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金融八卦女作者:烏彥祖假正經
· · ·
近期,#95後北大元培女生從金融轉行做演員#登上熱搜,引起網友大討論。
支持者認為:“她活成了我不敢活的樣子!”反對者則怒噴:“北大畢業就為了演戲?”
眼看事態擴大,當事人曾霜旖發文回應:

有人注意到曾霜旖有過從事金融業的經歷,還給她不溫不火的演員事業提建議:
想演戲可以先去投行賺錢,再用資本捧自己啊!
不過金融圈現在的錢不好賺了。當大眾把曾霜旖從金融圈投身娛樂圈理解為"降格",“金融圍城”裡的精英們都在規勸“不要進來”,並密謀逃離了。
反正金融圈也沒多少錢了還不如追求夢想?萬一混出頭那收入還不蹭蹭漲,好割裂有沒有?不被理解的曾霜旖,做的才是明智的選擇?
1.
/ 理科狀元金融圈“跳槽”娛樂圈,
“北大學歷”只能防鹹豬手?/
曾霜旖出生於1995年,沒怎麼吃過學習的苦,就把“北大才女”“金融女”這兩個標籤給自己貼上了。
2013年,曾霜旖以高考669分的成績,成為福建省福鼎市的理科狀元。這樣的成績,她“名正言順”選擇了最熱門的專業——北京大學元培學院經濟學。畢業後,又“合情合理”地進入金融行業。有傳聞說她入職了香港亞投行,另一種說法則說她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總之是一份薪水不錯的工作。
但她總感覺人生缺點東西。1年之後,曾霜旖決定轉行,從零開始進入演藝圈。2019年她改藝名李丞汐,參演古裝武俠電影《狂刀》,正式成為演員。

手握"北大畢業"四個字,在任何行業找工作都會順利些,但娛樂圈不相信金字招牌。
大多數面試,導演都會對她簡歷上“北京大學”四個字好奇和訝異,不是追問“高學歷為什麼做演員”,就是靈魂拷問“你能演什麼?演學霸嗎?”
儘管“李丞汐”每次試戲準備都全力以赴,但還是很少被選中。她意識到,演藝圈跟金融圈一樣存在多維度評價,不光需要演技和態度。還有人脈、人氣、話題度,甚至這些更重要。
為了漲人氣,她報名參加偶像選秀節目《創造營2020》。
節目裡,她用金融知識為團隊制定訓練計劃,精細到每天提高百分之幾。採訪時,她又用“邊際效益”和“沉沒成本”等經濟學理論,分析著自己的練習進度和歌曲選擇。
靠著這點“不一樣”,她短暫出圈,網友誇讚她不愧是學霸。但也僅限於此,第一次排位賽,101個女孩裡面她排在75名。宣佈淘汰時,她淚流滿面。

後來,她分析參加創造營的經歷:
“好像,在這一場競爭中,實力好的比不上起點低但是有進步的,努力訓練的比不上偷懶的但有話題點的,能忍耐的比不上會哭的。”
這段影片再次引起網友的慨嘆和讚揚,留言上萬條,但更多人表示,她認識到娛樂圈的本質,但觀眾真的只想看“笨蛋美人逆襲”,而不是“學霸教你做微積分分析”。
當然,高學歷在娛樂圈飯桌上也有用。通常情況下,投資人、製片人、老闆們是不願意睜眼瞧小演員的,但當飯桌上介紹她教育背景時,大家會多看她一眼:“不說更加尊重,至少不再那麼輕視我。”
闖蕩娛樂圈6年,李丞汐也積攢了《迷霧追蹤》《那片沙那片海》《巔峰人生》《長江妖姬》《獵罪圖鑑2》等影視作品,卻沒有留下讓人記憶深刻的角色,至今她還是“十八線”。
2022年,接受採訪時,她給自己設定的最後期限是30歲。2025年,30歲之時,在這個圈子裡還沒闖出名堂,李丞汐就轉行,尋找別的出路。
2025年1月,她發微博要將藝名李丞汐“告一段落”,用回本名曾霜旖。看起來,“主動選擇”的人生,她還不想放棄。
事實上,像曾霜旖一樣,娛樂圈還隱藏著很多金融女。
2.
/ 女霸總委身“惡毒女配”,
“虎撲女神”“第一神婆”都是金融女?/
2023年12月,白鹿和張凌赫主演的古裝愛情劇《寧安如夢》播出,男女主熱度平平,劇中的女三卻因被吐槽出圈。部分網友認為葉晞月顏值“一般”,不適合美麗又狠辣的角色,也有人覺得她眼神、微表情表達到位,“惡毒女配”演得不錯。

▲《寧安如夢》中的葉晞月飾演薛姝
葉晞月也曾因為自己的“金融屬性”短暫出圈。她畢業於英國名校“倫敦大學學院”,曾在銀行系統總行工作,還擔任過投行部評審會、私人銀行部總助、家族辦公室籌辦人。她還持有A股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資質、美國金融管理學會Chartered-Wealth-Management持證資質。
2019年,出演電影《反貪風暴5:最終章》,從而進入演藝圈 ,多年來也參演了十幾部作品。
葉晞月與別人不同,她身處演藝圈,也沒放棄圈外事業。她管理兩家金融、科技方面的公司,參與產業投資與資產管理等,2024年受邀擔任國際知名家族辦公室的營運長(COO)。
對於董事長、金融女、演員三個身份放在同一個身上,會不會導致“精神錯亂”的感覺。
葉晞月樂在其中,她表示,平常不會有“身份困境”,進組了就投入在角色之中,輪到投資做決策,就抽離演員身份,都是很自然的日常。
當然,金融人的身份對當演員是有益的。她說會利用金融人的理性、縝密、嚴謹去理解一個角色人物,也會盡量調研一個角色的多種可能性,最後選擇出最好的理解去詮釋角色。
關於未來,葉晞月希望能碰到有發揮演技空間的角色,同時“未來也會關注一些影視IP的投資。”
其實關於金融女闖蕩娛樂圈這件事,八妹在以前的文章還介紹過幾個。
被稱為“娛樂圈第一神婆”的莫小奇也曾是一枚金融女。1999年,她參加澳大利亞悉尼華裔小姐的選美大賽,獲得冠軍,當時已經有影視公司打算跟她簽約,但被父母阻止。
2002年,在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拿到金融會計碩士雙學位後,莫小奇先後進入兩家金融機構工作。投行的經歷還很不愉快,她投資公司股票,結果花光了自己的積蓄,還把父母留給她買房的80萬虧進去了。
2004年,機緣巧合下進入娛樂圈,參演了不少影視作品,但都不溫不火。倒是2014年,她主持的綜藝《星座棋談》非常有意思。節目有個環節是以星盤來解析明星的運勢,好傢伙,陳曉、高雲翔、賈乃亮等幾十位明星被她“預測”後,都先後“出事”,結局跟預測高度相似。這也是她“娛樂圈第一神婆”外號的由來。
現在莫小奇活躍在微博,經常出影片測算星座運勢,粉絲相當活躍。

“虎撲女神”高圓圓本身是學經濟學的,17歲被星探發掘拍廣告踏入演藝圈。她自嘲“作為演員的天分是有限的”,但觀眾似乎也並不在意:“她一笑我就忘記演技了……”
雖然沒有在金融圈工作的經歷,但高圓圓逐漸成長為“資本”,算是曲線實現專業對口。
高圓圓出資300萬成為了青山資本的LP,她本人也做投資,在網際網路領域的首個投資專案是“花點時間”。
2017年7月,花點時間宣佈獲得數億元的B輪融資,此後,花點時間估值達到20億,持股達5%的高圓圓,憑藉這一個專案,就賺了1個億。再到2021年2月,花點時間再度完成億元的C1輪融資,高圓圓手中的股份再度升值,國民女神最終也成為了投資女神。
都是名利場,金融圈轉行娛樂圈的例子可能不是很多。但娛樂圈如果混好了,再順帶混一下金融圈的名單可就太多了,黃曉明、楊冪、胡海泉、李冰冰、章子怡……
不過這都是前些年的事情了,這兩年很少聽說哪個明星還能在資本市場上縱橫捭闔吧?
3.
/ 500萬金融打工人“消失”背後,
北大學霸逐夢演藝圈才是明智選擇?/
據統計,2018年,全國金融從業人員有1818萬人,但2023年末,這個數字下降到1235.5萬,足足下降582.5萬人。雖然現在還沒有2024年的資料,結合近期金融圈“降薪”“離職”的諸多新聞來看,能維持2023年的資料就不錯了。
曾霜旖回應#95後北大元培女生從金融轉行做演員#那條微博下面,好多金融人士“抱怨”工作壓力大,感覺沒前途錢不好掙了,連圈外人都覺得金融人不可靠。
曾經作為“高學歷集散地”的金融行業,為什麼現在給人這種觀感?
都知道,世界它是個圈,任何行業都有自己的週期,金融行業也不例外。正如那句名言說的,從來沒有“金融的時代”,只有“時代的金融”。金融行業在上升週期,疊加了全球經濟、國家政策變化尤其是市場需求,所以發展起來了。
金融圈難道不行了?只能說,金融行業不會像以前那樣,“人人都能賺大錢”了,不僅“降薪”,還禁止炫富。
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最新發布的相關規則草案,如果證券公司員工沉迷於“過度奢華”的生活,公司將受到處罰;如果員工在媒體上傳播“正面資訊”,公司則會得到獎勵。
金融圈之前還總結一套規則:“戴15萬以上名錶=公司扣分”“曬8萬月薪=職業生涯清零”“開100萬豪車算超綱”“拎5萬愛馬仕算越界”……不過這也是針對金融圈本來的有錢人,打工人表示,“現在想炫富也無富可炫,畢竟不降薪已經感天謝地了”。
曾霜旖的轉行決定,無疑引發了社會的廣泛爭議。有網友讚歎她的勇氣和追求夢想的決心。但也有網友提出質疑,認為她有家庭作為堅實的後盾,才能如此輕鬆地轉行。
在2024年上映的《獵罪圖鑑2》中,曾霜旖飾演周珊珊。很多人質疑曾霜旖的選擇,但她說:“我需要花更多時間說服別人,我是認真的、專業的。很多人說我想不開,但我反而覺得我想開了。人這一輩子,至少要有一次主動地去選擇自己的人生。”
這句話也讓好多年輕人感嘆“學歷還是有用的”,她這句話一齣,感覺娛樂圈的檔次都提升了。學霸不強求擠在金融圈,開始紛紛出手整頓娛樂圈,這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你對北大學霸金融女轉行娛樂圈怎麼看,評論區聊聊~
要想每天都能看到八妹的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及評論哦~
—end—
金八傳媒往期獲得獎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