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六年,攸關我國民營經濟未來發展,給2025年我國經濟,打強心針的一場會議,今天召開了。
那就是,我國最高層領導主持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

有許多大型媒體都發了通稿,來闡述這場會議的重大意義。
我今天想拉長時間線,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談民營經濟,與我國經濟大環境之間的關係。
就像這場會議時隔6年一樣,對標民營經濟一個很好的參照系,就是6年前的民營企業全國10強,和如今的民營企業全國10強。
2019年8月,全國工商聯釋出了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排名第一,是在老百姓心目中,美譽度很高的華為。
然後排行第二的,是服務業第一企業海航集團。
排名第三的,是蘇寧控股;排名第四,是正威國際。排名第五,是恒大集團。
如果我們仔細梳理,就會發現在過去4年裡,2019年全國十大民企排名第二到排名第五的四大企業,全部都爆雷重組了。
距離大家最近的,是10天前的2月7號,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資訊網,掛出一條訊息。
蘇寧控股、蘇寧電器以及蘇寧置業,全部都申請破產重組。
我們將時間線倒撥4年,排名前五的民營企業,第1個倒下的是海航集團。
在2021年,海航集團就申請破產重組。這個萬億資產,曾被譽為我國航空母艦的服務業第一企業,被一分為四,從此消失在大型民營企業的名單裡。
前五企業裡,第2個倒下,也是在全國甚至全世界輿論場,引發巨動轟動的,就是恒大集團。
從2021年開始,恒大的債務就開始爆雷。而在2022年2023年影響持續擴大,最終公佈的負債超過2.5萬億。
這場資產重組,最終中國老百姓會損失多少錢,而又會有多少恒大的業主,至今還在爛尾樓的泥潭裡掙扎,這一切還是進行時,並沒有塵埃落定,落下終章。
而與過去幾年,倒在大眾視野之內的房地產行業不同,全國民企前五企業裡的正威集團,一直是以能源巨頭的身份,長期盤踞在我國民營企業前10行列。
正威集團最知名的標籤,是號稱擁有100,000億的銅礦資產。
正威集團的董事長王文銀,甚至被西方媒體評為【世界銅王】。
但是2024年開始,正威集團多個廠區爆出停產的傳言。
而且正威集團,遍及全國數以百計的大型產業園,停產之後揭開面紗,在資源大佬的光環背後,給人感覺更像是一個工業房地產二道販子的形象。
2019年民企前五里,最後倒下的,也是我前文提到今年才剛剛正式破產重組的蘇寧。
其實從2020年開始,蘇寧就已經爆發大量的債務違約。
而蘇寧太子,在收購意甲球隊的過程中,更是爆出,因後續資金不足,最後被西方財團收割的世紀笑話。

這樣一梳理,我們就會發現,2019年的民營企業10強,已經有4個倒下清盤。
而排名第七的碧桂園,時不時會有負面爆雷登頂熱搜,只不過目前還處在艱難求生的狀態。
排名第十的國美控股,曾經因為首富黃光裕的坐牢,國美蟄伏了十幾年,而在黃光裕出獄之後,這些年國美也並沒有重新站起來,而是不斷的收縮和重組。
曾經蘇寧和國美。是我國零售產業的一對天驕。
如今兩家企業,也是我國零售產業的一對難兄難弟。
透過這樣的梳理,我們會發現時間過去6年,我國民營企業十強的企業,已經破產清盤的有4家,處在危機邊緣的有兩家。
還在正常運營,以及不斷擴大的居然也只有4家,幾乎不及格。
這裡就要著重提到,排名第九的聯想控股。
我們回望過去幾年,輿論場的起起伏伏,就會明白為什麼今時今日,我們依舊在保聯想。
部分網友,腦袋發熱的希望聯想也倒掉,那麼這就意味著幾年前,排名前10的民營企業,倒掉超過一半。
以前網上曾有一個討論,那就是我國如何打造西方一樣傳承數代企業。
老祖宗千百年來也在探討,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在財富高度變化和流動的今天,在社會主義國家,沒有壟斷百年的豪富豪強是正常的。
但是五年之內,全國排名前十的民企倒掉一半,要說這市場完全健康,一點問題都沒有,那確實違心了。
對比過去百年,我國以外的任何一個國家。幾年之內排名前10的民營企業,倒掉一半以上,那麼這個國家在那段時間,必然陷入巨大的經濟危機。
我們是唯一,挺過這個週期的國家。
我們聽過那段艱難日子的秘訣,就藏在2024年的民企十強名單裡。

我們梳理2024年的民營企業前10強,會發現2019的第6名京東,來到了如今的第一。
曾經的華為,在美國的持續打壓與制裁下,6年保住了穩定發展的勢頭,但排不進則退,從第一降到第四。
江蘇的恆力集團。則異軍突起,來到第三。
過去幾年,經歷一番風雨的阿里巴巴,一年營收9000多億,成為民企第2把交椅。
騰訊、比亞迪、吉利,則分別代表著我國的網際網路以及新能源車產業的強勢崛起,進入民企10強。

在2024年全國民企新10強的身上,都體現了新質生產力。
對比過去6年,民營企業10強的興衰變化,也可以看到我國是實體經濟,產業轉型的趨勢變化。
今年爆火海外的Deep Seek,在春晚上大放異彩的宇樹機器人,對標這些民企十強,還只是小幼苗,但他們今年也展現了蓬勃的發展潛力。
從皮帶哥的倒掉,馬老闆的海外歸來,東哥的全員社保福利分房,再到機器人與AI的共同爆發。
看上去民營經濟僅僅走過六年,但實際上,新舊生產力已經升級迭代。
這場六年後的民企會議,則是為新質生產力,吹響【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號角!

2024年,隨著經濟走勢、房價與利率下行,國內大類資產收益率普遍跌破2%(國債1.6%/存款1.5%/保險2.5%/房租1.7%),且極有可能長期維持在低位。這意味著從2025年起,中國家庭面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的資產保值難題。
在低利率、低通脹與老齡化時代,除了降低房地產比例,增配國債、保險等避險資產。更好的做法是將選取標的擴大到全球的核心資產(比如鎖定4.6%利率的美債),讓家庭資產配置的收益率更穩健、風險對沖性更充分。
有全球資產配置諮詢需求的朋友,請新增運營微信(lang202501),或者長按下方二維碼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