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宣佈關稅豁免!更大的風浪即將來臨

點選訂閱,抓住風口

週末,特朗普發起的關稅戰再度反覆,先是宣佈一輪關稅豁免,免除手機、電腦、CPU、記憶體和晶片製造工具的額外稅收。
當大家覺得衝突是不是稍有緩和?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GREER)在CBS採訪中宣告,關稅豁免只是開始,它意味著的是政策重心從“對等關稅”切換到“國家安全關稅”
簡單說就是基於《美國貿易擴充套件法》(Trade Expansion Act)第232條款所執行的額外關稅,美國政府認定特定進口產品構成國家安全威脅,就可以展開調查並實施額外關稅。
這輪關稅豁免不是結束,而是更大風浪的前兆。
貿易逆差、產業保護或地緣政治的博弈…如今關稅戰再度轉向,媒體和分析師都已經搞不懂這輪關稅戰的根源到底是什麼?
本週五晚8點,王煜全將為大家帶來一場專題直播,解讀這輪關稅衝突的本質。
撥開媒體敘事和各種資訊噪聲,看清貿易、經濟衝突的底層,一場更為宏大、更為深刻的社會結構性變遷——從工業時代向數字(智慧)時代的“大遷徙”
關稅戰,舊時代的迴響
特朗普上任前不斷提及19世紀的美國總統麥金萊,他認為這位關稅之王讓美國產業繁榮,今天他也要重現這個輝煌。
19世紀末,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馬口鐵消費國(馬口鐵主要用於食品罐頭、石油罐、屋頂材料等),當時幾乎完全依賴英國進口,國內幾次嘗試培育自己的產業都宣告失敗。
1890年麥金萊關稅法案簽署後,美國政府一口氣將馬口鐵關稅從30%猛增至70%以上。
特朗普與麥金萊
這項法案還包含一個特殊條款:如果在6年內(即1896年前)美國本土馬口鐵產量未能達到進口量的三分之一,關稅將自動取消。
這個帶有賭注性質的政策開啟了所謂的馬口鐵(Tinplate)關稅戰。
在這項政策實施後,美國本土馬口鐵產業快速發展,到1896年不僅達到了既定目標,更在此後10年內超過了英國的產量。
特朗普認為麥金萊靠關稅讓美國繁榮,他也能靠關稅讓美國Great Again。
真相併非如此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對馬口鐵(Tinplate)關稅早有研究,結論是關稅只是“加速”而非“決定”因素
美國產業崛起的本質在於逐漸掌握了“規模生產”的能力,鋼鐵基礎材料成本快速下降,使得馬口鐵生產在經濟上變得可行。
在1870年至1913年期間,美國的製造業隨著腳踏車、鐵路、汽車的幾輪產業變革崛起,最終激發出流水線生產的規模優勢,帶來了生產力的大幅提升。
美國馬口鐵產業的成功,看似關稅的功勞,底層其實是更大產業趨勢的結果。
線上社會,新時代衝突的根源
今天,人類社會正在走過“規模製造”時代的下半場,進入一個智慧化、線上化的新時代,關稅衝突只是這輪變革中的一個註腳。
王煜全總結了線上社會遷移中必然會出現的三大沖突,這次直播中就要深入解讀它們的影響:
新舊產業的衝突: 傳統“規模製造”的工業經濟模式,在全球化和數字化的衝擊下,其重要性正在讓位於數字經濟(平臺、線上化、智慧化)領域快速崛起。
地緣結構的衝突: 傳統依賴物理邊界的管理體系,面對“線上社會”的全球流動性顯得力不從心
文化價值的碰撞: 工業時代強調的“規範化”、“資本主導”的價值觀,正受到數字時代“差異化”、“影響力優先”、“協作與信用”等新價值的挑戰。
AI、算力、晶片今天之所以備受矚目,根源就是它們站在了這一輪技術/產業變革的最前沿。
不要和時代逆向而行
科技變革總會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但也必然伴隨著劇烈的陣痛。
將2025年的關稅風波與19世紀的馬口鐵故事並置,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貿易衝突,尤其是大規模關稅戰,往往是社會經濟形態發生深刻變革時期的“應激反應”。
理解這些表層的貿易、關稅、科技衝突,僅僅是第一步。
真正重要的,是看透其背後驅動社會變遷的底層力量,把握這場“社會大遷徙”的脈絡與方向:
工業社會賴以成功的核心要素(規模、標準化、資本)正在如何被數字社會的新要素(智慧、個性化、社群、信用)所取代?
在這場宏大的轉型中,個人和企業應該如何調整認知,找到新的定位和發展機遇?
本週五晚8點,王煜全將在直播間為大家深度拆解這場從工業時代到智慧時代的社會大遷徙,為你呈現一幅更清晰的時代變革全景圖。
關稅大棒背後,不只是貿易逆差這麼簡單。
你認為,這場由技術驅動的社會大遷徙,還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和未來?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長按圖片掃碼報名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399,掌握王煜全AI產業預測精華(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此外,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份清單
世界大學五大學科領域top1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