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是那種使我們永遠感激信賴而無以報答的事物
我們甚至無法像報答母親那樣報答它 我們將比它先老
……
那時候全世界都逃向這棵樹
它站在一萬年後的那個地點 穩若高山
——于堅《避雨的樹》
大樹下面,也許是人們最適合思考“保護森林”的地方。1961年,周恩來總理訪問西雙版納,在大渡崗一棵巨大的榕樹下,他告誡雲南的省委書記和昆明軍區司令員:“這棵樹一定要保護好,即便今後修公路都必須繞開它,只能人讓樹,不能樹讓人。”
巨大的老樹在世界各地文明中都備受尊崇。李成團隊在墨脫髮現了高76.8米的不丹松,他希望能借此發現,來彰顯墨脫和雅魯藏布大峽谷的保護價值(《我國最高樹是怎麼發現的?用尺子量嗎?》)。貓盟在西雙版納勐臘縣易武鎮的調查工作中,也注意到當地的大樹和原始森林,和當地的保護問題的密切關係(相關可閱讀《易武,不止是貢茶第一鎮》)。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它們對生態系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我們面臨的生物多樣性危機,不僅是物種的消失,比如一種樹,也是生命的某些形式的消失,比如足夠老足夠大的樹。

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易武鎮的原始森林,拍攝於去年年底貓盟的調查中 ©青峰

全球範圍的老樹危機

2012年發表的《引發森林生態系統裡有樹洞大樹損失的互動因素》(Interacting factors driving a major loss of large trees with cavities in a forest ecosystem.),充分反映了這種“樹還有,但大樹沒有了”的問題。
研究人員調查了墨爾本東北方向120公里處,一片60千米×80千米的杏仁桉Eucalyptus regnans林。當地的砍伐方式是皆伐,也就是凡是有商品價值的都砍掉。然後他們會燒一遍荒,再補種新樹。野火燒過之後,沒燒燬的樹也會被砍下來,當做“廢物利用”。

杏仁桉 圖片來源:Anneke Jonker / inaturalist
澳洲本來就野火頻發,桉樹更是以適應火而著稱的。但砍伐方式加上野火的共同作用,幾乎把老樹消滅殆盡,杏仁桉原始林的佔比下降到僅佔1.16%,其他都是小於73歲的再生林,73歲聽著不是很年輕,但杏仁桉的正常壽命超過500歲。杏仁桉是世界上最高的被子植物,但這裡很難再重現參天大樹的奇觀了。這種人和自然共同影響形成的生態問題被稱為景觀陷阱(landscape traps)。

大樹特別容易被選中砍伐 ©大貓
正所謂樹大招風,大樹特別容易成為人們索取木材和柴薪的物件。這也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現象。有人對瑞典12萬公頃北方森林的歷史記錄進行分析,發現在19世紀末開始商業化採伐之後,約100年內,大樹(直徑超過50釐米)的數量從每公頃38~77棵,下降到幾乎全部消失,老樹在林子裡所佔的面積縮減到不足原本的1%,許多珍稀瀕危物種的棲息地也因此嚴重受損。
2024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發文,指出雲南一些市州私自毀壞天然林的問題。《天然林保護修復制度方案》明確指出,天然林是寶貴的森林資源,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但天然林毀壞問題仍然存在,有的地區盜伐、違規燒山,還有人把天然林按照人工林違規申報,矇混過關。

十個人都抱不過來的蜆木,拍攝於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古林箐保護區 ©顧伯健
不僅森林,其他生態系統裡的大老樹也受到環境改變的威脅,斯堪的納維亞的一些農田被長期廢棄之後,新生的樹把老樹遮蔽,擠壓老樹的生存空間,這會導致一些獨特的微生境和生物群落的消失。
大老樹面臨的生存危機還包括旱災、家養和野生動物的過度啃食、入侵植物、極端氣候、空氣汙染(包括農田噴的除草劑)、病蟲害、棲息地破碎化等。

拍攝於去年5月,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易武鎮的原始森林 ©大貓

不材之木能堪大用

大老樹的消失,不僅意味著一個自然奇觀的消失,也意味著生態系統的嚴重變動。比如極危物種利氏袋鼯Gymnobelideus leadbeateri,它生活在離地6~30米的樹洞裡(通常是桉樹,特別是杏仁桉的洞)。杏仁桉林的“年輕化”對它造成了嚴重的住房危機。

利氏袋鼯 圖片來源:Tim Bawden / inaturalist
至少40種本土脊椎動物依賴杏仁桉的樹洞為生。澳洲沒有啄木鳥這樣會鑿樹洞的動物,樹洞是白蟻和黴菌一點點蛀蝕形成的,杏仁桉至少要120歲才會有洞,190歲才有大多數動物可以生存的樹洞。
甚至死樹也是有用的,死掉的杏仁桉最多可以維持豎立75年,這段時間它的樹洞會持續為動物提供棲所,所以年輕的杏仁桉林是無法滿足這個要求的。這告訴我們,“大個頭的年輕樹”並不能取代老樹。另外大老樹千瘡百孔的結構,也會形成更加複雜的微生境,比如樹皮上的裂縫可以生長苔蘚。

和順的大斑啄木鳥 ©大貓
此外,即使是死了的老樹也具有生態價值。在澳大利亞的首都特區(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進行的實驗發現,豎立一棵死樹,甚至是電線杆子,掛上巢箱,就能顯著提升周圍鳥類的多樣性。這就告訴我們,人類把野火燒死的樹砍下來“廢物利用”,這個做法大可商榷。被譽為“環保之父”的李奧帕德(Aldo Leopold),在近百年前就已經注意到,枯樹為諸多動物提供庇護和食物(想了解李奧帕德,請看《每一隻鳥都擁有森林、蟲子和土地》),可以說是無用之大用的典範。

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易武鎮曼臘的原始森林 ©姍姍
老樹和原始森林支撐起的豐富生物多樣性,也為我們提供著多種形式的財富。比如近年來成為網紅的“雲南菌子”,真菌和樹木形成了緊密的共生和寄生關係,沒有合適的樹種,很多真菌都無法生存(《一朵菌子如何幫助我們,尋找生態廢墟上的生存之道?》)。所以不論在歐洲還是中國,樹木種類較為單一的人工林,大型真菌的多樣性都要遠低於天然林。去年雲南楚雄州印發了《楚雄彝族自治州野生菌保護利用管理辦法》,規定在利用野生菌子的時候,要注意保護森林資源,這是我國第一個為了保護管理野生菌子而印發的規範性檔案。
森林不僅提供具有經濟價值的產品,也提供具有潛在經濟價值的基因庫和化學分子。比如生長在針葉樹上的真菌苦白蹄Fomitopsis officinalis,它的幾種提取物,分別具有抗細菌和抗病毒活性,因此成為了製藥研究領域的熱門物種。因為主要生長在原始森林中,苦白蹄在歐洲和亞洲的種群已經嚴重減少。

去年5月在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易武鎮拍到的真菌。真菌和植物緊密相連,而且許多真菌都依賴特定種類的樹木 ©大貓
大老樹還在更大的尺度上維持著生態系統。例如,老齡森林維持著世界上10%的碳封存,老齡森林的碳迴圈較慢,這表示它們能更有效地把碳“關住”,以免二氧化碳散入空氣。老樹還像長輩一樣幫助新生幼苗成長,樹根與真菌的菌絲共生,稱為菌根(mycorrhizals),在老樹根系密集,擁有豐富菌根的環境裡,種子可以得到更多的碳和氮,成活率更高。

在樹下,思考子孫將來

回到1961年的西雙版納,在訪問期間,周總理反覆告誡,要保護森林,否則我們“無法向後人交代”。相比於其他物種,我們需要從更長遠的時間跨度上,去看大老樹的保護,因為樹的生命太漫長太漫長了。

田那溪旁邊的一棵杜梨,被貓盟成員稱為神樹,紅外相機在這裡拍到了豹子標記和玩耍的許多影像 ©鳳子
大部分自然資源管理的工作,都是在問題出現之後,才去“亡羊補牢”採取措施。但保護大老樹的活動必須未雨綢繆,在問題釀成之前採取措施。在幾百年的時間跨度裡,老樹的死亡率只要稍有攀升,就可能積少成多導致老樹的消亡,從而對整個生態系統產生顛覆性的影響。而足以“接班”的老樹的長成,又需要幾百年。

在神樹上掛爪留標記的豹子
古樹之下,人類思考的不僅是保護森林生態的重要性,還有人類和生態系統共存的未來。從古到今,哲人都喜歡在樹下思考,也許那些活了千百年的生命,確實能給我們一些啟發,大樹促使我們看得更遠。
參考文獻
[1] Linder P, Östlund L.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ree mid-boreal Swedish forest landscapes, 1885–1996[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998, 85(1-2): 9-19.
[2] Lindenmayer D B, Blanchard W, McBurney L, et al. Interacting factors driving a major loss of large trees with cavities in a forest ecosystem[J]. 2012.
[3] Teste F P, Simard S W, Durall D M, et al. Access to mycorrhizal networks and roots of trees: importance for seedling survival and resource transfer[J]. Ecology, 2009, 90(10): 2808-2822.
[4] Hannan L, Le Roux D S, Milner R N C, et al. Erecting dead trees and utility poles to offset the loss of mature trees[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19, 236: 340-346.
[5] Gilhen-Baker M, Roviello V, Beresford-Kroeger D, et al. Old growth forests and large old trees as critical organisms connecting ecosystems and human health. A review[J].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 2022, 20(2): 1529-1538.
兔猻日,特別講座來啦!
西北保護官姍姍又來給我們看兔猻啦!

為什麼要給兔猻蓋房子?
工程進度怎麼樣?有猻來看房嗎?

聽說貓盟員工“挖坑自埋”了?

目前兔猻生存面臨的威脅有哪些?我們能為它們做什麼?
兔猻新村,新盤啟幕,臻席爭藏(房地產廣告腔),本週六10:00,直播間為您揭曉,點選下面按鈕預約:
兔猻日,貓盟在北京南京都有活動,歡迎來玩!詳情可戳戳推文 ↓ 喵喵噠!

-End-

成為貓盟月捐人,共守中國荒野
………關於森林保護,你還可以讀………


長按二維碼關注貓盟,記得給我們標🌟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