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偷偷搞的事兒,驚到我了

FIGURE 03/03
來源 | 李月亮 ID:bymooneye
有時候,“卷”也不是壞事。
今兒咱就明確呼籲:
來,“卷”起來啊!
紀錄片《中國救護》,有一集我印象深刻。
一個28歲的外賣小哥,深夜送單時撞上護欄,被送進了醫院。
但是他怕花錢,不想醫治,哭著說了一句好心酸的話:
“我才來杭州,我也沒有多少錢。
我的命不值錢,我不治了。”
一句話,說盡了普通人的辛酸無奈。
這句話裡,其實藏著外賣小哥這個職業,一個集體的痛點。
不是收入少,而是沒保障。
今年,中國的外賣騎手已經突破了1000萬。
但這1000萬人中,大部分人的工作形式是外包
啥意思?
就是說沒有人跟他們籤合同。
他們也沒有社保、醫保。
唯一一份3塊錢一天的意外險,還是從他們自己工資里扣的。
而真出意外時,這3塊錢的商業險,還經常出現理賠爭端。
身後沒有保障,卻又不得不“拿命換錢”。
《人物》曾經有篇爆文,叫《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說的就是外賣小哥的配送時間,被擠壓得越來越短了。

3公里的送餐距離,從一開始的1小時,到45分鐘,到慢慢變成30分鐘。

在這個系統裡,外賣小哥不得不玩命奔跑、玩命卷。
為了節省時間,他們經常在馬路上橫穿、逆行、闖紅燈。
甚至平臺為他們規劃的路線,也只考慮怎樣更快,而完全不考慮合理性、安全性。
“如果有過街天橋,系統導航會讓你上天橋。
還有圍牆,它會讓你直接穿牆過去。”
平臺的收益越來越多。
受傷的外賣小哥也越來越多。
“撞車爬起來想到的第一件事,是不能超時。”
因為超時意味著白乾,差評意味著罰款。
如果次數多了,還有可能被開除。
2023年,全國發生的外賣騎手交通事故有1.2萬起。
其中幾乎一半,都是因為“逆行”造成的。
平臺追逐利益最大化,把風險都交給外賣小哥。
這是我今天想講的第一種卷。
冰冷的、可怕的卷。
我們一點都不想要的卷。
好在,第二種捲來了。
最近京東宣佈進軍外賣行業。
劉強東棋高一著,不但只招“品質堂食餐廳”,還對早期入駐商家“0佣金”。
開啟京東App首頁,你就會看到“品質外賣”入口已經上線,現已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39個城市。
劉強東更明確表示
給京東外賣的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給兼職騎手提供意外險和健康醫療險。
讓外賣小哥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傷有所賠。
這個舉動贏得了眾多好評。

人們紛紛大讚京東。

然後嘞?
精彩的來了!
在京東宣佈入局外賣,為小哥們上五險一金的當天。
美團也跟進了這個舉措,承諾要為騎手繳納社保。
嘿,捲起來了!
這才是我們喜聞樂見的卷。
這種卷,我覺得應該越卷越好,上不封頂。
因為當一個財大氣粗的企業,肯拿出十幾個億的“額外”投入。
那不是一種炫耀,或者形式主義。
而是成百上千萬個普通家庭,真正有了人生的基本保障。
而企業也會在這樣的善意裡,收穫員工的忠誠和擁戴。
這種雙向奔赴的“卷”,是照亮美好社會的一束光。
事實上,京東主動開始卷,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當年電商混戰之初,劉強東就一直在給全體員工上五險一金。
快遞員、客服、保潔、保安……
每一個都有勞動合同。
光是給一線員工交五險一金,京東每年就要花十幾億。
2022年,京東收購德邦。
劉強東還發內部信。
說要為十幾萬德邦兄弟繳齊五險一金。
事實上,只要把一線人員外包出去,一年十幾億的利潤就省出來了。
但劉強東始終不允許搞外包:
“如果一家公司是靠剋扣員工的五險一金掙錢,
犧牲他們60歲以後保命的錢,那是恥辱的,
賺了多少都會讓我良心不安。”
而這份企業家的良心,也有了迴響。
去年,京東宿遷001號快遞員退休了。
他在京東工作15年,買了兩套房。
每個月的退休金還能拿到4392塊。
在宿遷這個三線城市,還是很有安全感的。
給員工足夠的保障,最終的受益者是誰?
是員工,是京東,更是我們普通消費者。
大家可能都有一個感觸——
現在快遞越來越難送上門了。
但京東小哥基本總會打電話、送到家。
你買了生鮮快遞,他還會特意提醒你早點放冰箱。
當一個人的基本權益被保障、被尊重。
當他對自己的公司有了認同感和歸屬感。
他自然會願意把手頭的事情做得更好一點。
我們消費者的體驗也會更好一點。
還有一個事,我兩年前看到就覺得好棒。
今天終於有機會給大家講:
很少有人知道,京東還有一個“生命通道”。
就是他們會監控京東平臺上的“非正常”詢問,和異常網購行為。
發現那些有自殺傾向的消費者,及時出手干預。
這個專案起源於2019年。
當時,一個志願者發現有女孩在京東買藥,計劃攢藥自殺。
他們試著聯絡了京東客服,希望可以攔截藥品、不給派送。
而京東客服更進一步。
在保護購物者隱私的情況下。
透過商品名稱鎖定資訊,聯絡上了女孩的家人。
家人接到電話後非常吃驚。
他們只知道孩子最近情緒不太好,沒想到她要走極端。
但最後,家人真的從女孩床下找到了她攢的藥。
一條生命被救了下來。
這件事觸動了京東。
2020年3月,京東客服成立了“生命通道”。
一個純公益的客服團隊。
16個人,24小時輪流值班。
目的就是發現自殺傾向者,勸阻他。
他們幾乎每天都會在客服會話或者購買記錄裡,發現異常。
“吃了14片可以死嗎?不夠的話,我還有一盒,可以把它吃完。”
“我剛剛吃了40多粒藥,又喝了一瓶白酒,什麼時候會死?”
……
幾年間,他們已經挽救了幾千人的生命。
這樣的“隱藏服務”,其實本來跟京東的業務毫不相干。
而且只有成本,沒有利潤。
絕大部分人也不會知道
一個企業能堅持做這種超越商業邏輯但意義非凡的事,還挺讚的。

咱都知道,企業的目的是掙錢。

這天經地義,無可厚非。
但是在賺錢之外,能不能再加上一份對普通人的善意?
這很考驗企業的格局和良知。
像劉強東、胖東來這樣的“攪局者”,我覺得特別好。
企業不應該只卷效益,卷加班。
更應該卷員工保障和福利,卷承擔了多少社會責任。
商業的初衷可以是為了錢。
但商業的終點,應該是普通人的幸福。
因為這個世界,是普通人的世界。
只有普通人能飽暖,有尊嚴,幸福喜樂。
企業才能平穩,有價值,未來可期。
那些在風雨中奔波的普通人,不該是企業發展的一枚棋子。
更不該是時間洪流中的一粒塵埃。
他們是這個世界真正的主人,是理應被守護的平凡之光。
如果你也認同,還請點亮【贊】+【在看】。

本文作者:李月亮高人氣作家,微信公眾號【李月亮】每日解讀熱點,透析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讀者成長。新書《活得清醒》噹噹網熱賣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