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最新統計:隨著甲骨文公司Oracle Corp.股價強勢飆升,創始人Larry Ellison首度超越Meta創始人Zuckerberg,躍升為全球第二大富豪:

cr. Bloomberg,滑動檢視更多
1
Oracle掌舵人,世界第二大富豪
Larry Ellison——甲骨文的創始人,於1977年至2014年擔任甲骨文的CEO,現在擔任CTO和執行董事長,持有甲骨文41%的股份。
大家對Larry也許並不陌生,每天穿得像好萊塢男明星,被稱作是灣區“老版小李子”,耶魯大學邀請他做勵志演講,開口就稱不如輟學……說是最拽科技圈大神一點都不為過。不過前段時間關於Larry的大篇幅報道,是因為他開啟了自己的第五段婚姻,女主是一名叫Jolin的華裔女性。

而最新一波訊息,是Larry目前高達2620億美元的身價,超過Zuckerberg(248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富豪,僅次於馬斯克。愛情財富雙豐收,在現年80歲的Larry身上是體現得淋漓盡致了。
再來說說Oracle甲骨文這家公司,很多人對甲骨文的瞭解可能還停留在“保守”、“轉型慢”等刻板印象裡,其實Larry Ellison之所以財富地位能幹過扎克伯格,是因為甲骨文才是那個站在AI風口的大玩家。
Oracle的雲業務的崛起之路
早在2006年,Amazon就推出了第一款雲服務產品Amazon S3,到2016年,在微軟、谷歌和亞馬遜三大巨頭在雲市場賺得盆滿缽滿時,甲骨文在基礎雲實施服務中的市場份額只有2%。

2017年,甲骨文推出第二代雲基礎設施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OCI),2019之後,甲骨文相繼與微軟、谷歌、亞馬遜等建立合作伙伴關係,直接推動了甲骨文雲業務收入高速增長。
2022年底,ChatGPT問世帶火了生成式AI,與亞馬遜和微軟的雲服務不同,甲骨文另闢蹊徑,以裸金屬架構搶佔異構算力市場:2024年僅第四季度就簽下包含OpenAI在內的30份AI合同,總價值超過125億美元。

cr. ainvest
從資料庫巨頭到雲+AI黑馬,可以說甲骨文完成了一場教科書級的轉型逆襲,其股價在過去五年也上漲了337%:

cr. Google
Oracle的未來之路
最近還有訊息爆料,甲骨文與一家雲客戶簽了筆大單,預計從2028財年起每年在該雲服務上支出超過300億美元,但檔案並未透露背後的公司是哪家。
不過後來已經有外媒證實,該合同的買家就是OpenAI:

cr. datacenterdynamics
這筆交易可能是歷史上雲計算交易中規模最大的一次,預計給甲骨文帶來的收入接近公司現有基礎設施業務規模的三倍。
毫無疑問的是,隨著投資者紛紛湧入AI,甲骨文已然成為最早一批獲得收益與回報的關鍵贏家。資料顯示,自2022年11月ChatGPT公開發布以來,該公司股價已上漲近兩倍;自今年4月底以來,隨著這家計算服務提供商營收激增並簽署重要合作協議,其股價已上漲逾90%。
官網的最新財報資料,甲骨文2025財年總收入為574億美元,其中雲服務收入增長12%達到440億美元。

cr. Oracle
甲骨文現任CEO Safra Catz還預計,雲基礎設施的增長率預計將從2025財年的50%增長到2026財年的70%以上,甲骨文不僅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雲應用程式公司,也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雲基礎設施公司之一。
氣氛烘托到這兒,也得聊聊大家最關心的話題了——在甲骨文工作是種什麼體驗?
2
矽谷養老廠的稱號,不是白得來的
知道甲骨文的同學對這家公司的外號一定不會陌生——矽谷養老廠,甲骨文的企業文化一直被戲稱為all life no work。
各大評選網站上,提到甲骨文這家公司,就一定會伴隨著Work life balance:

cr. companymatches
美版知乎Quora上曾有一位甲骨文員工分享自己一日工作routine:11點上班,下午1點午飯,2點打檯球,4點半下午茶,6點下班,簡直是碼農躺平界的席夢思。

甲骨文的員工也可以一週只上班2-3天,雖然加薪的可能性低,但被leader質問為什麼不回家休假的可能性很高。
沒有人比甲骨文更懂如何照料員工的WLB,它甚至還有一個叫做Oracle ME的平臺,致力於為其它企業提供幫助改善員工WLB的服務:

如此好的工作體驗,求職競爭自然不會小。WST就有一位在大一就加入專案的學員,在和WST團隊的緊密配合下,斬獲了Oracle Software Engineer Summer Intern Offer!
Duke研究生學員
Oracle Malvern Office
Software Engineer Summer Intern

Oracle Malvern辦公室Software Engineer崗位校招全職的基本薪資至少110,000 USD/年。
矽谷WLB的話題永不過時,科技圈甚至還有“誰適合養老”的評選比賽。之前就有熱心網友根據工作時長對非常多科技公司進行分類排行,共有以下四個檔位:
1⃣ Best WLB(<30 hours/week)
2⃣ Good WLB(<40 hours/week)
3⃣ Bad WLB(40-50 hours/week)
4⃣ Slavery tier(no life outside of work))
每個類別下的公司,也給大家整理好了:

WST整理自網路
擁有最佳WLB的一列中,出現了Microsoft、Bloomberg、Cisco、Salesforce、Capital One、American Express等知名大廠。還出現了諸如Autodesk、Optum、MathWorks、Booking這些大家可能並不熟悉的小廠玩家。

Optum成立於2011年,是UnitedHealth Group的子公司,它是一家美國領先的健康解決方案和醫療服務機構,提供技術服務、藥房護理服務和各種直接醫療保健服務。Optum在全球擁有31萬名員工。

Autodesk是一家創立於1982年的美國公司,以其在建築、工程及製造業等行業的產品聞名,位於中國上海的歐特克中國研究院是Autodesk全球最大的研發機構。

MathWorks是美國一家開發技術性計算軟體的中型公司,著名的產品有MATLAB和Simulink,使用物件主要為工業、政府和教育行業的工程師和科學家。MathWorks總部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中國分公司成立於2007年,位於北京。
今年在美國科技圈大火的還有一家神仙公司Anthropic,一度被認為是可以替換Apple成為新時代科技巨頭的存在。


cr. Blind
Blind上Anthropic的員工評價分數高達4.9,究竟是一傢什麼樣的公司,大家可以繼續往下看:


Anthropic是一家人工智慧初創公司,總部位於舊金山,由前OpenAI高管Dario Amodei和Daniela Amodei兩姐弟等人於2021年成立。
作為OpenAI的ChatGPT和谷歌的Gemini的競爭對手,Anthropic開發了一系列名為Claude的大型語言模型(LLM) 。2023年9月25日,Amazon開始與Anthropic建立合作伙伴關係,計劃總投資額為40億美元,隨後一個月谷歌也承諾投資20億美元。
3
先不急著選WLB,我只想有張Offer
大家在2025年聽到的關於科技求職市場的訊息,大部分還是負面的:AI取代SWE、裁員、縮招、Hiring Freeze……但有一說一在2025年真正被淘汰的,其實是跟不上發展節奏、無法適配崗位需求的人。
邊裁邊招成了AI時代下各大公司新的招聘常態,傳統技術人員供過於求和AI專業人才需求旺盛可能會成為一個共同的主題,科技領域在2025年的重大變化,是傳統崗位逐步為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能力騰出空間。
換句話說,2025年科技求職上岸最好的方式就是轉向AI行業。
但AI工程師對機器學習的要求極高,以傳統SWE的CS背景來匹配AI崗位所需的技能已經是遠遠不夠的:AI崗位對技術能力最低的要求是起碼有CS加Data Science的知識組合,理想的背景則是CS與Applied Math(應用數學)/Pure Math(純數學)的交叉學科,更能勝任AI領域的複雜挑戰,WST Bruce學長也在之前的直播中針對CS專業求職的新方向進行了深度解析👇
總的來說,AI時代下,留學生求職需從“學歷競爭”轉向“技能+行業”競爭。未來想進大廠,用AI提效的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用AI提效的技能
Nvidia創始人黃仁勳也說過,AI不會奪走你的工作,但使用AI的人會。這也意味著新技術出現在消滅一批傳統崗位的同時,也會創造出大量的新崗位。比如Prompt Engineer提示工程師。
Prompt Engineer
主要職責是透過設計和實現自然語言處理模型,為使用者提供更加準確、高效的智慧提示和建議,對候選人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能力都有比較高的要求。據Bloomberg資料,該崗位年薪高達30萬美元以上。
另外,根據Robert Half的最新資料和分析,2025年最熱門的IT職位包括:
-
AI ethicist人工智慧倫理學家
-
AI product manager人工智慧產品經理
-
Business analyst業務分析師
-
Cybersecurity engineer網路安全工程師
-
Data engineer資料工程師
-
Database administrator資料庫管理員
-
ERP integration managerERP整合經理
-
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機器學習工程師
-
Network engineer網路工程師
-
IT Project managerIT專案經理
-
QA analyst質量保證分析師
-
Software engineer軟體工程師
想了解這些熱門崗位的工作內容和企業偏好的候選人特徵,可以找小助理回覆關鍵詞【崗位】獲取這份指南哦~

除此之外,想要順利進入大廠,崗位需求的精準匹配度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提高你競爭力的秘密武器。
崗位需求的精準匹配度
如今HR和AI篩選簡歷,10秒內看不到價值就會被pass。關鍵詞是否精準、專案成果有沒有量化、技能與崗位是否深度契合,都是關鍵。
記住:別用一份簡歷海投所有崗位,崗位永遠留給最匹配的人,定製化突出崗位所需的簡歷,才是拿到面試的敲門磚。
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專注於需要人類判斷力、創造力和情商的角色——而這些領域目前人工智慧還不夠完善。
很多中國留學生或者家長,往往是都注重硬技能層面的培養而忽視了軟技能的重要性。如今,高薪企業面試時會更加側重透過行為面試去考察候選人是否能勝任、並且是長久地勝任申請的崗位。
這一點Amazon面試很有代表性,亞馬遜16 Leadership Principles是其每輪面試的必考內容。

cr. Amazon
亞麻的BQ題是矽谷大廠行為類面試天花板,絕對的業內標杆,據說很多中小廠、獨角獸,考察候選人BQ都是套著亞麻的十六條LP考的。認真準備過一遍亞麻的行為面試,其他大廠的行為面試基本不是問題。
整理了一份亞馬遜及其他大廠行為面試原題/高頻題,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回覆關鍵詞【BQ】可以解鎖~

大環境不樂觀,但每年WST總有學員披荊斬棘,順利上岸,最後給大家展示部分WST學員在最新興熱門的AI領域斬獲的優秀戰績👇





歡迎來WST辦公室翻閱近期案例和了解完整服務流程~
如果你對AI時代下的科技求職還存在疑慮
不知道提升哪些技能可以提高求職上岸率?
想知道自己究竟適合什麼行業什麼崗位?
備戰2026求職季
報名VIP專案,掃描下方二維碼
聯絡WST團隊諮詢專案~~


宣告:所有學員斬獲的高薪崗位實習/全職offer,均是透過WST的求職專案達到自身實力過硬,符合公司錄用標準的前提下透過官方校招渠道,自行申請所獲得。
▼點選這裡,更多求職資訊盡在W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