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Mind元老創業AI程式設計:亮相即獲1.55億美元,英偉達紅杉搶著投,團隊太豪華了!

白交 衡宇 發自 凹爾蒿寺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又一豪華AI創業團隊誕生!
兩位來自谷歌DeepMind頂尖科學家,官宣組團構建超級智慧自主系統(superintelligent autonomous systems)
公司名為Reflection AI,先從自主程式設計下手
之所以稱該團隊陣容豪華,是因為2位創始人來頭不小:
  • Misha Laskin,Gemini核心負責人,是谷歌強化學習和大型語言模型方向的領頭人。
  • Ioannis Antonoglou,DeepMind的創始工程師之一,是AlphaGo、AlphaZero和MuZero等專案的關鍵人物。

圖源:Reflection AI
除了兩位帶頭人,Reflection AI官宣的其它創始成員也都來頭不小——或出自DeepMind,或出自OpenAI,其中不乏資歷很深的朋友。
下圖為團隊曾經參與的作品:
這或許也是為什麼,公司官宣成立即同時宣佈了融資進展。
Reflection AI現已籌集了1.3億美元,最新估值為5.55億美元(約39.78億人民幣)
1.3億美元融資額中,包括23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由紅杉和CRV領投;以及1.05億美元A輪融資,由光速創投和CRV領投。
(注:光速創投投資過美團、拼多多)
公開訊息中的其他投資者,包括LinkedIn聯合創始人Reid Hoffman、SV Angel和Nvidia Corp的風險投資部門等等。
(注:SV Angel投資過Facebook、Google、PayPal、Airbnb、Pinterest、Twitter、SnapChat、Notion等)
業內人士紛紛祝賀,表示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他們的成果,而他們的「強化學習」血統已經說明了一切。

網友更是發了梗圖,似乎已經預見到了之後的路徑(Doge)。

比起現有AI助手,“更像Waymo”

為什麼去年就成立,且此前一直低調行事的Reflection AI,一下在AI界炸出水花?
或許還是因為與公司官宣同時公佈的5.55億美元高估值。
公司身價至此,Misha有3條解釋。
第一,陣容豪華,實力雄厚
Reflection AI擁有“有史以來最強大的RL和LLM系統背後的團隊”,而強化學習和大模型系統,被團隊視為超級智慧的兩個構成本分。
第二,目標明確
不是做很多事情,而是真正做好一件事——專注於構建世界上最好的自主程式設計系統。
第三,產研並行。
正所謂,“超級智慧不能在真空中構建。”
具體來說,Reflection AI要做的事情,「目標是透過能夠自我指導的AI驅動的程式設計Agent,實現超級智慧」。
Misha解釋了為什麼從自主程式設計下手。
因為團隊相信,解決自主程式設計問題將更廣泛地、更快地實現超級智慧。
劃重點:
解決自主程式設計問題
也就是說,該團隊側重於構建具有完全自主性的工具,而不僅僅是充當一種Copilot或助手。
Misha把典型的AI助手比作巡航定速駕駛(cruise control driving)
與之相比,Reflection則更像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Waymo
“這是我們十多年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Misha表示,“我們的團隊開創了RL和LLM。現在是時候將這兩項進步結合起來,構建一個實用的、可以在計算機上執行的超級智慧。”
而公司董事會中的一員、Lightspeed合夥人Raviraj Jain表示,在他看來,Reflection AI的工作並不是為了取代工程師
更多的是讓工程師不再做繁重的工作,而是變得像建築師一樣,工作轉化為監督許許多多的自主Agent。
BTW,Lightspeed在3月4號官宣領投了Anthropic的35億美元融資。

創始成員:一群谷歌&OpenAI前員工

那接下來看看,Reflection AI到底是個怎樣的豪華班底。
官方介紹之:他們是來自DeepMind、OpenAI和其他前沿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在過去十年中發揮了主導作用,構建了一些最強大的AI系統。
成果包括DQN、AlphaGo、AlphaZero、MuZero、PaLM、GPT-4、Gemini系列。
沒有透露具體姓名,但見其作品已足以頂尖。不過在社交網路上,也是看到了部分團隊成員。
兩位創始人——Misha Laskin、Ioannis Antonoglou
Misha Laskin
此前是Google DeepMind研究科學家,致力於開發通用智慧代理,參與了Gemini專案,包括1&1.5,是RLHF、強化學習模型的負責人。
Misha Laskin的谷歌學術論文被引超1萬次。
加入谷歌之前,曾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後研究,擔任過Claire AI創始人;再往前,他博士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理論物理學,本科畢業於耶魯大學。
Ioannis Antonoglou
2012年,Ioannis Antonoglou就加入了DeepMind。
作為DeepMind創始工程師之一,參與了AlphaGo和AlphaZero專案,親眼見證了強化學習的勝利。
他碩士畢業於英國愛丁堡大學,博士畢業於倫敦大學學院人工智慧方向。
截至目前,Ioannis Antonoglou的谷歌學術被引次數超十萬次。
Aakanksha Chowdhery
她谷歌待了7年,是Palm、Gemini等專案的核心作者。
特別提到一點,她還是PaLM的一作。
在加入現在這個公司前,她曾在Meta待過一段時間,參與了LIama 4多模態預訓練的。
Aakanksha碩博畢業於斯坦福,本科在印度理工學院就讀。
截至推文傳送,她的谷歌學術論文被引次數超25000次。
Richie Steigerwald,碩士畢業於加州州立理工大學。
他是谷歌DeepMInd資深工程師,曾在谷歌待了3年,DeepMind待了7年。
XiaoLan You
她本科畢業於杜克大學。
XiaoLan You此前曾在亞馬遜工作了四年,帶領工程師啟用新的多層感知器模型,將廣告無關性降低55%,並創造了6400萬美元的長期利潤。
曾端到端開發ML系統,還是首席工程師,負責評估團隊開發的所有ML 模型。
Thanard Kurutach
本科畢業於MIT,博士畢業於UC伯克利。
加入Reflection AI之前,他曾在Cruise擔任高階應用研究科學家,在谷歌大腦擔任研究院,主打基於分層視覺模型的強化學習。
Risto Vuorio
這位小哥去年才從牛津大學懷特森研實驗室(WhiRL)博士畢業,研究的重點正是強化學習和模仿學習。此前,他本碩在阿爾託大學就讀。
工作經歷方面,他曾在高通、Waymo實習。
目前,Reflection AI仍在招人中,包括資料、應用AI技術人員、產品技術人員等等。
舊金山、紐約、巴黎和倫敦等地均有工作室。

One More Big Thing

啊……講道理,最近兩個月,AI界除了技術卷飛以外,融資進展也一個比一個炸裂。
就在3天前,另一則備受業內矚目的融資訊息也被展現在世人眼前:
Ilya自己創業的SSI公司,估值攀升到300億美元,也就是——2170.47億人民幣。
而且將繼續再融資。
這次,這家讓外界難以辨清廬山真面目的超級獨角獸,有了一點點新訊息放出。
據接近此事的人士透露,Ilya表示自己已不再著眼於“原本那個目標”,而是找到了一個“新的目標”。
這個新目標已初現曙光,前景可觀。
emmm……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狗頭保命,溜了溜了)
參考連結:
[1]https://x.com/MishaLaskin/status/1898048925157728601
[2]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3-07/ex-deepmind-researchers-new-startup-aims-for-superintelligence
[3]https://x.com/ns123abc/status/1898131208820703474
評選報名2025年值得關注的AIGC企業&產品
下一個AI“國產之光”將會是誰?
本次評選結果將於4月中國AIGC產業峰會上公佈,歡迎參與!
一鍵關注 👇 點亮星標
科技前沿進展每日見
一鍵三連「點贊」「轉發」「小心心」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