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質量差、運費貴、人沒野心!”移民紐西蘭後,他們總結了這些文化衝擊!引發無數人共鳴

眾所周知,
紐西蘭是一個移民國家
這裡許多人來自全球各地,
有著自己的文化習俗飲食習慣
那麼,來紐西蘭之後,
會有怎麼樣的文化碰撞呢?

圖源紐西蘭旅遊局
最近多位美國網友和
來自英國的老移民
分享了他們來紐西蘭之後,
遇到的文化衝擊。
比如:
在紐西蘭不用擔心東西被偷(安全)、
紐西蘭人對物品有特別稱呼、
紐西蘭人缺乏野心、
房屋質量較差、運費昂貴、
餐廳晚上9點就關門、
……

日前,一位美國人在Reddit上發帖詢問
美國人是否在紐西蘭經歷過“文化衝擊”,
引來幾十人留言。
下來先來看看他們的感受。
紐西蘭可選擇的
商品和服務少
其中一位網友說,在紐西蘭可選擇的商品和服務比美國少很多。
“紐西蘭人更喜歡DIY,而不是請專業人士上門維修或安裝。”

另一位美國人對此表示贊同,稱在紐西蘭無法像在美國那樣上亞馬遜網購次日送達。
“在產品和品牌方面,(紐西蘭)沒有那麼多選擇——改變並不難,但你必須願意改變。”這位網友寫道。
紐西蘭人缺少野心
“對一切都不那麼熱衷”
一位紐西蘭人則留言,建議美國人不要少見多怪,因為紐西蘭人“對一切都不那麼熱衷”,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
“紐西蘭人可能更加內斂,說話通常輕聲細語。如果你用美國式大嗓門說話,會成為焦點的。”這位網友寫道。

圖源@pinotcentral

“我感受到的最大的‘文化衝擊’,
是(從我的角度來看)缺乏野心。”
一位美國人這樣評價紐西蘭。
在這位美國人看來,不那麼忙碌的文化也有積極的一面,比如更好的心理健康、更愉快的生活方式。
不好的一面是,這會給生活帶來隱患。“普通紐西蘭人以這種方式生存會越來越困難。”這位網友認為在美國有更多機會發展自己,跨越階層。
紐西蘭人有著自己的
紐式英語
一位美國人說“永遠無法接受”紐西蘭人對物品的不同稱呼。
“紐西蘭人稱為冰塊(Iceblocks)的東西,
我們稱為冰棒(Popsicle)
紐西蘭人說的高速公路(Motorway)
我們稱Highway。”這位網友寫道。
“你們稱為學校(School)的地方,
我們稱為靶場(Shooting Range)。”
顯然指的是美國頻發的校園槍擊事件
“紐西蘭人說的大選
美國人稱為世界末日(Armageddon)。
另一個人附和道。

圖源@firsttable
還有網友分享了一份兩國之間不同的詞彙清單,包括Trunk/Boot(後備箱)、Hitch/Towbar(車輛拖鉤)、Trash/Rubbish(垃圾)和Fall/Autumn(秋天)。前一個是美式用法,後一個是紐式英語。
顯然對美國人來說,紐西蘭人的生活更為鬆弛。
其他紐西蘭的負面印象包括:
房屋質量較差、租房難、
餐廳晚上9點就關門、
鬆鬆散散的接待業
以及昂貴的運費等等。
 看影片 
關注紐西蘭天維網影片號
超多精彩影片等你來!

積極的一面是,
一位網友說喜歡這裡“超級便宜的保險”
路上也沒那麼多大皮卡。
“我並不懷念美國狂熱的宗教和民族主義,
但當你不再被這種宗教和民族主義包圍時,
就會意識到這種氛圍是多麼普遍,
這有點令人震驚。”
這位網友補充道。
還有美國網友認為,
紐西蘭的警察比較仁慈,
“不會因為種族而區別對待”。
此外,
從2012年持假期打工簽證來到紐西蘭,
已經在這裡生活了12年
英國女子Anna Sarjeant,
這些年對紐西蘭有了很深的感受。
最近專門撰文,講述了7個
她剛到紐西蘭時“最困惑的文化衝擊”
房產中介是“半神”
Anna寫道,早在2012年第一次到達紐西蘭時,她花了一段時間才意識到那些看起來像政客競選的廣告牌,原來是房地產經紀人的大頭照。
“我已經習慣了在英國的公交站上看到當地議員露著燦爛的笑容,但看到3米高6長的廣告牌上展示的是房地產經紀人,還是沒準備好。他們就像大明星一樣。”Anna寫道。
“我無法理解——現在仍然無法理解——為什麼這個職業能有這樣的舞臺,為什麼我應該對(某某中介)又賣出一套房子感到震驚。”

後來Anna買了房,並且非常喜歡她的房產中介,“他現在仍然會時不時過來喝杯茶。他的臉就印在我們的冰箱上——以磁貼的方式。”她寫道。
在紐西蘭吃應季食物
是一件大事
Anna稱,在來紐西蘭之前,只有祖父母輩還有“吃應季食物”這個概念。
“在我26年的人生中,有8年都是自己買菜,一盒櫻桃番茄79便士(1.70紐幣),無論哪個月份或季節都是如此。我從不關心它來自哪裡。”她說。
但在紐西蘭,事情並非如此。
“我的天真一直持續到那一天——紐西蘭的一個冬天,我決定做一份Moussaka(肉末茄子餅),站在超市裡,張著嘴巴,盯著一個6紐幣的Aubergine (茄子),完全凌亂了。更糟糕的是,我需要買兩個。”
於是她開始學會用時令食材烹飪,這樣“不用抵押房子就能買得起食材了”。
公共場所物品
無人看管司空見慣
來到奧克蘭後不久,Anna就去了健身房。“當我發現許多健身者隨意地將物品放在沒有掛鎖的儲物櫃中,差點驚呆了。”她寫道。她以為東西會因此丟掉,事實並非如此。
同樣,走在CBD的街上許多人把錢包和手機隨意放在衣服的後口袋裡,也不用擔心被盜。
“我不是小偷,但即使是我,也可能偷走他們中的一半。”她說。

Photo / NZME
在紐西蘭待了12年後,Anna也對自己的包漠不關心了。
“我住在英國的婆婆聖誕節來訪,看到我把手機和錢包放進購物車時,差點得了疝氣。”
不過Anna強調,這不是說西蘭沒有犯罪,(哪裡沒有犯罪?)“但如果你把裝備放在英國健身房而且無人看管,他們會把所有東西都拿走,包括你汗溼的襪子。
Night Club?
紐西蘭沒這個
Anna的文章中講述了在紐西蘭第一次去“Night Club”的經歷。
她稱,自己當時花了幾個小時為首次“奧克蘭夜生活”做準備後,震驚地發現所謂的“Night Club”原來是一家老人酒吧,這也就是奧克蘭“最大、最混亂”的Night Club
“我有點尷尬地穿著全套服裝來到這裡:濃妝豔抹、八英寸高跟鞋和假睫毛,走進一個破舊的前廳,裡面有人吃著乳酪拼盤,穿著Chuck Taylors(帆布鞋)。”她寫道。

圖源紐西蘭旅遊局
“我無法告訴你我現在的情況,因為我已經到了這樣的年齡:在家裡吃乳酪拼盤就是週六晚上的幸福。”
美食是
紐西蘭最大的秘密
就美食而言,紐西蘭完勝英國。用Anna的話說:“在紐西蘭,我很少吃到糟糕的一餐。”
“不僅是價格,你還可以在五星級餐廳和食品市場吃到美味的食物。”她寫道,並且不理解紐西蘭的美食為什麼沒有走向世界。

圖源紐西蘭旅遊局
“令我震驚的是,這個國家的烹飪技術似乎並沒有像它應該的那樣滲透到世界其他地方。如果你住在這裡,你會知道很多,但當我在英國時,我只知道紐西蘭有好吃的羊肉。”
為此Anna還與一位走遍世界的著名廚師Tim Smith討論過,他也同意Anna的觀點,即紐西蘭的烹飪天賦在其他地方被嚴重低估了
紐西蘭的氣候
沒那麼冷
氣候方面,Anna認為紐西蘭許多房子沒有保溫,冬天時要穿著羽絨服上床睡覺。而奧克蘭最大的好處之一是,即使冬天也不會特別冷。
“2022年《健康住宅》法規修改,強制要求房東提供暖氣,我已經買了我的第一套房子並嫁給了一名建築商。但我很高興沒有人因為室友全天候使用電熱器而面臨每月1000紐幣的電費。”她寫道。
下午3點後
喝咖啡“違法”
“去年7月回英國旅行時,我告訴花園中心咖啡館的女孩,她泡了一杯很棒的馥芮白(Flat White)。她看著我,好像我瘋了一樣。”Anna寫道,英國人總是在下午5點後供應咖啡。而在紐西蘭並非如此。
“我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一個如此熱衷於喝咖啡的國家會在下午3點停止喝咖啡。”她寫道。
紐西蘭擁有一個多元開放的社會環境,
包括人口、語言、文化和飲食等。
根據最新的人口普查結果,
紐西蘭歐裔最多,佔比67.8%,
其次是毛利裔(17.8%)。
亞裔人口數量位列第三,為17.3%,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
太平洋島裔、中東、拉美與非洲裔等。
因此,文化碰撞難以避免。
你來紐西蘭之後,
感受到了哪些文化衝擊?
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