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殞命,警鐘未響

【“警鐘敲響之前高度重視,喪鐘敲響以後高度近視,精彩極了賣力鼓掌,糟糕透了靜默裝死。”生命第一,不應該只是口號宣傳。】
1
8月10日,河北省廊坊市。
固安縣孔雀城雅柏園小區內,一對母子掉入小區內汙水井,最終兩人不幸遇難。
幾日前,廊坊暴雨。
8月9日,有業主曾在事發前,發現小區內汙水井蓋被頂了起來,還在小區群裡發影片提醒,物業沒當回事。
結果第二天,一對母子墜井身亡。

該親屬認為,如果汙水井內有防護網,或者業主提醒後物業及時在汙水井前擺放警示牌,或許悲劇都不會發生。目前,各部門都已介入處理此事。

事發後,物業已經對小區內所有井蓋進行了排查。
你看,這就是我們這個地方某些“管事”的人的尿性。
“這有安全隱患”,“已讀不回”、“已知曉情況”、“待我們核實調查”。
“啪”地一聲死人了,事鬧大了,“高度重視、全面排查、舉一反三、杜絕隱患再次發生”。
災難,從來不是死了100個人,而是死了1個人,這件事重複發生了100次。
補充一個冷知識。
2021年2月12日正月初一,同樣是河北廊坊。
安次區辛其營村發生一起兒童墜井被困事故,一名7歲男童在農田玩耍時不慎掉入報廢的機井中,機井深約30米,井口直徑僅為30公分,男童被困於井底。
萬幸,上次消防戰士及時趕到,男童最終被成功救了出來。
這次廊坊墜井母子,就沒有這麼幸運。
洞口極窄,下面有藻氣,一掉下去,很容易出人命。
井蓋消失,深井吃人,已經發生過多少次了?
每次都是死了人,“全面排查、杜絕隱患”。
賣批!
2
“井蓋消失,腳下陷阱,謀殺路人”,這已經不是第一起案例了:
2014年8月,河南衛輝市龐寨鄉柳位村,一名4歲女童墜入15米深井不幸身亡;
2016年11月,河北保定,6歲男童不慎墜入40米廢棄深井,被找到時已無生命體徵…
2017年6月2日,銅仁市一名三歲女童掉進路邊排汙窨井身亡;
2018年12月4日,杭州下沙一位懷孕7個月的孕婦不慎墜入窨井身亡;
2019年6月27日,鎮江一名三十六歲女子,騎行時不慎摔倒,落入非機動車道旁邊綠化帶裡的一個無蓋窨井身亡;
2019年11於月9日,武漢10歲男孩,踩在綠布遮蓋的汙水井洞口上面,不慎墜入井下死亡…
武漢10歲男孩墜井身亡之後,高新區管委會宣傳部的負責人說“我在外地”;相關工作人員說“事發地屬於江夏區管轄”;江夏區宣傳部的工作人員說“有待進一步確認”;城管部門說“事情歸高新區建設部門和水務部門處置”…
官僚派的醜陋嘴臉,安全督查流於形式的表演,在這一刻,達到了100分的藝術作品公映。
3
2021年12月26日,陝西渭南市。
大荔縣羌白鎮,一名5歲女童意外墜入20米深井。
由於井口狹窄只有35釐米,成年男性無法進入,並且井下的直徑比35釐米還要小,消防戰士多次嘗試都無法到達女童受困地點。
經過商議,救援隊伍決定調派挖掘機。
可由於天氣寒冷,加上挖掘時間又長,女童家屬擔心孩子安危,強烈要求家屬親自下井救援。
最終,經過救援組的研究,決定同意身材嬌小的小姨下井救援。
15分鐘的緊急培訓之後,小姨三次下井,最終成功將女童嘟嘟救出。
看見小姨的時候,嘟嘟帶著哭腔,“我就知道你會來救我的。”
然後,媒體跟打了雞血一樣,千篇一律地大肆報道“小姨勇敢”、“人間溫情”等正能量的宣傳主題。
墜井的事、井蓋消失的事、安全隱患的事,都跟瞎子一樣,一字不提。
在所有媒體幾乎都是高度一致的“被女童和小姨的井下對話感動了”的時候,@湖南消防 這時候卻站出來敲了個警鐘:
別讓深井變成吃人的“虎口”。
還要吞噬多少生命,才真的有人重視,這個要命的安全問題?
4
其實,針對井蓋的問題,解決辦法很簡單。
可以設定雙重井蓋,在井蓋下面50釐米的地方,再加一層井蓋;
再者,可以在井蓋下面,設定幾根橫豎鋼筋,這樣即便是井蓋損毀了,小孩也不至於掉下去;
最簡單也最經濟環保的方式,就是井蓋下面加個濾網防護罩。
國外許多國家,20年前就是這麼設定的。
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網上搜一下,日本是如何處理深井和井蓋問題的。
別人20年前就知道加個濾網,我們這20年裡,被吞噬掉多少生命,怎麼就加不上這一道網?
媽的,無人駕駛都實現了,外賣平臺網約車牛B到大資料精準拿捏每一個打工人。
一個濾網的問題,都解決不了?
財政沒錢,這筆公共支出掏不起銀子?
六盤水的李再勇,主政三年虧空1500億的財政赤字,1500個億,都不夠給全國所有井蓋下面加一張濾網的?
5
交通安全,嚴查頭盔;文明城市,“地上不準有一片樹葉”。
真到了井口吃人,母子殞命這種性命攸關的大悲劇發生了。
靜默裝死,推諉扯皮,然後再弄個裝模作樣的情況說明,“高度重視、全面排查,舉一反三”。
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海恩法則
口號喊得震天響,警鐘敲得啪啪響,最後還是“已讀、已閱、已道歉、已罰酒三杯”的不作為不處理。
大不了下次死了人,再鞠三個躬喊一句舉一反三罷了。
所以,那些太漂亮的口號喇叭,我從不相信。
這世上每個人的說話方式都如此拐彎抹角、閃爍其詞,如此不負責任、如此微妙複雜。
他們總是徒勞無功地嚴加防範,無時無刻不費盡心機,這讓我困惑不解,最終只得隨波逐流,用搞笑的辦法矇混過關,抑或默默頷首,任憑對方行事,即採取敗北者的消極態度。
沉默,他們都喜歡這種沉默,沉默的越久,他們得利的時間,就越能長久。
對討厭的事不敢說明,對喜歡的事,也像偷東西似的戰戰兢兢,在那痛苦的滋味以及難以言喻的恐懼下倍感苦悶,換句話說,我沒有抉擇的能力。
為了排解此等苦悶和悲憤,我唯有翻出幾個搞笑影片看些喜劇小品,以此來紓解心中鬱悶。
可等我定睛一看,才猛然發現,那些搞笑小品,都成了正能量宣傳和政治課式的無味雞湯。
這真是太搞笑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