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多人的眼中,
紐西蘭是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自然風景優美,氣候適宜,
人們熱情好客,美食好吃諸如此類。
但最近幾年,
這個外人眼中的“伊甸園”
正面臨經濟低迷等現實危機。
紐西蘭政府捕捉到了這一危險訊號,
並採取一系列措施,
但,仍避免不了一輪“移民逃離潮”。

紐西蘭統計局本月釋出的資料顯示,
截至2025年3月的一年內,
紐西蘭淨移民人數同比大幅減少,
其中,離境人數則攀升至年度新高。
越來越多勞動人口移民海外工作生活,
這一現象近日被《衛報》評為:
勞動力“空心化”(Hollowing out)
“創紀錄的離境者
讓紐西蘭面臨不確定的未來。”

本以為會永遠住在紐西蘭
生活迫使他們移居澳洲
33歲的Harriet Baker自認為是南島的“鐵桿兒女”,但現在,她不會在這座她度過了大半生的城市養育自己的孩子。
“當我們買房子的時候,我說,‘把我放在棺材裡你們才能帶走我’。”
然而,她和33歲的丈夫Cameron Baker上個月賣掉了位於但尼丁的房子。
“生活成本不斷攀升,你努力工作卻存不下任何錢——感覺就像我們在原地踏步。”
半個多月前,這對夫婦帶著2歲的兒子Teddy和8歲的愛犬Hiccup搬到了西澳。丈夫Camero將在礦場擔任重型柴油機機械師,曾在紐西蘭擔任公務員的Harriet將主要照顧Teddy。

Harriet希望讓Teddy在紐西蘭祖父母的陪伴下接受紐西蘭式的教育,但她知道這難以實現了,“我們要離開他們,這種感覺確實很瘋狂。但澳大利亞的收入讓我們改變了主意。”
他們一家是大批離開紐西蘭人中的一員,離境移民大多是因為逃離疲軟的經濟。
這波移民潮加劇了人們對紐西蘭未來的擔憂,也讓一些小城鎮陷入了生存危機。
人口統計學家尤其擔憂,因為不僅僅是年輕人,各個年齡段的紐西蘭人都在收拾行囊離開。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們沒有更多地討論這個問題。我們的生育率急劇下降,人口老齡化加速,而且由於新冠疫情,越來越多的人離開。”梅西大學名譽教授、著名社會學家Paul Spoonley說。
“紐西蘭部分地區正開始空置,它們將陷入停滯或衰退。對我來說,問題是——離開紐西蘭的紐西蘭人數是否會開始迴流?”
此前,還有專家預測,由於大波勞動力離開,隨著紐西蘭經濟的恢復,可能會出現“人才爭奪戰”。
勞動力正在“空心化”
更多人去海外工作生活
紐西蘭統計局5月14日釋出的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3月的一年內,紐西蘭淨移民增加26,400人,較2024年同期的100,400人大幅減少,系自2022年12月以來首次跌破3萬大關。
淨移民下降的主因是入境移民人數減少——149,600人,下降28%,而離境人數則攀升至年度新高——123,300人,增長16%。
去年,約56%的紐西蘭離境移民(計劃在海外居住一年或一年以上)前往澳洲,《衛報》稱,澳洲的平均工資水平比紐西蘭高出26%。

其中,20-29歲的人是離開紐西蘭的最大群體,對於他們來說,在澳洲體驗一次揹包客式的海外生活,是一種由來已久的成年禮。
緊隨其後的是30-39歲的人及其子女,以及數量空前的退休人員——這些人被認為不太可能再次回到紐西蘭。
“我們討論一個家庭的‘重心’在哪裡,如果你的父母、孫子或成年子女住在其他地方,那麼你的重心就會發生改變。”Spoonley教授說。
專家們還擔心疫情對現在和未來勞動力市場的影響。部分原因是適齡勞動人口離開紐西蘭,而去年移民政策收緊導致持工作簽證入境的人數減少,也加劇了疫情的影響。
“這正在掏空這群處於職業生涯中期的勞動力,而實際上他們承擔了大部分工作。這就像鬼門關正在關閉( the jaws of death closing),然後我們就會面臨勞動力市場問題。”Simplicity首席經濟學家Shamubeel Eaqub表示。
小城鎮不斷萎縮
人口向中心城市和海外遷徙
許多人並不想離開,但覺得在艱難度日之後別無選擇。
生活成本高、工資和工作條件差、找工作難,這些都是《衛報》採訪過的人提出搬遷的原因。特別是在紐西蘭的小城鎮。
在北島滑雪小鎮Ohakune,當地的毛利部落Ngāti Rangi正在想辦法讓人們留下來。自1996年以來,該地區的人口減少了近三分之一。
人口學家稱,隨著大多數新移民遷往奧克蘭,這一全國性趨勢沒有放緩的跡象。
“這對紐西蘭其他地區和小城鎮來說不是一個好訊息,而且這種情況正在不斷發生,一個城鎮一個城鎮地發生,一個地區一個地區地發生。”人口學家、毛利研究中心聯合主任Tahu Kukutai說。

去年,Winstone Pulp International關閉當地兩家工廠,這導致Ohakune約220個工作崗位流失。裁員支援聯絡員Jude Sinai說,約有 10% 的工人已移居海外,其他人正在努力尋找季節性工作或低薪工作。
“我們有一些新客戶,他們之前在高階市場買了房,沒想到會這樣(被裁員),現在他們正忙著償還抵押貸款,甚至還要修剪草坪。他們想:‘我要不要去海外試試看,在那裡也能實現夢想?’”
目前,該部落正在盡力讓人們留下來——推出了商業課程,試圖提高家庭的技能,並敦促旅遊企業僱用更多的當地人。
“在這裡獲得公共服務已經非常困難,如果把這些服務從該地區撤走,你得到的關注就更少了。學生人數減少,教師下崗,醫療服務匱乏。我們正在竭盡全力減輕這些影響。”
“英國人認為紐西蘭是伊甸園,
但很多人離開是有原因的”
Elle Hunt在紐西蘭長大,有紐西蘭護照,2017年移居英國。
在英國,經常會有人問她:“既然你可以住在那裡(紐西蘭),為什麼還要住在這裡(英國)?”
Elle表示,許多外國人認為紐西蘭是“伊甸園”一般的存在,即使他們從來沒有去過紐西蘭。
“我不確定這究竟是更好地反映了人們對英國的輕蔑和熟悉,還是對紐西蘭的理想化看法。但似乎很少有人相信我,在很多有意義的方面,英國的生活質量要好得多。”
“因此,我對最近關於紐西蘭‘空心化’的報告的關注並不感到驚訝……這波出國潮的不同之處在於其規模之大。”

不僅僅是小城鎮的人們正在“出逃”,擁有最多的就業機會和最高的薪資的奧克蘭,也是如此——在這裡工作未必能買得起房。
截至今年2月,奧克蘭的平均房價約為125萬紐幣,約合55.5萬英鎊,與倫敦的房價大致相同,但平均工資明顯低於倫敦。紐西蘭首都惠靈頓的情況也類似,最近的公共部門削減開支也無助於經濟形勢的改善。
今年二月,Elle回到惠靈頓探望親朋好友時,發現紐西蘭的發展似乎在止步不前。
“17歲那年,我搬到那裡(惠靈頓)求學,感覺這座城市名副其實地享有“藝術之城”的美譽。但15年後,我以更加厭世的眼光看待這座城市,我再次感到震驚——很多東西都與我學生時代一模一樣(甚至連咖啡館的選單,以及每月一次的英式搖滾俱樂部之夜都一樣),而新增的東西卻平庸無奇,毫無魅力可言。彷彿時間靜止了一般。”
“我並非想像一隻海鷗,飛過來‘一切都完了’。”Elle表示,紐西蘭也有獨特之處,比如本土的毛利文化和語言。
相比英國,紐西蘭還有很多優勢。這裡的食物和飲品美味可口,而熱情好客的傳統也讓你感受到“待客之道”的真諦。工作很少被放在生活之前,海灘和風景也確實如你想象中般美得令人窒息。
然而,她許多親朋好友正在搬離紐西蘭。
“如今,我的朋友中,有相當一部分選擇留在海外的第二家鄉生第一個孩子,即使為此會失去家人的支援。”
她又列出了紐西蘭的諸多缺點:公共交通參差不齊、城市文化以汽車為中心,文化娛樂活動也受到限制。
“奧克蘭人最近被評為世界上最早用餐的人;我聽說有人晚上9點半就被趕出餐館了。天黑後你該做什麼?”

圖源紐西蘭旅遊局
Elle表示,哪個地方最適合居住因人而異,但目前為止,她不後悔離開紐西蘭。
“我很榮幸能把紐西蘭稱為我的故鄉之一,每次回國,我都會想,這次旅行是否會讓我想回去。然而,在離開紐西蘭十年之後,到目前為止,我更關注的是它的種種弊端,而不是它的諸多樂趣。”
“英國人或許覺得紐西蘭的草更綠,但真正邁出這一步的是新西蘭人。”
紐西蘭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
希望“更多人選擇留在紐西蘭”
自2023年底本屆紐西蘭政府上臺以來,“重振經濟”一直都是其主要目標之一。
為了提振經濟,紐西蘭政府最近正在吸引國際投資,在剛剛釋出的預算案中,還為學校、教育、交通等基礎設施提供了資金。
但為了減少借貸和債務,預計削減10億紐幣的新支出。一些經濟學家表示,這可能會減緩經濟復甦,導致更多紐西蘭年輕人移居海外。而且,自2023年以來,公共服務部門已裁減了成千上萬個公共工作崗位。
不過,紐西蘭財政部長Nicola Willis否認了這些說法,並告訴《衛報》,政府將增加總體支出,並透過削減不必要的服務來節省資金。
Willis表示,她“希望看到更多紐西蘭人選擇留在紐西蘭”。她表示,年輕人離開紐西蘭是一個持續存在的挑戰,可以透過發展經濟來應對。
“我非常擔心紐西蘭人是否不相信他們在紐西蘭擁有美好的前景。我希望人們看到,這是一個擁有巨大經濟前景和社會前景的地方。”

Nicola Willis. Photo: NZ Herald
但那些在海外的人們卻不知道,到底什麼時候、有什麼樣的理由能讓他們搬回紐西蘭。
27歲的Waikauri Hirini曾是北島中部小鎮Te Kuiti的一名社工,後來搬到澳洲珀斯,與已經在那裡生活的三代家人團聚,併成為一名銀行出納員。
“我剛開始的薪水是48,000紐幣,從未加薪,我的工作量很大,壓力很大。”她說。
“畢業時,我迫不及待地想幫助我長大的社群,但我卻感到精疲力竭,我想‘我不想再這樣生活了’。”
“現在我們真的安定下來了。如果我不把孩子帶回家撫養,不讓他們學習毛利語、跳毛利戰舞kapa haka,我會很難過,到那時我們就會考慮回去。可是,我們回去又能做什麼呢?”
對於許多移居澳洲和其他地方的人來說,事實是: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了。
“他們願意在這裡為好工人付錢。”38歲的測量員Daniel Reed)說道。
他去年與妻子和三個年幼的孩子從北島的一個小鎮搬到了Townsville。
“我們每兩週存1,000刀,享受生活,不再勉強維持生計,也不用為食品雜貨賬單發愁。”離開很艱難,但他們的孩子們已經喜歡上了新的學校和新的生活方式。
“他們永遠是紐西蘭人,但他們知道澳大利亞國歌。我不知道他們是否還記得紐西蘭國歌。”
最後,正如Elle所說,
離開紐西蘭的人對回國的矛盾心理
也反映了他們的特權。
因為他們知道,
“如果英國開始變得太糟糕,
我們可以選擇離開。”
紐西蘭是全球唯一擁有永久回頭籤的國家,
這給了許多人“出走的勇氣”。
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留言討論!

你“在看”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