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年輕人不再光顧我們”:法國傳統麵包店陷入困境

巴黎3月14日(小新)近年來,法國人的麵包消費量逐漸下降,尤其是年輕一代,不再像過去那樣每天去麵包店購買傳統法棍。與此同時,工業生產的吐司麵包(Pain de mie)銷量大幅上升,成為超市貨架上的暢銷品。面對這一趨勢,法國手工烘焙師們發出呼籲,希望民眾能夠珍惜這一“國寶級”美食。
一直以來,法國人手持法棍的形象象徵著這個國家的飲食文化。然而,工業吐司的普及正挑戰著這一傳統。據統計,如今法國80%的家庭都會購買工業吐司,其銷量在過去五年內增長了20%。與此同時,去麵包店買法棍的習慣正在消失。
法國國家麵包糕點行業聯合會(CNBPF)主席多米尼克·安拉克(Dominique Anract)坦言:“近年來,麵包的消費量略有下降。我們明顯感受到年輕一代的消費習慣正在改變,他們不再像過去那樣光顧麵包店。”
根據資料顯示,20年前,法國人均每日食用超過100克麵包,但如今已降至不足90克。這一趨勢對傳統麵包店影響巨大。
食品科學博士、烘焙產品專家弗朗索瓦·布什(François Buche)分析道:“如今的消費者,特別是家庭,傾向於在超市一站式採購,順便買吐司麵包,而不再特地去麵包店買法棍。此外,超市裡的吐司麵包不受麵包師的營業時間限制,而且質量穩定,不會出現手工麵包那樣的個體差異。”
【工業吐司的優勢:方便、柔軟、便宜】
相較於傳統法棍,工業吐司麵包更受現代消費者青睞,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 儲存時間長:傳統法棍容易變硬,而工業吐司通常能儲存更久。
  • 方便易用:無論是早餐抹果醬,還是做三明治,工業吐司都更加便捷。
  • 價格更低:大規模生產降低了成本,使其更加經濟實惠。
  • 口感柔軟:許多消費者,尤其是孩子,更喜歡柔軟的麵包,而不是硬脆的法棍。

但對於傳統烘焙師來說,工業吐司的普及是一種威脅。多米尼克·安拉克憤怒地表示:“只要稍作安排,傳統法棍仍然無可替代!工業吐司無法取代剛出爐的香脆法棍,那才是真正的法式早餐。”
曾幾何時,手工吐司(Pain de mie artisanal)也是法國麵包店中的常見商品。但如今,它幾乎已經從傳統麵包店的貨架上消失。
“很多烘焙師已經放棄生產手工吐司。”弗朗索瓦·布什解釋道:“與工業生產相比,手工吐司的保質期更短,不含防腐劑,市場競爭力較弱。因此,許多烘焙師僅在聖誕節等特定節日才會生產。”
工業企業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食品研發,甚至推出了更健康的配方,比如降低糖分、減少新增劑等。一些工業品牌的吐司產品甚至能獲得Nutri-Score A或B評級(法國食品健康評分體系)。
面對這種局面,傳統麵包店是否還有希望?
【“拯救麵包店”——烘焙師的最後呼籲】
多米尼克·安拉克強調,傳統麵包店的產品質量遠勝於工業產品,特別是在“健康飲食”日益受到關注的當下。“消費者開始關注‘吃得更健康’,而我們手工製作的麵包更天然、更營養,這正是我們的優勢。”
然而,工業企業也在不斷改進產品,“他們的產品質量越來越高,甚至獲得了健康認證。”弗朗索瓦·布什警告道:“傳統麵包店如果不採取行動,很可能會在未來失去市場。”
烘焙師們擔心,法國的傳統麵包文化正受到‘美式消費習慣’的衝擊。
“法國每一家麵包店服務約2000人,每天有1200萬消費者光顧麵包店,”多米尼克·安拉克呼籲道,“我們應該珍惜這一飲食文化,而不是盲目地走向工業化和快餐化。”
【未來:法棍VS吐司,誰將主導法國餐桌?】
法國烘焙行業正站在十字路口。工業吐司的崛起讓人們開始質疑傳統法棍的未來,但法棍作為法國文化的象徵,仍然被許多消費者珍視。
那麼,未來法國人的早餐,會是香脆的法棍,還是柔軟的吐司?
這場食品文化之戰,仍未結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