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飲料衝刺IPO:營收增長放緩,毛利45%的怡寶賣不動了?

來源:鳳凰網財經《IPO觀察哨》

繼2020年9月農夫山泉在香港上市之後,飲用水巨頭“怡寶”的母公司—華潤飲料,也來衝擊港股上市了。
此次IPO,華潤飲料欲募集資金進行產能擴張。
然而,透過招股書,鳳凰網財經《IPO觀察哨》發現,華潤飲料的產能似乎並沒有那麼緊張,2023年,公司自有產能利用率只有66.4%,加上合作的外部產能,整體產能利用率也只有72%左右。
此外,根據華潤飲料最近幾年產品的營收情況,鳳凰網財經《IPO觀察哨》還發現,華潤飲料的核心產品“怡寶”營收增長似乎陷入瓶頸,增長率不及競品公司,而華潤飲料一直試圖打造的第二增長曲線暫時還未成氣候。
“怡寶”賣不動了?
“我們是中國包裝飲用水行業的開創者、中國即飲軟飲行業的領導者”,華潤飲料在招股書中說道。
此外,華潤飲料在招股書還表示,公司2023年售出逾146億瓶“怡寶”品牌水產品,該品牌也是中國即飲軟飲市場中2023年零售額超過人民幣300億元中僅有的七個品牌之一。按零售額計,華潤飲料2023年在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排名第二,在中國飲用純淨水市場排名第一。
不過,鳳凰網財經《IPO觀察哨》發現,華潤飲料增長率與競爭對手相比,並不出色。
2021年至2023年,華潤飲料營業收入分別為108.18億元、119.06億元、124.47億元,期間營收增長率分別為10.06%、4.54%,增長率開始下降,而同類公司農夫山泉2021年至2023年飲用水營收分別為170.58億元、182.63億元、202.62億元,期間增長率分別為7.06%、10.95%,同期農夫山泉的營收增長率依然是上升。
對於2023年營收增長放緩的原因,華潤飲料並未在招股書中提及,鳳凰網財經《IPO觀察哨》與公司進行求證,華潤飲料方面表示,“目前公司處在靜默期,一切以招股書為準”。
第二增長曲線未成氣候
從產品矩陣上不難看出,華潤飲料的產品主要是飲用水,該項收入佔比超92%,飲料產品收入佔比雖然每年都在增加,但目前依然不足8%。
而同樣是做飲用水的頭部公司,目前飲用水營收佔比不到50%,飲料產品成為了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
此次華潤飲料遞交的招股書中,針對飲用水的毛利率專門進行了披露,2023年的飲用水毛利率為45.6%,飲料的毛利率為33.7%,華潤飲料綜合毛利率為44.7%。
而某飲用水頭部公司,綜合毛利率為59.5%,淨利率28.15%,均遠超華潤飲料。
募資擴產引質疑
需要注意的是,在飲用水的增長率陷入下滑之際,華潤飲料此時IPO募集資金欲進行擴產,產能是否能被消化引起投資者質疑。
華潤飲料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在中國擁有12家已投產的自有工廠及34家合作生產夥伴,生產包裝飲用水及飲料產品。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的已投產自有工廠和合作生產夥伴的包裝飲用水及飲料產品年標準產能合計為18.8百萬公噸,而公司的包裝飲用水及飲料產品2023年的實際年總產量為13.5百萬公噸。
此外,華潤飲料2021年至2023年自有工廠實際產量分別為3.84百萬公噸、4.06百萬公噸、4.48百萬公噸,產能利用率分別70.6%、71.4%、66.4%,從產能情況不難看出,華潤飲料的產能擴充並非特別迫切。
此外,在招股書中,華潤飲料表示,從2023年12月31日開始,公司預計在今明兩年內新建及擴建8.51百萬公噸的產能,預計投資超50億元。除這些專案外,華潤飲料還計劃2026年及2027年繼續擴大自有產能。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年初,華潤飲料收購了一家前合作生產夥伴的70%股權,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營運中的已投產自有工廠的標準年產能為12.4百萬公噸,而2023年華潤飲料的包裝飲用水及飲料產品總銷量為13.77百萬公噸。如果這兩年公司新的自有產能投產,公司的產能利用率或將進一步下降。
在產能利用率不高,公司營收增長率又下滑的情況下,華潤飲料產能能否被消化被投資者質疑,加之公司第二增長曲線未成氣候,華潤飲料未來能否如願IPO,鳳凰網財經《IPO觀察哨》將持續關注。

 👇【 熱門影片推薦 】👇

點選在看 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