用來敷衍大家的說辭,如果真的賣房自救,為何至今還有這麼多人未能拿到賠償?”   
瀾碼科技創始人、CEO周健
更殘酷的是,資本早已悄然撤退。根據清科創業旗下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24年VC/PE支援的中企IPO總量創近十年新低,不及去年的一半。
經緯創投張穎早年間的忠告或許值得深思:科技公司需持續融資而非臨時抱佛腳,創始人更需在理想與現實間劃清底線——創業者傾家蕩產式自救常徒勞無功,留不住公司,至少保留東山再起的資本。

瀾碼科技的崩潰並非孤例——縱目科技,一家估值達90億的公司,其高管“捲款潛逃”,導致超過700名員工陷入討薪無門的困境,印證了AI賽道“虛火”下的生存危機。同樣,被譽為“曲面屏先驅”的柔宇科技,儘管投入了大量資金,卻因市場推廣不力、產品銷售低迷以及戰略決策失誤,最終導致資金鍊斷裂,被迫破產清算。   

周健曾預言“大廠會吃掉清晰定義的創業機會”,卻未料到自身成了預言中的“犧牲品”。當資本退潮、巨頭碾壓,創業者或許更需思考:如何平衡技術理想與商業現實?

瀾碼科技的故事,則是AI狂熱時代的一劑清醒藥。它提醒人們:再耀眼的明星光環,也可能被冰冷的資金鍊擊碎;這暴露出創業江湖的冰冷法則:再炫酷的概念,也需經得起商業化的“996拷打”;再天才的大腦,也扛不住資金鍊的“致命404”。當潮水退去,或許只有真正紮根場景、敬畏管理的玩家才能穿越週期,等來下一個“GPT時刻”。

(佐鳴、肖麗為化名)          

 👇【 熱門影片推薦 】👇

點選在看 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