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紐約當地媒體The City報道,隨著近期移民人數的急劇增加,位於紐約布魯克林區Hill街,原本設計容納3千人的大型移民庇護所開始進行擴容。附近的一些建築也被納入,現在這一區域能夠給多達6千人提供住宿。

近月來,庇護所的擴容對周邊社群造成了顯著影響。當地學校猛增新生人數,居民對垃圾處理、噪音汙染及遊民問題的擔憂日增。此外,如同其他不同政治立場的社群一樣,移民的大量到來還在社群引發了分歧。

一些居民觀察到,該地區從一個鮮有人往來的安靜街區,變成了一條充滿活力的街道,其繁華程度在曼哈頓中城也不會顯得突兀。Google maps上,這一地點甚至被標記為“布魯克林切斯特(Brooklyn Chester)”,這是英語單詞“shelter”拼寫的西班牙語發音。
過去20年一直居住在這裡的55歲居民莫尼克·格蘭比 (Monique Gramby) 表示,“Hill街以前非常安靜,是一條死衚衕。但現在它就像中央車站一樣。我們理解並同情移民的困境,但現在,他們確實在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去年七月,Hill街庇護所最初僅接納成年移民。到了12月末,市政府開放了更多建築,透過在巨大的工業空間內設定隔間,為數百個移民家庭提供了宿舍式住宿。1月的假期結束後,距離庇護所僅幾個街區的PS/IS 157公立學校,迎來了100多名新生。

在新冠疫情期間,PS/IS 157學生人數從2018-2019學年的417名減少到上一學年的270名。
現在,這一數字迅速回升,幾乎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學校的家長和老師發現,新來的孩子及其家長缺少基本生活用品,從冬衣到內衣等都不足。社群成員開始捐贈衣物,並向更廣泛的社群求助。
社群對這種突然的需求做出了積極響應,捐款和物資如潮水般湧來。教職員工和家長們在一間空教室內設立了類似免費商店的地方,供人領取捐贈的物品。
然而,許多新加入PS/IS 157的移民家庭收到了必須在60天內離開庇護所的通知,他們的未來仍充滿不確定。
與此同時,庇護所和其鄰居之間的緊張關係升級,居民抱怨垃圾、噪音、以及與庇護所工作人員及其居住者的衝突。
在2月7日的布魯克林社群委員會會議上,居民有了一個直接向運營庇護所的Health + Hospitals代表表達不滿的機會。
在Hill街生活了20多年的亞當·西蒙(Adam Simon)表示,“一個社群裡的人太多了,這是我們第一次有機會直接告訴你們我們遇到的問題。”
Health+醫院的高階主管勞拉·阿特拉斯(Laura Atlas)在會議上回應了關於設施規模的擔憂,指出這個庇護所與該機構在時報廣場或布魯克林弗洛伊德·貝內特(Floyd Bennett)地區運營的其他大型移民庇護所相似。
“我認為關鍵在於,在緊急情況下,當你每天看到有1千人無處可去時,我們不能說,‘抱歉,我們沒有空間了,你得睡在街上。”她說,“我們從未見過有家庭睡在街上。”
會後,Health+醫院官員同意每季度與社群居民會面,聽取他們的擔憂,並設立一個電子郵件地址用於報告問題。他們還邀請了一些當地居民、社群委員會成員和市議員參觀了庇護所。
在庇護所內,父母和孩子們在小隔間內共用設施,包括浴室和自助餐廳,但對食物的抱怨不斷。儘管生活條件艱苦,住戶們仍對有一個棲身之所表示感激。
庇護所周圍的社群面臨著多重挑戰,從居住環境到社群服務的壓力。一些居民擔心房產價值和生活質量,而其他人則透過提供衣物和食物等形式的援助,積極參與幫助移民。社群團體努力向城市機構施壓,要求改善公共服務,為庇護所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閒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