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學區房是你的病房

文/六神磊磊
六年前我講過一句雞湯,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裡的書房,被轉得還挺多。現在發現自己錯了,最好的學區房不是什麼書房,而是病房,孩子讀書都捲到病房裡去了。
最近,各種醫院兒科的“作業區”把人們看呆了,孩子們齊刷刷一邊打吊瓶一邊做作業,這邊靜脈注射,那邊三角函式,猛一看你都搞不清楚到底是作業進了醫院、還是點滴進了教室。這種情景記得只在《射鵰英雄傳》裡見過,郭靖密室療傷,還要一邊背外語:“斯熱確虛,哈虎文缽英……”以前孩子都盼生病,餘華因為裝病,還被割了闌尾;現在誰敢裝病,作業一點不能拉下,還白饒兩瓶點滴。
這一幕太讓人心疼也太荒誕,搞得北京教委趕緊明確,學生患病期間作業一律不作硬性要求,免得大家以為醫院和學校聯合辦學。
要說反思,很多方面都要反思,如果真有學校給發燒的孩子硬性派作業的,那確實要反思;家長也要反思,你孩子到底差不差那一張卷子,郭靖少背一句“哈虎文缽英”會要命,你孩子少做一道三角函式會不會要命,是不是他更需要休息下喘口氣,關注一下心理健康問題。甚至醫院或許也可以反思,不少孩子們打著吊瓶還能做作業,精神勁頭還挺好,那麼到底是不是需要打這麼多的吊瓶、輸這麼的多液。
建議搞個集體反思活動,大人們都來反思一下怎麼就把孩子們捲成這樣了。為了讓反思效果更好,大家不妨都把你們平時吹牛逼拉關係時喝的白酒都換成吊瓶,濃香的葡萄糖,醬香的氯化鈉,打著吊瓶來反思,深入血液,才能觸及靈魂。
其實說白了,家長之所以讓孩子們打著吊瓶做作業,還是因為一個字,怕。你不做卷子,可是怕別人在做;你不捲了,可是怕別人在卷;你生病一週,害怕別人就進步一週;你害怕等自己孩子病好了,就看不見別人孩子的尾燈了,既然大家都超速,我怎麼能按限速開?
孩子的生活,其實就是全體人群生活的投射。我們社會上最大的一種恐慌就是“人人都幹了你怎麼沒有人人都旅遊了你怎麼沒有人人都買貂了你怎麼沒有人人都買房了你怎麼沒有人人都考公了你怎麼沒有人人都在加班你怎麼沒有人人都給領導送禮你怎麼沒有人人都噶了練了葵花寶典你怎麼沒有嘎有句話叫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而變異之後就成了我卷人人人人卷我最後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捲成一個高壓窒息的大卷子俗稱肉蒲團
而孩子,是被控制得最多,而排遣和發洩方式又最少的群體。孩子的命運不掌握在自己手裡,什麼都是大人給佈置的。大家的期待轉移給孩子,大人的夢想轉移給孩子,大人的挫敗和不滿轉移給孩子,宛如一個個命運的吊瓶,高懸在頭頂。而孩子又沒有太多的排解方式和宣洩渠道,他們不能車庫裡坐半小時不回家,不能水庫釣魚,不能狐朋狗友啤酒烤串,不能整夜在直播上看大哥大妹子。所以“卷”這件事在孩子身上體現得最極端、最慘烈。
而那個中國式的拷問“人人都幹了,你怎麼沒有”,一層一層、一圈一圈地傳遞下來,到最後就都集中到了孩子身上,濃縮成了一句拷問:輸液室裡人人都做作業,你憑什麼沒有。
我們真的太缺乏鬆弛感了,太愛在前進的道路上推推搡搡、鳴笛催促,不能讓人歇一口氣。社會是要點鬆弛感的,為什麼李白杜甫之外還要出一個王維,就是要個鬆弛感。家長們也放鬆點,不一定最卷的武功才最好,張無忌練乾坤大挪移第七層,放棄了好多不練,主動不卷,反而對了,避免了走火入魔發瘋。
社會是會生病的,如果學校裡病人很多,醫院裡學習氛圍反倒很濃厚,那一定是病了。到底是誰要打點滴,真的該想一想。
不要過些年,學生們的流行語變成了:我就想開開心心生幾天病。那也太難過了。
——完——
有朋友問上次“帶你買”的MegaRed脈拓磷蝦油和MegaRed 輔酶Q10軟膠囊,因為上次價格很好。
它們都是老牌營養巨頭Schiff在心血管、心臟養護類賣得最好的保健品類。磷蝦油特含的磷脂型Omega3能清理血脂,養護心血管;輔酶Q10則是大名鼎鼎的心臟活力之源,不用多介紹。
有朋友問錯過了雙十一,還有讀者專享折扣吧?現在雙十二預熱補貨,價格還是一樣的美麗,大家可以掃碼提前購。
磷蝦油750mg80粒裝,活動價:414元, 領券下單立減50,相當於到手364元/瓶;買兩件可疊券減120,相當於到手354/瓶,3件則疊券減210,相當於到手344元/瓶;
Q10軟膠囊90粒裝,活動價264元,領券下單立減50,相當於到手214元/瓶;買兩件疊券減120,相當於到手204元/瓶,3件則疊券減195,相當於到手199元/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