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悉,金磚國家的貨幣體系改革已經箭在弦上,最近幾年各個金磚成員國“去美元化”的速度正在加快,但其中一些國家對此持有異議。
作為全球經濟體量僅次於G20的組織,金磚可謂是權重很高,大多數國家又不受西方控制。所以早在2020年之前,就有國家提出金磚是否可以效仿歐盟,開發“貨幣一體化”的模式。
雖然這種模式聽起來具有良好的前景,不過印度國內媒體就提出異議:金磚開發貨幣,到底要如何錨定匯率?是否能以印度盧比為中心貨幣?

去年晚些時候,外媒曝光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正研究用於國際貿易且可替代美元的共同貨幣,以確保脫離西方制裁體系的風險。
在開普敦舉行的外長會議上,金磚國家探討了這一專案,但還沒有達成共識。此外,共同貨幣討論一旦落實,不僅是能“合理避免成為美國下一個針對物件”,而且還有利於金磚政體發展。
但遺憾的是金磚內部貨幣體系整合也很麻煩,各國貨幣有強弱,想合夥起來似乎不太容易。

7月7日,俄羅斯駐華大使伊戈爾·莫爾古洛夫在北京釋出訊息稱,金磚國家現在在完成兩件事:第一是正在致力於開發一套不受任何第三方控制的金融系統,各方需要避免未來被美國製裁和清算,這是絕對有必要的;其二是金磚國家正在開展有關共同貨幣的談判,但他強調近期建立共同貨幣的可能性很小,但正在朝這一方向前進。
他還表示,現在“為西方服務的單極秩序”絕對需要被破除,多極世界也在來臨,金磚有必要尋找自身的發展前景和道路。

但經濟人士提出,金磚想開發共同貨幣眼下來說很難實現,也有一些國家在拖後腿。
第一是金磚內部發展非常不均衡,貨幣有強有弱;比如中國、沙特等國的貨幣穩定強勁,俄羅斯、伊朗等國貨幣被限制偏弱,錨定統一的匯率很難。
第二是印度媒體和政府官員的口風都在轉變,近年來他們越來越不願意脫離西方的體系——印度認為美國是朋友的前提下,更願意和美元靠近,而不是去美元化。
這種情況下印度政府如果不同意,統一的貨幣即使實現,很難對美元形成任何挑戰。

值得一提的還有,印度外長蘇傑生此前也對全球經濟提出了一些不滿,認為當前世界經濟“過於集中在少數人手裡”,這才是最大的麻煩。
但印度始終都是身在金磚,而且還要顧慮他們在西方的利益。
對此有評論稱:“所有金磚國家中,只有印度是吃著‘兩碗飯’的,這就決定了經濟一體化合作不可能成功。金磚想開發共同貨幣,錨定人民幣的匯率是最合適的,印度也不願意向中國低頭,而是推銷自己的貨幣,各方也不願意和印度盧比掛鉤,這種經濟一體化怎樣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