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大刀闊斧重塑NSF,海外留學生或將面臨更大挑戰

2025年5月13日,特朗普政府宣佈對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實施大規模重組與預算削減,引發學界強烈抗議。
對於依賴NSF經費支援的國際生而言,這意味著:博士申請名額減少、科研專案資助受到限制、多樣化支援渠道大幅縮水。
文章轉載自:留學生研究社
作者:梁曉軒
一、政策整改全解析

1. 組織架構重塑:37→5

  • 原狀:
    • NSF下設8大研究領域(Directorates),共37個專業分部(Divisions),涵蓋從社會科學到基礎物理、化學、生物等所有學科。
  • 整改:
    • 合併:所有37個分部將被“並塊為群”,只保留以下五大“國家戰略重點”:
    • 影響:非上述五大領域的基礎研究或交叉學科專案,資金申請渠道將被大幅縮減甚至關閉。
    1. 人工智慧(AI)
    2. 量子資訊科學(QIS)
    3. 生物技術(Biotech)
    4. 核能(Nuclear Energy)
    5. 轉化科學(Translational Science)

2. 預算砍半:9→4億美元級

  • 原狀:
    • 2025財年NSF預算約90億美元,覆蓋數萬項政府資助專案。
  • 整改:
    • 年度申請:特朗普政府提議2026財年(2025年10月1日–2026年9月30日)預算削減55%,降至約40億美元。
    • 高校“間接費”(Overhead)也被要求同步壓縮,直接擠壓高校在科研基礎設施與管理上的經費補貼。
    • 影響:科研專案總體資助名額銳減,中小型高校和研究所將更艱難,特別對依賴NSF間接費支援的實驗室建設影響深遠。

3. 人員精簡:輪值與在編雙雙大裁

  • 輪值人員(Rotators)
    • 原狀:368名來自高校的科研人員,常年借調至NSF參與專案評審與決策。
    • 整改:將削減至僅70個崗位(—81%),新崗位僅限於五大重點領域,並優先由現有輪值續聘。
    • 影響:高校與NSF決策層的學術溝通減少,非重點領域的“學界聲音”被邊緣化,資助決策更易受到行政指令而非同行評議影響。
  • 在編員工
    • 原狀:約1,700名全職員工,覆蓋管理、審查、專案執行等職能。
    • 整改:擬裁撤30%–50%編制;DEI(多樣性、公平與包容)小組人員一度被“一刀切”解散(15–20人),雖因法院禁令暫緩,但去向尚未明朗。
    • 影響:政策執行與專案管理將高度緊縮,專案支援服務降級,申請和後期管理都將遇到更長審批等待與更嚴格合規檢查。

4. 資助終止:逾1,400項即刻斷流

  • 被終止專案
    • 近期已有1,400多項在研專案被緊急撤銷,涉及承諾撥款逾10億美元。
    • 重災區包括:Louis Stokes少數族裔參與計劃(34年曆史)、Eddie Bernice Johnson INCLUDES倡議(2011年啟動)等。
  • 原因:所謂“違背總統令”——禁止任何針對特定群體的“偏袒性”資助。
  • 影響
    • 女性、少數族裔與殘障科學家的PI(專案負責人)群體受損最嚴重。資料表明:被終止資助中女性PI佔58%(整體僅34%),黑人PI佔17%(整體僅4%),西班牙裔及殘障PI中止率更高。
    • 資助中斷帶來研究中斷、實驗材料浪費、科研誠信與學術產出受挫。

5. 審查流程升級:行政把關強化

  • 新增審查層級
    1. 專案評審:依舊由學術同行評審小組打分;
    2. 分部主任審批:按政策指標稽核“可調專案”;
    3. 新設審查委員會:由尚未公開成員的新機構“背書”,最終決定能否放行。
  • 嚴格“DEI合規”:高度推薦但與DEI指令“微有偏差”的提案,需返修再審;嚴重偏離者“一票否決”“不給理由”。
  • 影響:科研方向和成果將更易受到政治意識形態干預,“純科學”與“社會科學”面臨被行政抽檢、返工乃至否決的風險。
圖源:CNN

二、對留學生的影響

  • 博士與RA崗位競爭加劇NSF資助名額銳減,依賴獎學金/助研崗位的國際生面臨入學與續簽困難。
  • 研究方向受限非AI、生物技術、量子資訊等五大重點領域的課題難獲聯邦資助,不得不轉向校內、小額基金或企業合作。
  • 多樣性專項經費被削減原面向少數族裔與國際生的DEI專案收縮,減少政策“加分”與專項獎助機會。
  • 審查門檻提高新增政治合規審查延長審批週期,專案更易被返工或否決,影響科研進度與簽證狀態。
圖源:網路

三、留學生該如何提前應對

  1. 精準選題,與重點領域對標
    • 優先佈局AI、量子資訊、生物技術、轉化科學;
    • 結合交叉學科思維,在傳統基礎學科中尋找與重點領域的結合點。
  2. 多元化經費來源佈局
    • 申請私營基金(如蓋茨基金會、HHMI)和企業合作專案;
    • 挖掘校內院系小額專案、國際學生辦公室獎助金。
  3. 強化校內網路與導師關係
    • 與導師、博士生辦公室、國際學生服務中心保持緊密溝通;
    • 參與研究中心/交叉學科團隊,擴大合作渠道。
  4. 準備Plan B:海外與國內雙軌並行
    • 同時關注加拿大、歐洲等科研資助相對穩定的專案;
    • 探索國內聯合培養或回國發展機會,降低“一錘子買賣”風險。
圖源:網路

結語
NSF的這場大刀闊斧改革,既是美國科研政策的重大轉向,也將對全球學術生態深遠影響。留美國際生應立刻檢視自身研究佈局,多渠道籌措經費,靈活調整選題策略,才能在變化中穩住科研之舟,確保學業與職業道路順利前行。
🎉【誠摯邀約採訪】
留學生研究社上線全新專欄,走進海外留學生的故事。
如果你有獨特海外經歷願意分享,歡迎聯絡我們進行深度訪談!無論是學術探索、職場經歷、跨文化體驗,還是留學中的成長故事,期待你能分享在異國他鄉追夢路上那些值得銘記的精彩瞬間。
期待聆聽你

🌟人物訪談記者
🌟梁曉軒Siena 

🌟郵箱:liang@collegedaily.cn

多說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機制,很多小夥伴反饋說經常看不到我們的更新,這裡建議大家將我們的公眾號加一個星標,以免錯過我們的推送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