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企鵝的思考
來源:企鵝的胡思亂想(ID:tywangshuaiqi)
1
進入存量經濟時代
世界需要一個火車頭來帶領。二戰之後,美國經濟可以說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這個火車頭一路從二戰結束開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加上深陷越南戰爭泥潭,美國的經濟火車頭就此熄火。這是一個將近20年的週期。
隨後日本接過接力棒,經濟開始騰飛。直到1985年《廣場協議》簽訂,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時代才畫上句號。
很快,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西歐抓住機會,獲得了巨大的市場和優質的勞動力。歐洲的增長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一直持續到了21世紀初。
中國加入WTO後,開始擔任起全球增量經濟的火車頭角色,並且這個角色一直擔任了20年,幾乎是二戰後最長的一個國家經濟向好週期。
與所有擔任過經濟火車頭的國家一樣,中國經濟也將不可避免地進入存量經濟時代。當下,無論是消費、外貿、基建還是GDP,我們都很難再回到那個高速的時代。
經濟存量中間也會有此消彼長的部分,不論是創業還是投資,我們都要儘量避免“消”的部分,多去關注“長”的部分。
2
流量紅利觸達天花板,
進入流量存量時代
消費網際網路可以歸納為流量經濟。網際網路的一波發展,將使用者從線下搬到了線上;移動網際網路的一波發展,又將使用者從PC端搬到了移動端。
流量是如何構成的?簡單地說,流量等於使用者數乘使用者時長。但從2017年起,中國網際網路使用者數就基本不再增長,2018年短影片出現後,使用者時長出現了增長。中國網際網路平均每日使用時長已經達到312分鐘,但是這兩個變數都很難再增長,所以總流量也不會再增長。
事實上,網際網路就是虛擬的商業地產,網際網路的地就是使用者。用足夠低的價格圈的地足夠便宜且地足夠大,這就是網際網路的核心運營模式。2014年前後,網際網路獲取一個有效活躍使用者的成本是2-3元,但是到2019年,這一成本已經達到100元以上,現在的成本更高。這個就和地產的邏輯是一樣的,地產盈利並不是贏在產品設計或管理模式上,更多是因為拿到的地便宜,所以賺錢就多。
3
資本逐漸邁向再迴圈體系,
進入資本存量時代
2018年之前,中國vc/pe每年募集1萬億元人民幣,但作為vc/pe的主要募資來源,不論是保險、高淨值個人還是家族LP,每年得到的回報只有兩三千億元。這種情況很難持續,因為地主家也不可能一直有餘糧,資本因此進入存量時代。
美國的vc/pe的資金是處於一個再迴圈的體系中的,他們每年募集和推出的資金是差不多的。在增量經濟、資本過剩的時代,一個經濟體、一個行業處於高速發展期,更多的是依賴資本投入和產能擴張,效率改善可能沒那麼重要,大家都在求快和求大。這是資本和產能拉動的結果。
進入存量經濟時代後,企業想要生存、增長,就要更加激烈地爭奪現有的客戶和存量市場,甚至要到競爭對手那裡搶生意,企業之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在這種市場環境下,企業就不能再沿用以前那種規模為王、速度為王的打法,而是要正視自己的內功,提升效率,這樣企業在市場上才會更有競爭力。
4
存量時代,效率為王
以前大家喜歡規模和增長,現在是企業效率問題。存量經濟時代,效率為王。企業經營就像開車,不僅你在開,同行也在開。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大家都比誰開車速度更快,根本不用看油耗多少,只要你開得足夠快,比同行先到達下一個加油站,你就能加滿油繼續往前開。
油是什麼?對企業而言,油就是vc/pe的資本。在增量經濟時代,油多且便宜,大家都在拼速度,都想快點到達下一個加油站,加滿油後繼續領先,甚至還可以把加油站的油都加完,讓其他同行加不到油。
進入存量經濟時代,油變得少且貴。現在開車就不能只比速度,而是要比油耗。同樣一箱油,誰的車油耗低,誰就能開得遠。保持低油耗的同時,儘量比別人開得快,這就要考量你的開車技術和車的效能。
車速與油耗的關係,就相當於企業中增長與效率的關係。
規模與效率更像是用貨車拉貨,增量經濟大家都喜歡大貨車,但是存量經濟,大貨車拉不滿,甚至會虧損,所以可能還不如小麵包車,小麵包車多跑幾趟,反而更容易賺錢。許多企業盲目擴張,盲目擴大銷售網路,搭建大的銷售團隊,看似營收增長,但是利潤卻不見了。
5
用可持續的效率,
創造可衡量的使用者價值
簡單來說,什麼是使用者價值?本質上就是多快好省。關鍵是如何量化多快好省。
淘寶與ebay競爭,淘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可衡量的多,淘寶陳列的商品數量必須達到eBay的10倍,並且要長期保持10倍。這個10倍是可衡量的,它讓消費者產生一種目不暇接、可選擇範圍更大的感覺。所以,淘寶成立第一天就是要以多取勝。
後來京東崛起,主打的是快,也就是依靠物流的快速來取勝。京東最開始制定的是電商購物三日達,後來次日達,最後當天就能到。京東想體現快,並沒有嘴上說,而是有一個可衡量的指標。
說到好,就要提到唯品會。唯品會怎麼保證好呢?它主打大牌特賣,上面的商品都是大品牌,而且質量有保證。它的好不是說唯品會本身好,而是消費者認定的大牌都在上面。
最後說到省,拼多多的9塊9包郵,靠的就是對下沉市場,精準的省,主要是去掉中間商,讓廠商與消費者直接線上交易,利用拼團機制將廠家薄利多銷的意願持續放大,從而產生了更低價的商品。它的省並沒有直接告訴消費者,而是用一個可衡量的指標體現出來。
版權宣告: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