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Unsplash
根據金融時報報道,近幾個月來,普華永道中國因恒大集團被處罰後,數十名中國合夥人因此離職。
普華永道中國大陸實體於去年 12 月和今年 1 月向財政部註冊會計師資料庫披露,有 66 人“不再是合夥人”,但目前尚不清楚他們是否已離開該公司。無論合夥人加入還是退出合夥企業,都會進行披露。
另一份登記冊顯示,截至週二,普華永道中國共有 277 名註冊股權合夥人,其中包括 65 名離職合夥人,這意味著股權合夥人人數減少了 20% 以上。
普華永道中國合夥人人數的減少是五年來最大幅度的。此前,有關部門於 9 月份對普華永道實施了六個月的禁入令,並因在對恒大地產的審計中“隱瞞甚至縱容”欺詐行為處以 6000 多萬美元的罰款。
此次披露凸顯了普華永道在應對監管審查餘波時所遭受的損失。普華永道的裁員幅度遠遠高於其四大競爭對手德勤、安永和畢馬威,這三家公司去年的合夥人離職人數均為個位數。
披露資訊顯示,截至 2023 年 9 月,即禁令實施的前一年,普華永道中國在內地和香港共有 1,048 名合夥人,包括股權合夥人和非股權合夥人。
“過去幾個月,普華永道中國一直在調整業務,”該公司發言人表示。“在這一過程中,一些合夥人已經從公司退休。”
不再擔任合夥人的人員包括普華永道亞太區及中國區前主席趙柏基、普華永道中國區前財務總監崔建軍、駐北京負責國有企業客戶的合夥人陳建軍以及曾任普華永道華北區審計部門主管的陳伯強。
普華永道中國廣州分公司因恒大罰款而被迫解散,其數名合夥人也不再擔任原職務。
中國法規實際上禁止國有企業和內地上市公司聘用過去三個會計年度中受過罰款的審計師。
香港城市大學會計學教授表示,對受影響合夥人的客戶群進行分析後發現,普華永道已經失去了國有企業和金融業客戶。“沒有客戶,許多人就無法再保住合夥人的職位了。”
據競爭對手的公開資訊顯示,普華永道的幾位前合夥人在其客戶更換審計師後加入了安永和 RSM 等競爭對手。
據金融時報 7 月報道,普華永道中國在 2024 年上半年損失了來自內地上市客戶的約三分之二會計收入。該公司一直在努力留住剩餘的客戶群,其中包括私營公司和阿里巴巴和騰訊等香港上市集團。
罰款以及針對普華永道的訴訟(其中包括恒大清算人提起的訴訟)使普華永道蒙受了巨大損失。
去年,普華永道空降英國高階合夥人赫米奧尼·哈德森(Hemione Hudson),負責其中國業務。
參考資料
[1] 普華永道因中國審計禁令裁掉 66 名合夥人,https://www.ft.com/content/e42b4266-c1ae-44a6-9614-71239e00126a
歡迎掃碼加群參與討論

———END——–
極思 TopMinds 相信認知能夠跨越階層,
致力於為年輕人提供高質量的科技、資本和商業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