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月翻車覆盤:網紅咋樣能多活兩年?

大家好。
這兩天,羊毛月翻車的事兒鬧得沸沸揚揚。
他先是在影片裡說:“什麼武大北大都找不到工作,工作真的很難找嗎?”
“不是說00後要整頓職場嗎?職場都進不去怎麼整頓?”
大學生看了直接破防,羊毛月一天掉粉近百萬。
最新一條影片,他已經換上了經典的道歉黑毛衣套裝了。
但是,道歉並不是結束。
今天,有不少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跟拍影片,曬出自己的畢業證,講:自己是哪哪哪的畢業生,找不到一份好工作,羊毛月,要不然你幫我們解決一下?

來源:抖音 @豬豬藥努力
甚至有人說他是第二個李佳琦,公開指責大家不努力。
在我看來,他這個情況更嚴重,鑑於我去年在騰訊講過類似的案例,有很多人讓我再分析一下,我就給大家展開說說。

傷口撒鹽

首先說,羊毛月最核心的問題:大學生確實不好找工作!他還擱這嘲笑人家!!!
我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一個人腿受傷了正拄著拐,偏偏還碰到了一個臺階,此時面露難色,上不去,下不來。
現在羊毛月路過,不說扶一把,還說:“跳啊,怎麼不跳呢?是不喜歡跳嗎?”
假設這樣腿受傷的人有幾百萬呢?他們聽到會怎麼想?
羊毛月犯的這個錯誤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在於,作為一個在抖音有800多萬粉絲的博主,他對社會氛圍缺乏基本的感知。
有許許多多多人正拄著拐上街,他居然沒有概念。
要知道今年畢業的大學生,面臨三重暴擊疊加,可謂是壓力山大。
第一重是,史上最擁擠的畢業季。
從宏觀資料看,今年的高校畢業生數量是史上最高的一年,預計1179萬,明年繼續升高,高校畢業生預計1222萬。
這個數字是啥概念?
今年全國出生人口估摸900萬左右,今年畢業的大學生比新生兒多了279萬。
大學生的數量,從2000年到今天,增長了12倍。(這淨值曲線要是A股得有多好啊😭)
僧多粥少,大學生的就業環境,可想而知。
第二重暴擊是:教學的變化速度,嚴重跟不上就業環境的變化速度
直播是最近三年出現的,短影片是最近五年出現的,而大學生的教材可能是20年前編寫的,老師是50年前出生的。
有的老師落後到什麼地步?
去年,我去參加某大廠的AI釋出會,當時跟我一起到場的,有幾個某著名傳媒大學的老師。
當時Chatgpt已經問世半年多了,全世界都在如火如荼的研究生成式AI。
然後那個大學老師跟產品負責人提問:現在學生都用AI做作業,我們很苦惱,你們能不能給AI上個鎖,讓它只給老師用,不給學生用?
我:。。。。
有這種想法的老師,你指望他教的東西能幫你找到工作?
第三重暴擊是,生成式AI對初級崗位的擠佔問題。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說目前階段AI影響最嚴重的不是大佬,也不是職場老油條或者中層,而是剛加入職場的小朋友。
為啥呢?小朋友們因為缺乏工作經驗,一開始只能做諸如整理錄音,整合資料,粗剪配字幕,這種基礎的雜活兒。在這個過程中,才能一步步上手,有機會接觸更復雜的工作。
現在好了,整理錄音用飛書妙記,整合資料用秘塔Kimi,粗剪配字幕用剪映,效率和準確性都比人力快十倍
那,大家都庫庫用AI,小朋友用什麼工作來練手呢?總不可能讓小朋友一上手就開飛機吧?
(PS: 推薦大學生好好練習以上各種工具 )
以上三重暴擊疊加,今年大學生就業環境出奇的差。
前兩天我看到有個大學生髮影片吐槽,剛出來工作,當了一年牛馬攢了3700塊,存款還不如大學期間呢。
來源:抖音@墨鏡小龍
其實這一切都是有先兆的。
比如,張雪峰做高考填報輔導已經做了8年,為什麼這兩年突然火起來了?
一個因素就是,大學生找工作不容易呀。
這往前一傳導,高考階段就得琢磨,將來是卷考研還是卷考公;如果都不卷,那就得透過提前選專業,定位工作機會。
所以張雪峰才會推薦說,比起進一個本科的冷門專業,還不如在大專讀個口腔,起碼出來好就業呀。
一切爆火,背後都有時代的縮影。

0分道歉

羊毛月在最新的道歉影片中,雖然換上了經典的黑毛衣皮膚,但並沒有消解大家的怒火。
反思全文如下,我直接上結論:0分。
(上下滑動檢視道歉全文👇)
不僅反思很膚淺,而且沒有任何的行動,補償,讓人很難感受到誠意。
一個好的道歉影片,起碼把這幾點說清楚:
1、當時為什麼做這樣的影片?立意是什麼?把自己錯誤認知的誕生,為什麼對大眾的痛缺乏感知,解釋清楚。
2、看到大家的反映之後,如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要把當時的心理狀態,心路歷程,呈現出來。
3、現在的認知是怎樣的?對什麼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傷害?對自己錯誤的後果,有怎樣的認識?
4、對這次犯的錯誤,有什麼補償方案?(無論是自我懲戒,還是幫助大學生就業,呼籲社會關注這些問題,等等,一定要出血)
5、以後怎麼保證不會犯類似的錯誤(不能僅僅“我保證”),否則大家理解你就是動動嘴,我錯了,下次還犯。
比如說,羊毛月可以拿著一份二本簡歷,去100個人才市場找工作。去深刻體驗三個月大學生被反覆拒絕的痛苦,把過程全程拍出來,增加社會對大學生群體的關注等等,這三個月就做這一件事。
但他沒有,第一波回應沒做好,後面做啥都來不及了。
從危機公關的角度來看,羊毛月已經過了“搶救期”,進入了“全量攻擊”階段。
“全量攻擊”,就是對任何網紅也好,企業也好。
任何一次公關危機,你沒在6小時內處理好。或者在第一次回應時,沒有剎住輿論,這個事件就會像在你身上紮了一刀一樣,帶出你過去幹的所有偷雞摸狗的壞事兒。
就拿羊毛月來說,過去根本沒人關注他是哪兒人,在哪個學校上學,廣告報價多少,和誰談過戀愛,曾經跪舔過誰。
但自從他翻車上熱搜之後,這些事全被翻出來了。
比如他一條廣告35萬,就成了直接罪狀:“一個大學生畢業三年才能賺這麼多錢”;
再比如,有人開始扒他過去疑似和貓一杯談過戀愛:“一個被窩睡不出兩種人”;
他天天掛著北大的名號,有人就說:“你明明是中傳本北大碩,怎麼老硬蹭北大?”;
他研究生是北大的,也被人扒出來是:“享受了教育紅利”
再有,他之前是拍“萬柳書院”少爺火的,有人就把他拉進了“老奴少爺”的話題:“怎麼那麼舔有錢人啊?”
你們注意到沒有,這些事兒發生的時間,至少都是他半年以前的事情了。
他上中學是10年前,大學畢業是4年前,拍萬柳書院是1年前,為什麼一切都被翻出來了?
因為負面一旦發酵,你身上的所有的細節,都會成為選題。
你以前每天蹭熱點,結果一齣事,你就成了別人蹭的熱點。
大家都開始從你身上扒拉選題,拿著放大鏡看你身上的每個毛孔。
營銷號跟進、財經媒體也開始算小賬。
營銷號第一輪:“我的天吶還有人不知道羊毛月啥啥啥嗎”
大學生開始跟拍:“我就是你嘴裡的那種人。”
財經媒體深挖:“羊毛月註冊了多少家公司?資本多少?跟誰有合作?”
天眼查:把樹狀圖給你畫出來。
輿論一旦發酵,就沒法控制了,過去的所作所為,都是炸藥包。
這種風波,回應時間點特別關鍵,黃金時間就六個小時。
你必須在它發酵之前,迅速做出得體的回應,趁著鍋沸騰之前,把冷水澆上去。不然鍋裡的湯一旦溢位來,就沒法收場了。
我這兩天接觸不少同行,他們看到羊毛月很害怕,日思夜想,怎麼避免犯羊毛月那些錯誤。
其實,網紅這個行業還沒完全成熟,根本沒人來提供一套生存指南。一個人犯了錯誤,沒人給出明確的解決方案,他只能自己去面對,去摸索,怎麼化解。
這也是網紅易朽的關鍵原因。

網紅不願意演,是最大的風險

沒有好的處理方案,網紅和普通人生活方式的脫離,註定他們面臨巨大的翻車風險。
羊毛月在抖音有800多萬粉絲(掉粉前),這個級別的網紅,肯定已經脫離了普通人的生活狀態了。
其實,網紅只要有個百萬粉絲,肯定有自己的工作室了,收入也會上一個臺階,尤其是抖音網紅,變現天花板是非常高的。
換句話說,他們根本不是拿工資過日子的普通人,更像是小老闆,小明星了。
日子久了,他們思考問題的角度,有時難免就會脫離普通人的視角。
比如之前李佳琦生氣,說“國產品牌很難的”
他在那一刻,把自己代入了“國產美妝品牌”的視角。
很可能,他天天都是和國產美妝品牌的老闆一起吃飯,看過他們的供應鏈,瞭解他們的毛利率,覺得他們確實不容易。
所以他那一刻可能確實是覺得,我焯,那些國際大牌貼個標就能賣上百,國產品牌買一送二你們還嫌貴,是不是對國產品牌太苛刻了???
但是他忘了,站在消費者角度考慮問題。
消費者不對國產品牌的死活負責,他的粉絲裡有些人,哪怕79買一送二也嫌貴的。
覺得貴也不是粉絲的錯誤,更不該用努不努力去說。有可能人家先天家裡條件不好呢?有可能人家沒機會上大學呢?
這次事件中, 羊毛月比李佳琦糟糕的一個地方在於,李佳琦起碼給自己的使用者提供了專業的美妝知識,還砍下了價格。
但羊毛月是一個純粹的娛樂博主,他有今天,就是靠討使用者喜歡。
You only had one job!!!!
所以為啥,走大眾路線的網紅,做的再大,也不表現出自己很有錢,或者總是透過一種讓大家調侃的方式,間接展現自己的財富。
比如最近很火的潘宏,他每期都開豪車,但每次都是租的,看似炫富,但每期都從車上爬下來,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展現自己有多有錢。

來源:抖音 @潘宏愛玩狗
白冰也是,開場雖然是豪車,但是吃相狼吞虎嚥,一點都不給人距離感。

來源:抖音@白冰
這也是一種技巧,一種網紅和粉絲心照不宣的默契。你有錢可以,但你不能端著,咱崩過去的唾沫星子,你得接著。
一旦讓觀眾覺得你端著了,離我們遠了,是“208萬”的人了,就離完犢子不遠了。
想想就連雷軍那種百億身家的大老闆,都在評論區嗯嗯啊啊,主動哈腰,給車主開車門,網紅又有啥演不下去的呢?

來源:抖音@王騰Thomas

帶貨也是網紅陣亡的重災區

當然,除了羊毛月和李佳琦這種“缺乏和大眾共情”的翻車,這兩年還有一類翻車是,產品質量問題。
產品質量問題的嚴重程度,首先得看啥產品。
比如你賣個手機,螢幕不亮了或者有壞點,大家退換了也就能接受,這種事兒一般不會引發太大的輿論危機。
容易出問題的是:老人、小孩、大健康、食品。
老人、小孩、大健康,這三個領域,都是高利潤行業。一旦翻車,輿論反映也最激烈,可能會被指責為“謀財害命”,一翻車,非死即傷,風險是致命的。
網紅如果要碰,必須背靠大品牌,讓大公司和你一起承擔售後風險。
食品,在我看來,其實是一個隱性風險很高的行業,是個低毛利高風險的賽道。
很多人覺得,賣食品好像沒什麼風險,價格便宜,大家試試也沒什麼大不了,用K總的話說,“不好吃就當被騙了”。
但我覺得賣食品的風險比賣椅子要大得多。
我賣人體工學椅,床墊,哪怕出問題,最多就把你屁股硌一下,我願意承擔一切後果。
但食品的風險上不封頂,下單人數還多,一旦出問題,輿論反應會非常大。畢竟食品安全是咱老中心中的痛,PTSD了屬於是。
而且帶貨的食品如何保證不出問題呢?複雜配料的食品,原材料不好溯源,生產環節不好監控,送檢樣品是不是真的樣品?綜合起來很難控制。
除非和大品牌合作,一起分攤風險,或者找配料表相對簡單的食品。
說到這,我覺得老羅是最聰明的,他帶的多是電子產品。如果出了問題,假一賠三,大家都能滿意。
所以說,帶貨的品牌大小,差別還是挺大的。這也是為什麼聰明的網紅,會選擇那些背後有大公司支援的品牌,不會帶白牌。

網紅的試金石,B站

這裡尤其說一下,雖然咱經常調侃阿B這個那個的,但實話說,B站真的是對網紅要求最嚴格的平臺。
一個側證是:B站網紅去其他平臺,很少翻車,但其他平臺的網紅在B站,很容易翻車。
因為B站使用者不僅要求網紅有娛樂性,還要求你具備真實性、專業性。
什麼是真實性?
你看B站上口碑好的有哪些?冬泳怪鴿,稚暉君,奧德蕉,雷軍
這些人比起網紅, 更像是堅持了自己的一份事業,一種熱愛,然後順道發發影片。或者說,他們不把影片拍攝作為主業,依舊過著自己的生活。
除了娛樂大家之外,在B站要出名,還得能保持鏡頭內外的一致性。意思就是,影片裡是什麼樣的人,你私下也得是什麼樣的人。
比如冬泳怪鴿,不管有沒有鏡頭他都要冬泳。還有稚暉君,不管有沒有B站賬號他都要做機器人。奧德蕉,不管有沒有人看,都要拉香蕉。
何同學為啥老被討論?
我個人其實很喜歡何同學。我覺得,何同學如果不是在B站起家,而是在任何一個其它平臺起家,都不會有這麼大的困擾。
B站的一個獨特文化:任何博主的影響力,都得和你在這個領域內的專業水平匹配。
我之前看何同學和老蔣一期採訪,何同學認為,自己和手工耿是一個賽道的,是用新奇特裝置娛樂觀眾的內容創作者。
來源:抖音 @老蔣巨靠譜
但是,手工耿平時生活在河北農村,拍攝場地也很簡陋,給人一種“低成本”的感覺,觀眾覺得他更多的是在農村玩DIY,對他的要求也沒那麼高。
相比之下,何同學的特效和拍攝手法總是很酷炫,時不時和蘋果和庫克合作,給人感覺就是高大上,觀眾自然覺得你應該有非常吊炸天的技術能力。
其實,何同學的技術已經比一般人強太多了。
但他真正的長板是畫面構圖,剪輯,文案,情緒,他的很多技術裝置,都是為了做影片時,製造節目效果的。
然而,因為他在科技區,粉絲又最多,自然面臨更多的審視。每期他的裝置出現之後,就會有機電、程式設計這些硬核技術領域的專業人士質疑:你這個也沒有多厲害啊???
假如今天,出現了一個科技區的博主,不知道什麼原因,在B站幹上了2000萬粉絲,那他一定會面臨更鋪天蓋地的質疑:
何同學1200萬粉,影視颶風1000萬粉,你憑什麼2000萬粉絲??你有Tim和何同學牛逼嗎?你有多大社會貢獻嗎???
在其它平臺,你很少見到這樣的現象。
任何一個其它平臺,百萬千萬粉,各路牛鬼蛇神都有。有的你壓根看不懂,也不知道是幹啥的,一看上千萬粉絲,這都很常見。
在其它平臺,粉絲本來就是一群人喜好的投射,你喜歡羅永浩,我喜歡董宇輝,這很正常,沒有必要比來比去。
但是在B站,粉絲數還代表了行業地位,社會責任,所以B站的網紅,時刻面臨很大的審視壓力。
B站的網紅面臨嚴格的審視,其實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如履薄冰,但也會更謹慎,心裡那根弦兒時刻繃得緊緊的。
比如,前不久,影視颶風遇到了一個手機攝像頭眩光的事兒。
當時影視颶風,發了一期vivo X200 Pro的測評,之後這個手機被爆出來,攝像頭存在炫光問題。他迅速做了一期影片回應。
在那個回應影片中,Tim不僅承認了vivo X200 Pro存在的炫光問題,產生的場景和時機,還給大家普及了這個問題的成因和原理,提出了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他詳細還原了自己當時測評這款手機的整個流程,重現了拍攝場景,以及機械臂的操作方式,給大家展示了所有的樣片,直面了他們測評流程的不嚴謹,討論了問題是怎麼出現的,當時為什麼沒測出來,並且承諾瞭如何改正這個問題,以後如何加入第三方視角和觀眾的審查,避免再發生類似的情況。
全程Tim表情嚴肅,一看就是一晚沒睡的樣子,而且沒有任何BGM
(上下滑動檢視Tim部分回應內容👇)
當時看完就覺得,我靠,能把危機公關做到這個地步,Tim太牛逼了。
所以對網紅來說,B站是一把雙刃劍+試金石(畢竟B友是攻擊力最強的)
不光要看作品,還要求有你足夠的責任感和誠意,如果出現問題,對你回應的誠意要求也很高。
這就像每天揹負著50公斤的公關訓練沙袋行走,常年揹著這樣的沙袋,有助於延長網紅的生命週期,不見得是一件壞事。
(對你喜歡的B站Up主好一點吧😭他們真的很不容易)
PS:去年給騰訊做公關培訓的時候,給大家在這裡分享過部分內容,現在來看,去年說的很多問題,今年還是有人犯啊,做公關的,值得再看一遍:《我在阿里達摩院的分享(乾貨預警)》
PSP:貓一杯被封,彷彿還在昨天,之前我也分析過,可以看看👉🏻貓一杯被封,4000萬粉絲灰飛煙滅

作者:梓泉

助手:菁菁 林林
審閱:小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