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沒有錄音
圖文搭配閱讀更好
清明節就一天假,加上週末算3天,怎麼玩才最夠本?
要我說,那必須是——去玩非遺啊!
“非遺?那不都是老土的東西麼?娃能喜歡麼?”
那你們可能忘了,每次在古鎮,孩子們在做手工漆扇、扎染、造紙……的時候,是誰在旁邊心癢得非要搭把手了。
你看我玩得多開心


圖源:自己拍的
而且,孩子體驗的都是千年傳下來的絕技,觸控的是中華文化的基因,可不比遊樂場玩啥都要排隊排一天的高階多了~
甚至我覺得,如果大家有給娃報一門手工課的想法,那不如就讓他們去學非遺,不咋花錢,把娃塞進去,就能眼睛發亮,精神充電,專注力滿滿。
關鍵試錯成本還低,真的是價效比之王。
也許你要問了,“我上哪學?上古鎮學嗎?”
不只有古鎮有哦,你身邊夠得著的地方,就有很多很豐富的非遺體驗,完全可以列為週末活動專案,先帶娃玩起來。分享我的3個進階攻略~

初期就是一個玩,不追求專業度,帶孩子多體驗不同專案,就像挖寶遊戲,總有一款技藝能點燃孩子的興趣火花。
本地非遺館的免費"盲盒"
你知道嗎?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非遺館。
像省會城市或文旅重點城市,那一定會有,非遺資源富集地區就更不用說了。
大多數非遺館,它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體驗活動,絕對原汁原味(還經常有非遺傳承人駐場子),而且大多免費!!!
比如,杭州的浙江非遺館,就有木板水印,永康錫雕,東陽竹編、提線木偶、榫卯結構等等十幾種非遺體驗專案,做完還可以帶走,體驗感拉滿!



圖源:浙江非遺博物館公號的活動公告
不確定自己城市有沒有非遺館的,可以問一問ai,比如我隨機搜一個小城市:
金華有非遺館嗎?有體驗活動麼?deepseek的回答👇🏻

圖源:deepseek截圖
如果本地找不到非遺館,也彆著急,文化藝術館,特色美術館,博物館總有的吧?
這些館裡,也可能有相關的體驗內容,有些是根據館內特色常設的,有些是根據節日專門設計的,透過關注當地文化館公號,檢視活動內容就能找到了。

圖源:微信搜尋框截圖
同樣的思路,如果你要去別城市旅遊,也可以順手查一查當地有沒有特色的非遺館、博物館,在孩子感興趣的情況下,可以作為旅行的一個專案,帶娃去體驗一下。
城市文旅的“活動日曆”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上某書,搜尋“城市+非遺體驗”,你就可以找到很多文旅或者民間組織的非遺活動。


圖源:小紅書截圖
重點關注下舉辦地或者舉辦方,如果是傳承人的工作室,藝術中心的體驗館,放心衝。
如果是非遺集市,那也特別值得刷,這種也常有傳承人老師傅駐場的,可以近距離感受非遺的魅力。
但如果是某一些機構,商鋪組織的,一般會收費,也可能存在一些只為了招攬客人的“假把式”,要注意甄別,但咱們是衝著培養愛好、見世面去的,損失也不大,純當體驗。
這裡有個技巧送給大家📝
可以抓著節日的點,像端午節、中秋節、元宵節,一般很多組織和機構,都會扎堆推出應景的非遺專案,讓孩子在傳統節日中找到文化認同感。節假日不知道去哪玩的,就可以提前搜尋看看。
比如小紅書的👇🏻(大家搜的時候還可以加入地址)

圖源:小紅書截圖
再比如微信上的👇🏻

圖源:微信搜尋框截圖(上下滑動檢視)
如果你說,以上都是小打小鬧的散打式玩法,學不到真本領,我想給娃專門選一個學學,要去哪學呢?
彆著急,第二個方法來了👇🏻

這就跟我們上興趣班一樣的,先是夠得著的,多體驗,廣撒網了才知孩子真正感興趣的是啥,那我們可以鎖定專案,帶娃學起來。
低成本的入門方式有哪些呢?
帶娃上“B站大學”
之前給大家安利過這麼多期 B 站資源,還有人不知道它是個超強學習網站嗎?
想學非遺,也可以啊!直接在 B 站搜尋 “零基礎 非遺 XX”,就能找到很多相關的課程,在家就能手把手教孩子學習非遺技藝,簡直太方便了。
比如我隨便搜一個“零基礎 非遺絨花”,前排就是免費教程。

圖源:B站截圖
我還找到了很多非遺傳承人自己開的課,當然這個一般收費的,大家可以帶娃先從免費的玩起來,真要深入了,也可以考慮,總比興趣班便宜。
夜校喊你“拼好課”
夜校這幾年真的超火,像國畫,嗩吶,太極、品茶、八段錦、中醫養生要啥有啥,而且授課的都是非常專業的老師。
主辦機構有很多,比如社群的,高校的、青少年宮的、當地文化館的,都會提供這樣的課程,價格還超實惠。
還有社群?對!不要小瞧了社群社工的整活能力,他們對自己社群內有哪些“隱世高手”門兒清,但凡自己社群有的,一定不會漏掉這個資源,所以,很多退休的,非遺傳承人、非遺大師,民間老師傅也常會透過與社群合作開設這樣的短期工作坊。免費的,別錯過了!
以上這些平臺的活動裡,有面向兒童的,也有親子的,如果是面向成人的,還可以問一問是不是可以帶娃一起上(別怕,問一問不虧的,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
你看,有的會專門寫在公告裡“可攜帶兒童”

圖源:公眾號活動公告截圖
比如咱們的雲閨蜜裡,就有@Monica 跟我分享過,她帶10歲男娃去夜校學非遺泥塑的經歷。
娃早早寫完作業跟媽媽一快去上課,還捏了很多青銅面具粘土作品義賣,捐給兒基會。多好啊!



圖源:雲閨蜜@Monica 提供
那怎麼找到這樣的夜校活動呢。方法有2個:
①關注當地文化館、圖書館、青少年宮等官方微信公眾號,每年都會定期釋出夜校的開課通知、報名方式、課程安排等資訊。
②在公號搜尋欄搜尋“城市 夜校報名入口”,你就可以看到最新發布的夜校開課通知,和課程內容。



圖源:微信搜尋框截圖

我知道有這個需求的人不多,上面介紹的這些也夠帶娃玩的了。
萬一真有人想要讓娃(或者就是自己想要)拜師學一門手藝,但就是找不到門路怎麼辦呢?那下面這些渠道,我也給你們找來啦!
“中國非遺傳承人研培計劃”
這個是文化和旅遊部門官方認證的賬號,不定期會發布各項非遺的研培和開班訊息,有不同城市的,而且免費,權威,師資過硬,但報名有一定門檻(每個專案要求不同,會有不同的篩選標準)

如果你真有進一步學非遺的打算。可以重點關注這個號釋出的非遺活動和課程資訊。它有年齡限制的,一般都是面向成人,咱可以自己學了,再帶娃一起在家練手藝~

圖源:公眾號聊天框截圖
非遺傳承人的個人賬號
前面提到過,像B站,就有非遺傳承人自己開的課。很多非遺老師,在各個社交平臺也都有自己賬號。
比如抖音、小紅書等影片號平臺,就有很多非遺博主,可以關注是否有招生資訊,或者聯絡瞭解是否招學徒。
但是有一個前提,需要甄別,避免野生大師班。
給大家一個小tip📝:
關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https://www.ihchina.cn/
這是一個非常權威的非遺學習網。提供了8大板塊瞭解非遺,其中包括了非遺專案名錄,一個專案的傳承人和所有相關傳承人,都可以在裡面找到,可以查驗傳承人是否列入「中國非遺網」名錄

圖源:中國非遺網
另外,也可以直接去你所在地的文化館向工作人員詢問,但我不建議大家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就去要聯絡方式,文化館有責任保護傳承人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擾,並不會誰問了都給聯絡方式的。
建議你在明確學習意向、完成基礎調研,並具備一定功底/或者做了功課之後,再向館方提出與傳承人聯絡的請求。當工作人員感受到你對非遺技藝的誠意與尊重時,自然會更願意為你對接合適的傳承人資源。

圖源:網路
不知道以上這些,有沒有給你開啟一個新世界啊,也歡迎雲閨蜜中的非遺愛好者們來留言區繼續補充。
也真心建議,以後每次假期,大家都可以留意一下,有機會就多多帶娃去體驗。
比起其他課,它也許不會立刻變成考卷上的分數,但總有一天,孩子會從中明白什麼是“文化的體溫”,什麼是“活著的歷史”。
正在團
大J叨叨叨
不知道多少人留意到了,今天這篇文章開頭的圖片,已經寫著《大J研究所第100期》。哇,這個小小欄目也已經100期了,還是滿滿驕傲的。
如果你是恰巧看到這篇文章,那麼強烈建議你去開啟文章開頭的圖片,裡面很多資源,說不定這個小長假也能用。
咱們就小長假後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