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吃了個瓜,關於恒大系造假

文 | 林一五
週末在某個群裡看到一則不算新的訊息,順便吃了個瓜。這則訊息是《經濟觀察報》4月20日發出來的。但我搜了一下,3月份彭博社好像就收到風聲了。而在《經濟觀察報》等報紙發訊息前一週,網路上還冒出了一篇名為是誰把普華永道帶入恒大這個火坑的?的匿名舉報信,把整件事推向了高潮。
似乎普華永道的恒大醜聞背後,還夾雜著激烈的宮鬥戲碼。
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公開信的內容。匿名舉報人自稱來自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普華永道的內部,他們把矛頭直指普華永道的前亞太區主席、首席合夥人和執行長。注意這三個職位指的都是同一個人。

舉報信說普華永道內部圍繞著這位主席,有一個不到10人的小團體,還有綽號,叫“兩億俱樂部”,意思是這幾個人每年要從普華永道分走兩個億。


然後這個小團體用審計質量管理系統在普華永道內部搞政治鬥爭。普華永道的中國分部是普華、永道、

安達信

三家合併來的,“兩億俱樂部”是安達信系的,他們透過控制審計質量管理崗的相關職位,打壓別的派系的合夥人,比如撤職、退休前降待遇等等。


因為忙於搞辦公室政治,普華永道中國區工作不行,所以“兩億元俱樂部”就收買普華永道美國區的相關合夥人,讓這些人在美國總部誇中國區工作質量高。舉報人這裡寫得非常有內涵,說“兩億元俱樂部”濫用正確的理由給自己搞錢打掩護,要為“中美資本市場不信任”負責。

很有意思的是緊接著舉報信又指責普華永道洩露了澳大利亞政府機密,說也是這位前主席的責任。


我查了下,澳大利亞事件指的是2022年曝光的“普華永道稅務醜聞”,說的是普華永道藉著向澳大利亞政府提供服務的機會,把一些關於稅法修正的保密資訊暗中透露給谷歌等希望規避這些法律的公司。


舉報信還暗示“兩億元俱樂部”為許老闆偷稅漏稅逃稅以及非法轉移資產等提供了服務。普華永道在其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這個事情目前還沒有實錘訊息,不過舉報信這裡顯示的原理,跟我們之前在《不要小瞧金融法律精英啊,魂淡!

》裡講的是一樣的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移步那邊。


根據上面那篇彭博社的報道,除了澳大利亞稅務醜聞之外,近年來普華永道還因為給Babcock International Group的審計做的有問題,被英國有關部門罰了560萬英鎊。而在中國方面,在普華永道之前最近也處罰過其他的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比如同為四大之一的德勤因為給華融的審計有問題,被財政部罰了2.12億人民幣,北京辦公室停業三個月。


這次普華永道這個瓜為什麼有意思呢?因為它在各個位面上都可以稱得上是資訊量十足。

首先是

企業腐敗

,舉報信揭發了很多“兩億元俱樂部”的行為,包括中飽私囊、派系傾軋、奢侈浪費什麼的。其實這兩年我聽到的業內跨國公司亞太區一把手搞腐敗被拿下的訊息,也不是一起兩起了。很多時候最後還是私了了事,高管自己離職,兩邊都保名聲。像普華永道這次陣仗搞得這麼大的,還是挺少見的。


其次就是金融法律等相關服務機構在協助腐敗和轉移資產等方面的作用,我們在《不要小瞧金融法律精英啊,魂淡!》裡寫過的內容,這次事件算是一次間接性的證據,又可以豐富我們的原理性介紹了。
再次是可能會牽扯上的國家層面的博弈,這兩年坊間流傳國內一些企業會停止使用四大的訊息,澳大利亞稅務醜聞說明了會計師事務所完全可能為了一己私利洩露客戶秘密,而情報機構透過會計審計搞材料更是公認的事實。保護國家秘密的需求、會計師利用這層需求搞錢的操作、情報機構獲取他國國家秘密的行動,構成了一組非常複雜的生態結構。
舉報信所提到的這方面的內容,是最有可能藏著更多潛水深流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