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款記錄和點評便便的社交App火了,來自臺灣的Poop map征服了世界各地不少年輕人。Poop map為什麼會火?Poop map背後藏著怎樣的年輕人心理?這篇文章做了解答。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潮生TIDE”(ID:chaoshengTIDE),撰文圍巾方,編輯楊柳。文章所述觀點不代表新榜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
最近一個月,Poop map,一個可以標記你在哪裡拉過便便的App,在中國臺灣的年輕人之間火了起來。這款“獵奇”的App不僅能夠標記自己在哪裡拉了便便,還能夠交到“便友”,互相分享今天有沒有拉便便,一時間引來了許多使用者下載體驗。
原來,新潮的城市生活除了吃喝玩樂,也要讓“拉撒”能夠被打卡標記。
和朋友以及全球的人一起拉便便
來自臺北的莎莎剛註冊了一個Poop map賬號,每天早晨起來排空宿便之後,她都會在Poop map上標記一次“在家排便”。莎莎幾乎沒有便秘的煩惱,每天規律生活、規律排便對她來說就是很幸福的事,所以她總是在Poop map上給自己的排便打4.5星的高分。
上班摸魚的時候,她會悄悄翻一翻Feed流,看看關注的朋友們誰又拉便便了。有時候還能在map上發現周圍有“帶薪拉臭臭”的便便標記。有時遇到朋友標記便便的時候說“今天的便便終於是軟而有形的了”,莎莎也會在下面和朋友一起歡呼慶祝。
Poop map成為莎莎和朋友“便便社交”的利器。她們不僅能互相觀察對方最近排便規不規律,還能互動評論和點贊。遇上出門聚會,在家和公司以外的地方拉便便時,莎莎和朋友也會標記一次。她們常常互相調侃“今天又帶著便便出去旅遊了”。
在類似微博的外網社媒Threads上,有很多像莎莎這樣在玩兒Poop map的年輕人。自從2024年12月以來,臺灣地區年輕人們對這個App產生了大量有趣的分享,稱它是“這個月最潮的社交方式”。Poop map成了App Store熱門榜單的常客。
其實,Poop map就是便便界的“大眾點評”,每次拉撒以後都能進行位置打卡和評分。玩法也非常簡單,只需要點選“drop the poop”,編輯拉便便時間、位置標籤和簡單的描述,如“今天拉了個大的”,再對此次排便過程打一個星級評分,就能完成一次便便標記。如果有心,還可以上傳照片,留下廁所環境or便便肖像(只能自己看到),以表達此次拉便便的心情。

看似尷尬和上不了檯面的拉便便成為了年輕人之間的社交貨幣,這種適當的自我暴露帶來了幽默的社互動動,拖拽頁面的地圖,點選別人的便便標記還能發現這坨便便的身份資訊,吸引不少人下載嚐鮮。如今點選便便標記,很多都來自近幾周的新註冊使用者。
甚至,網友們還衍生了一套Poop map的黑話表達。在福建、臺灣地區的方言裡,拉便便就是“棒賽”,因此很多人將一起在Poop map上拉便便、標記互動的便友稱為“賽友”,把標記的便便點稱作“賽點”。YouTube上還有人開玩笑地說這或許可以作為法庭的不在場證明。

● 圖源YouTube截圖
這其實已經不是Poop map的第一次出圈了。早在2021年,Poop map就已經在國外火了一把。
Nino Uzelac在2013年開發了這款社交應用,一直沒什麼水花,直到2021年外國網友上傳搞笑玩法影片到Tik Tok後才走紅。在2021年2月,Poop map成為Apple App Store免費應用排行榜日榜的第一名,收穫了4.8的評分。在Google Play商店的下載量也超過了 100 萬次。

● 圖源網路
點開Poop map的世界地圖,撲面而來的就是不同地區密密麻麻的便便標記,歐美國家幾乎已經完全被便便包圍。在外國友人們眼裡,拉便便並做標記是一種征服和冒險。
國外媒體Outside曾經報道過Poop map在戶外徒步者之間的受歡迎程度。一名美國學生對Poop map有著瘋狂的熱愛,一想到在徒步遊覽東海岸的阿巴拉契亞山脈的小徑,能夠用它標記自己拉下的便便時,他感到一種征服了山脈的快感。

● 世界地圖上都是便便標記
有趣的是,Poop map官方還曾經在2019年舉辦過“便便聯賽”,不同的便便聯盟之間比拼誰拉便便的次數更多。這是Poop map的一個特別之處:使用者可以加入便便聯盟,聯盟中便便次數最多的前500名會登上榜單。當年的比賽裡,把“贏”刻進DNA的外國友人們為了聯盟勝利,甚至一天標記自己拉了六次。
相比於外國友人們的致力於把便便拉到天南地北、拉得多如牛毛的征服精神,國人更想征服自己的腸胃。Poop map在個人資訊頁面提供排便頻率的展示,許多使用者都根據每天、每週、每月的便便數量來評估自己最近排便是否規律。

● 一名忠實使用者的個人檔案
莎莎就是朋友圈子裡的“便便達人”,朋友們可能便秘兩天都打不了一次卡,有時候便便還很低質,打分時候心情很一般,而她雷打不動地每天早晨排便一次,標記一次。大家都羨慕她高均分的規律便便打卡,每天一遇上莎莎打卡,都紛紛點贊接拉屎好運。
如果有一個排便不規律的伴侶,透過Poop map也可以起到一個監督的作用:叮囑伴侶多喝水好排便,關心ta的腸道健康。更重要的是,還可以透過便便追蹤對方的足跡:看看今天ta便在哪裡了就知道行程有沒有撒謊了。
總之,Poop map的玩法和功能多種多樣,它讓拉便便本身變得更有儀式感和趣味性,“拉屎自由且規律”成為了新的最受歡迎人設。

便便城市學
便便的作用並不止於互動和觀察腸道健康,還能發現城市生活特點。
Poop map官方在感恩節前後做過便便資料的統計分析,發現美國感恩節後的便便數量和質量評分都上升了。看得出,美國居民在感恩節將桌上的火雞、肉汁和土豆泥全都消滅乾淨後,心滿意足地進行了6413次排便打卡。食量大漲所以便量也大漲,而吃得開心也拉得開心,對便便的評價均分達到了3.61分。
在感恩節的城市便便榜單中,德克薩斯州以648次便便位居榜首。德州人真的很能拉,這跟他們的富含肉類飲食結構也有很大關係:德州的美食金字塔被牛排、炸雞、BBQ燒烤、墨西哥食物和塔可牢牢佔據。

● Poop map的官方網站
放眼世界,還出現了冷門打卡地:朝鮮,作為一個非熱門旅遊地的國家竟然也出現了便便標記。

將Poop map的地圖拉回中國,放大觀察臺灣地區的便便分佈,不難發現,北部和西部擁有大量重疊的標記。因為包括四個平行山脈的中央山系和海岸山脈橫亙在臺灣地區的中東部,臺灣地區的城市和人口更多地分佈在北部和西部。自然臺北就擁有不少勤奮排便和標記的年輕人。

Poop map的風潮吻過港澳臺地區之後,吻向了大陸城市。
在上海的陸家嘴有一個來自外國友人的便便標記,或許無法在上海的黃金地段擁有一套房子,但是可以在這裡留下便便的足跡。北京也有本地潮人標記了便便。只能說,國際化高的北上大都市真的有很多“便便潮人”,跟著潮流“drop the poop”。

Poop map也非常有儀式感,在2019年9月29日,第一百萬個便便標記在美國的北卡羅來納州誕生,官方特地釋出了一個數據榜單以紀念這一時刻。榜單裡出現了很多冷門國家,引得使用者紛紛探討為什麼是它們名列前茅。


● Poop map官方榜單資料
如此一門“便便城市學”引來年輕人們的探便熱潮,每天的賽博日常除了排便打卡,還要隨機挑選一個地方觀察便便密度和分佈位置,分析城市特點。Poop map儼然已經成為了七分娛樂,三分實用的APP。
雖然國內便便暫時不多,但已經從“便便城市學”拓展到了“廁所城市學”。
相比於國外難找還付費的廁所,中國已經實現了處處有免費的公共衛生間,大家的關注點自然地上升到了“好的如廁體驗”。於是,小紅書上的廁評俠鍥而不捨地跑遍各大商場和高校,寫出裝潢如何、坑位多寡、衛生優劣的良心“廁評”供大家參考。例如,北京的高人氣廁所在僑福芳草地和王府中環,南京的必打卡網紅廁所則在德基廣場。很多人逛一趟街一定要去這樣寬敞高階的廁所體驗一次。

● 廁所測評帖子,圖源小紅書截圖

拉便便本就值得慶祝
開啟Poop map現今的網站,它還在售賣周邊衛衣、T恤和帽子。就像我們喜歡在T恤上印上各種鼓舞人心的話一樣,這些商品上大多印著一句話:I dropped a poop and I mapped it.(我拉了一次便便並標記了位置)“拉便便並標記”是一件值得公開宣揚的好事。

我們總是認為,拉便便是一件“有味道無法公開討論”的事。然而,Poop map一直堅持為拉便便賦予一種值得慶祝的成就感。
在個人頁面,Poop map設定了很多便便成就徽章,每完成一件有關便便的重要大事,就能獲得一個徽章。一位Pooper在生日、萬聖節都標記了拉便便,分別獲得了“Birthday Pooper”和”Spoopy Pooper“的成就,因其在五個地區都標記過便便,還獲得了“Traveler”的徽章。


● 一個使用者獲得的徽章
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期間,Poop map官方還曾釋出了一條ins:“新冠病毒可能讓世界放緩,但你知道什麼沒有放緩嗎?我們的腸子。Poop map很高興繼續看到使用者發現繪製排便(地圖)的快樂,繼續大便吧孩子們!”

這個看起來獵奇搞笑的應用安慰著我們: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排便了都值得慶祝和獎勵。拉便便跟吃喝玩樂一樣,需要鼓勵和紀念。當我們是小孩的時候,父母會唱著歌謠鼓勵我們排便。然而成為大人之後,我們變得“更文明、更禮貌”,更羞於提及關於身體的一切。
Poop map的出現,或許就是在告訴我們:關照自己身體執行的規律,是一種迴歸最小單位的幸福。
壓力巨大的我們,或許可以嘗試著把“睡得著,拉的勤,吃的香”作為重大成就。即使我又度過了碌碌無為的一天,但是我在某個特別的地方拉了一次完美大便,怎麼不算一種成就呢?
圖片來源:如無特殊標註,均來自Poop map應用截圖、官方網站、Instag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