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軟體的盡頭,「或許」是一個能聽懂人話的AI助理

打工人有三座大山:彙報壓力、無盡加班、精神內耗。
每逢年中年終兩個節點,堪稱職場人的「渡劫時刻」。部門緊盯業績數字,老闆死摳成果細節,每場彙報都是一場硬仗,字字句句都得掂量利弊,沒有得力的工具輔助,更是勝算渺茫。
作為一名編輯,我深度體驗過不少 AI 工具,可惜大多是雷聲大,雨點小。直到最近在 WAIC 逛展期間,我在 WPS 展區體驗到了最新發布的 WPS 靈犀原生 Office 辦公智慧體,才真正感受到 AI 辦公的另一種體驗。
從功能覆蓋面來看,它是個全能選手——能寫文案、做 PPT、讀文件、查資料,還能生成影像、分析資料,幾乎囊括了日常辦公的所有場景,在我接觸過的 AI 工具中,這是少數真正能夠理解任務需求、「眼裡有活」的 AI 助理。
那些曾經一個人獨自承受的工作壓力,現在終於有了靠譜的「AI 同事」幫忙分擔。
告別手搓文件的日子,這個 AI 助理真「眼裡有活」
就拿做 PPT 這事來說吧,比如要做李白《蜀道難》的教學課件——這種任務,相信很多老師都有類似體驗:對著空白頁面發呆半小時,然後陷入無盡的「搜尋-複製-貼上-排版」迴圈,一晚上下來,人困馬乏。
現在有了 WPS 靈犀,畫風突變,點開「深度思考」、開啟「聯網搜尋」,根據需要選擇頁數、面向人群,哐哐一頓輸出,結構完整的大綱就出來了——詩歌創作背景、藝術賞析,課堂互動該有的環節一個不少。這也是邊聊邊改的魅力所在,每一次對話都能讓這份 PPT 更貼近你的想法。
上下滑動檢視更多內容
有個小細節要注意,和市面上一些主打「一鍵生成 PPT」的 AI 工具不同,WPS 靈犀的路子是先出大綱,再出排版。而大綱的梳理與微調正是考驗 AI 智商的時刻。
我突發奇想,希望 PPT 大綱增加更多真題測試,用於課堂互動。換以前,這意味著我得手動新建頁面、找真題素材、調整佈局、配文字說明……光想想就累。
上下滑動檢視更多內容
但現在,我只需要在對話方塊裡輸入想法,WPS 靈犀能立馬調整大綱結構,還貼心地給出具體內容建議。偶爾 AI 理解偏了?沒關係,再聊兩句就糾正過來了,這種自然對話式的創作體驗,源自於業界首創兼顧「文件創作」與「AI 助理」的同屏協同形態,讓做 PPT 像聊天一樣輕鬆。
海量模板的預覽也在右側一字排開,簡約風、中國風、可愛卡通,各種風格任君挑選。畢竟,沒有人比你更瞭解你的學生喜歡什麼風格。
3 分鐘不到,一份 28 頁的精美課件就誕生了。從獨自熬夜做 PPT到和 AI 助理聊著天就把 PPT 做好了,這或許就是 AI 時代的創作新體驗。
即便隨意切換模板,文字和圖片依然不會亂成一鍋粥,看似輕而易舉,實則技術含量頗高。據瞭解,WPS AI 採用「原子化操作」技術,能夠智慧識別修改邊界,精準鎖定內容範圍。
這背後體現的正是金山辦公作為老牌辦公軟體廠商的多年積澱——需要對 PPTX 檔案格式進行深度解析,每個元素怎麼定位、怎麼關聯、怎麼呼叫,都得摸得門清。
正因如此,WPS 靈犀在實際使用中才能解決那些「只有做過 PPT 才懂」的痛點。讓我印象很深的是,在 WAIC 釋出會上,PPT 設計師馮注龍也分享了他使用 WPS 靈犀做 PPT 的經歷。

他提到,最痛苦的往往是最後調細節的時候——既要改內容,又要調佈局,耗神又耗時,非常折磨。但在 WPS 靈犀的幫助下,原本最容易讓人崩潰的「左右腦互搏」階段得以有效化解,讓他能夠將更多精力集中在內容表達本身。
除了 PPT,WPS 靈犀在寫作上也相當能打。
「幫我寫一篇調研報告,關於請分析 Labubu 背後的營銷策略」——要是以前,這種選題能讓不少打工人掉一地頭髮。先得滿世界找資料,各種平臺挨個刷,然後分析使用者畫像、整理營銷節點、對比競品策略……
等真正開始寫的時候,已經晚上十點了,腦子一片漿糊。
而現在輸入我的想法,WPS 靈犀就能調動聯網搜尋,把各類資訊源整理成思路清晰的邏輯框架。最讓我驚喜的是它的資訊整合能力——不是簡單的堆砌資料,而是真的在幫你梳理邏輯:從 IP 形象分析到粉絲社群運營,從限量營銷到情緒價值,讓人直呼內行。
除了中文版本,我也想讓它給我一份英文版本。它二話不說就開始輸出,沒有太多的機翻感,表達也相當地道。雖然最後還會習慣性潤色一下,但這個底子已經相當不錯了。
正好趕上蘋果入局可摺疊屏手機的傳聞滿天飛,於是我讓它寫份「中國摺疊屏手機市場商業計劃書」,7160 字的初稿很快就出來了。密密麻麻但邏輯清晰,從市場規模到商業模式,面面俱到。
但我還是希望使用者畫像能再具體些,它又立馬補充了一段相當細緻的使用者分層分析:年齡分佈、職業、地域等等。整個過程的互動設計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真的可以像跟同事討論一樣,一輪輪最佳化。
最近廣東基孔肯雅熱蔓延速度很快,公司需要釋出防蚊通知。有了 WPS 靈犀,同事也再也不用花個把小時上網搜目前情況最新資料、查防護指南,然後琢磨措辭。
使用 AI 文書功能,選擇「建立通知」,它基於聯網搜尋很快就調出了最新疫情資料、防護建議、注意事項,不到 1 分鐘的時間,一份既專業又不失溫度的通知就搞定了。
開頭是疫情概況,中間是具體防護措施,結尾是溫暖的關懷提醒——邏輯清晰,語氣得當,這些實實在在的細節,比任何宏大敘事都更有說服力。
開啟 AI 搜尋的正確開啟方式,讓每份文件都能「隨叫隨到」
如果說上面的功能是幫你生產內容,那下面這些功能就是幫你「消化知識」。說實話,這部分功能看著不起眼,但打工人都知道這裡面的門道有多深。
每個打工人的 WPS 賬號裡藏著海量的檔案,但想要迅速地找到這些文件猶如大海撈針。而這個 AI 搜尋引擎,確實 get 到了痛點:理解自然語義,定位關鍵資訊。
我們不用記住檔名,甚至不用記住準確的關鍵詞,只需直白地輸入問題,系統不僅能找到相關文件,還能直接定位到答案所在段落,實現精準跳轉,極大提升檢索效率。目前,網頁端已上線這項功能,而桌面客戶端也即將更新上線。
此外,WPS 靈犀內建的 AI 搜尋功能不僅能搜本地檔案,還能搜尋網上的即時資訊。
它對資訊時效性的把握相當精準——哪些是最新動態,哪些是背景資料,分得清清楚楚,能夠有效避免你錯過重要的行業大新聞。
上下滑動檢視更多內容
不只是個人使用者受益。對企業來說,WPS 新上線的知識庫功能解決了一個老大難問題——知識管理。過去,企業的知識資產散落在各個部門的資料夾裡,現在,這些碎片化的文件可以被統一收編,變成一個「活」的知識體系。
此外,知識庫的生態還足夠開放,你既可以把自己的專業積累整理成庫,貢獻給行業;也可以在「知識廣場」裡訂閱他人的智慧結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自己就訂閱了一個名為「全球 AI 前沿資訊」的知識庫,每當需要了解行業動態,只需向 AI 提問,它就能迅速檢索相關內容,精準定位到我需要的資訊,如同一個永遠線上、過目不忘的「第二大腦」。
最後則是要重點說說這個 AI 聊文件功能,作為全網首個支援「聊文件」的隨身語音助手,它的使用場景也特別真實。
想象一下,地鐵上人擠人看不了手機,健身房揮汗如雨騰不出手,現在我們直接對著手機說話就行,AI 會像個私人助理一樣,把文件裡的內容、資料、條款統統給捋一遍。
我平時喜歡把一些讓人頭大的報告扔給它,讓它幫我即時消化文件內容。最人性化的是支援隨時打斷。聽到一半想問問題?直接插話。表達不清楚想重新說?馬上糾正,不用像傳統語音助手那樣,必須等它把一大段話說完。
不得不說,WPS 靈犀的這套組合拳打得挺聰明:創作類功能讓你高效產出,獲取類功能讓你快速輸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辦公閉環,整體水準不亞於一個稱職的 AI 助理。
最重要的是,它真的在幫我節省那些「毫無意義卻又不得不做」的工作時間。這些省下來的時間,我可以用來思考更有價值的事情,或者……多摸會兒魚。
AI 接管「必須做」,人類專注「值得做」
提起「AI 辦公」,大家都不陌生。
但用過的人都懂那種割裂感——明明裝了一堆 AI 工具,真實的工作場景卻讓人抓狂:寫份報告要在五六個介面間來回切換——先用 A 工具寫初稿,匯出來;再開 B 工具找配圖,一張張下載;接著開啟 C 工具調整排版;等發現要修改,整個流程重來一遍。
原本一氣呵成的創作過程,被切割成了無數個步驟。
作為 AI 辦公真正落地的第一批「原生智慧體」,WPS 靈犀這一次把一站式 AI 辦公落到實處。它完全融入了 WPS 的原有生態。你的文件、表格、簡報,它都認識;你所沉澱下來的使用習慣、常用模板、歷史記錄,它也都記得。
要知道,「私人助理」這個詞,在過去屬於極少數人。能配得上助理的,要麼是老闆,要麼是高管。但技術的魅力就在於:它能把奢侈品變成日用品。就像當年只有富人才用得起的手機,現在連小學生都人手一部。
WPS 靈犀要做的,就是讓每個認真工作的人,都能擁有自己的「AI 助理」。斯坦福大學上個月釋出的最新研究恰好印證了這種設計理念。
研究發現,46.1% 的職業任務中,工人們積極歡迎 AI 自動化——尤其是那些重複性、低價值的工作。更重要的是,45.2% 的職業期望達到 H3 級別,也就是「人機平等夥伴關係」。這正是 WPS 靈犀的定位:不是 H1 的完全自動化,也不是 H5 的純輔助工具,而是 H3——一個真正的工作夥伴。
1990 年,喬布斯說過一句名言:「計算機是人類大腦的腳踏車。」他的意思是,人類赤腳跑步效率很低,但騎上腳踏車就能輕鬆超越其他物種。計算機就是這樣的工具——放大我們的認知能力,讓普通人也能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
戰術上重視、戰略上「藐視」工作。我現在的工作狀態就是,老闆給我下需求;我扭頭當起 WPS 靈犀 AI 的甲方,給 AI 定策略,比如怎麼做、重點在哪、如何呈現。AI 則負責幹體力活,比如寫初稿、找資料、調格式。
四捨五入,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市面上很多 AI 產品都在販賣焦慮:「AI 要取代你了!再不學 AI 就要失業了!」搞得人心惶惶,好像明天就要捲鋪蓋走人。這種非黑即白的論調,要麼是培訓機構的營銷套路,要麼是對技術的認知偏差。
用了 WPS 靈犀 AI 助理這麼久,我最大的感觸是:它不是要取代我,而是要解放我。解放什麼?解放那些本不該佔用人類智慧的重複勞動。
想想看,我們每天有多少時間和精力消耗在整理會議紀要、翻譯文件、做資料彙總這些瑣事上?偏偏就是這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事務,吃掉了我們大部分的工作時間。現在,這些活通通可以外包給 WPS 靈犀了。
它做的是一件更長久、更現實的事情:幫你把注意力,從瑣碎事務中抽離出來,重新交還給判斷、創造與思考本身。說白了,當 AI 成為你的「體力擔當」,你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腦力擔當」,這也是人類與 AI 協作的最佳平衡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