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DeepSeek做起鄰居

風水寶
作者 I 王露
報道 I 投資界PEdaily
“春節回來,諮詢融科的客戶多了很多很多。”
DeepSeek爆紅後,其研發團隊所在的北京融科資訊中心也意外火了起來。投資界獲悉,DeepSeek北京辦公室還將迎來一位新鄰居——此前華為租下數千平方米麵積,正在裝修。
早在2023年初,DeepSeek就在北京選址,看了臨近清華北大的中關村頂級寫字樓,最終選擇位於海淀區的融科資訊中心作為北京辦公室。
這一片區域,歷來是科技公司的“風水寶地”——不但聚集蘋果、微軟、AMD、英偉達等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也雲集著一眾國內科技創業公司,周邊遍佈高校和科研院所,誕生了無數創新創業的傳奇。
華為新辦公室
與DeepSeek做起了鄰居
華為北京最新辦公室正在裝修。
北京住建委官網顯示,華為黃大年茶思屋北京辦公室位於融科資訊中心的辦公室,在2024年6月份獲得裝修許可。
黃大年是國寶級科學家,著名地球物理學家,為我國“巡天探地潛海”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為紀念他,任正非打造了黃大年茶思屋,期望建成一個世界級學術交流平臺,吸引全球人才。
至此,華為和DeepSeek在北京成為鄰居。
資料顯示,融科資訊中心坐落在北京海淀區中關村核心區域,北鄰北四環西路,南鄰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由三棟大廈組成,其母公司聯想控股是中國科學院最早孵化的科技企業之一。在北京,這是與國貿中心、嘉裡中心齊名的頂級寫字樓,出租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
2023年初,DeepSeek開始在北京找尋新辦公室,為拓展研發團隊做準備。早期團隊曾在中關村區域的網際網路金融中心WeWork過渡,這裡靠近清華北大中國科學院等頂級院校,人才對他們來說是最重要的。最終,DeepSeek的辦公室敲定在融科資訊中心C座5層。
隨著DeepSeek爆火,創投圈紛紛惋惜為何集體踏空,實際上不少投資機構都曾與DeepSeek接觸過,“只是投不進去”。
BV百度風投與DeepSeek同在一棟樓。BV百度風投CEO高雪坦言,“在DeepSeek2024年5月入駐融科資訊中心的第一時間,我們便拜訪其相關負責人,並保持友好互動。但因為幻方的大模型業務沒有拆分獨立融資計劃,所以和其他VC一樣,目前沒能有幸成為DeepSeek的投資人。”
樓上還有另一家知名機構襄禾資本,曾在2023年參與月之暗面的A輪融資,而月之暗面的辦公室距離也不過兩公里。技術更迭,錢的流動,不過在這幾棟樓裡。
如今外界踏破了門檻。據悉,融科資訊中心的保安高峰期每天要攔阻超過30位企圖登門的拜訪者,樓下的透明水牌則成了小紅書上的網紅打卡點。 
接下來,還有更多科技公司計劃將辦公室搬到這裡,據一位地產中介透露不少企業特意諮詢這棟樓,不止一波人前來考察,大家看重這裡的科創氛圍。
蘋果、谷歌、微軟、英偉達
都在這棟樓
回過頭來看,梁文鋒將DeepSeek的研發部門放在北京,或許並不意外。
事實上,DeepSeek的鄰居還有蘋果、微軟和英偉達。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在一棟寫字樓裡,在世界範圍內都是獨一無二的風景。
具體來說,谷歌的辦公室在英偉達和華為的樓下;微軟來得晚一些,辦公室在2019年開業。僅這幾家公司,市值就超過了12萬億美元。
原本是競爭對手的晶片行業巨頭,卻在這裡每天低頭不見抬頭見。新思科技、博通、AMD、三星半導體、英特爾、臺積電、ARM、德州儀器……從晶片設計、製造到應用,每家公司單拎出來都是巨無霸級別。
英特爾和AMD——這對爭了半個世紀的“冤家”,都是融科資訊中心的第一批客戶,在此辦公約20年。這裡見證過英特爾的輝煌和落寞,也目睹了AMD的逆襲和崛起。
當中,也少不了中國本土企業的身影。除了DeepSeek與華為,融科資訊中心還有一大批國內領先的科技公司,比如蔚來、千尋位置、元戎啟行、中科高通量、中軟國際、瀾起科技等……
這裡還走出了不少百億級獨角獸。去年8月,千尋位置宣佈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投資方有北京資訊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北京市東城區科技創新產業投資基金、上海數宇鼎元投資基金和青島中和星耀創業投資基金。此次融資後,千尋位置整體估值已超過160億元人民幣。
無獨有偶。去年年底,元戎啟行宣佈完成1億美元C1輪戰略融資,由長城汽車獨家投資。早在2021年9月完成B輪3億美元融資後,公司以超過10億美元的估值,躋身自動駕駛獨角獸的陣營。儘管元戎啟行創立於深圳,卻與DeepSeek一樣,選擇在北京中關村開設辦公室。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對投資界透露,DeepSeek在北京中關村,幾乎是必然選擇。在他的觀察裡,“這裡有梁文鋒需要的中國最聰明的人才,也有最適合頂尖人才的環境。”
以融科資訊中心為座標,這曾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機所舊址,周邊聚集了清華、北大、中國科學院等41所高等院校,206家研究所,6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7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8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8家大學科技園,34家留學人員創業園。
“清華演算法工程專業每年就畢業一百來人。當他們從中關村的高校畢業,導師的實驗室就在樓下,同專業的師兄妹們在隔壁公司上班,選擇在這裡工作的機率更高。”某入駐企業告訴投資界,之所以將辦公地點從望京搬過來,就是為了搶自動駕駛演算法類頂級人才——他們更願意待在中關村。
相較晚上10點仍燈火通明的網際網路大廠,這裡卻有些另類,大多數公司幾乎不打卡,不堆人海戰術,最低人均辦公面積是15平方米,少見熬夜加班。相反,不要懷疑遠見卓識的人想要改變世界的自驅力和決心,因為世界正是被這樣的人所改變。
樓下929棵喬木是北京四環內寫字樓少有的園林景觀,而吸菸區的菸灰缸化身網紅投票箱,從A股大盤、馬斯克的效率部到哪吒能否衝擊全球票房前10,無不讓這些頂級人才既感受到市場脈動,又有潛心研究的空間。
這一幕,正如李彥宏談到DeepSeek,“創新是無法計劃的,你無法知道創新何時何地會出現,你所能做的就是營造一個有利於創新的環境。”
海淀,中國AI隱秘高地
由此望去,北京海淀正在成為全國人工智慧的高地。
如果以中國科學院所在的中關村南路為圓心、兩公里為半徑畫一個圓,大模型六小虎中的月之暗面、零一萬物、百川智慧、智譜AI均在這裡成長起來,幾乎彙集了全國估值最高的AI獨角獸公司。
我們將鏡頭拉遠,海淀區現有人工智慧企業1300餘家,已有15家人工智慧領域獨角獸,全國佔比超26%;備案大模型74款,佔比北京市的70%以上;而區域AI產品訪問量全國佔比預計超過60%,人工智慧領域研究專家超過1.23萬人。
可以說,在人工智慧企業數量、資料要素資源、產業鏈和算力建設等方面,海淀區走在北京乃至全國前列。那麼,為何是海淀?
往前追溯,海淀誕生了聯想、清華紫光、金山軟體、軟通等初代IT公司,第一批吃到網際網路紅利的公司百度、新浪、搜狐在此閃耀,五道口附近的華清嘉園,走出了張一鳴、王興、宿華等一眾大佬。
“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東,二十一世紀看中關村。”這句順口溜詮釋了海淀的發展印記。從網際網路時代生長積澱的企業生態,以及多年形成的政策引導和管理經驗,決定了無論在什麼產業時代,都能看到海淀的身影。
進入AI大模型時代,海淀依然是主戰場。
“一流創新能力需要一流大學支撐。”不難看到,這一波AI創業者均是名校出身——正所謂“北清華,南交大”,我們熟知的月之暗面楊植麟、智譜AI唐傑、光年之外王慧文、面壁智慧曾國洋等創業者均出自清華系。
而海淀擁有以清華、北大為代表的37所高校、96家科研院所以及3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其中有21家高校獲批人工智慧本科專業,北京市超過八成以上的人工智慧學者紮根於此。
背後也離不開前瞻性佈局。早在2019年,海淀區釋出《關於加快中關村科學城人工智慧創新引領發展的十五條措施》。同年,海淀區人工智慧產業叢集入選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叢集。
這裡還透過科創基金為人工智慧發展提供活水,設立兩期總規模100億元的科技成長基金,打造“母基金+成長期直投基金”的投資矩陣,持續加大人工智慧領域專案投資供給。
2024年,海淀區釋出《中關村科學城人工智慧全景賦能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率先在全國建成首個人工智慧創新街區、首個人工智慧應用加速器,將中關村科學城打造成人工智慧全景賦能第一城。
同時,海淀區定下了目標:力爭到2026年,產出100個標杆行業模型產品,湧現100個示範引領典型案例,形成千家企業千億叢集,引領帶動萬億經濟發展新局面。
江湖路遠,征途漫漫。我們期待著更多DeepSeek的誕生,期待造就屬於中國的波瀾壯闊的AI時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