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譜的新媒體不多,請關注美國華人雜談

本文由“美國華人雜談”和非營利調查新聞編輯室“Information Justice(資訊正義)”共同策劃、聯合發表。歡迎轉載、分享、轉發。
請使用網站Justicepatch.org檢視完整文章及更多內容,為防失聯,請透過郵件訂閱網站,或關注我們的電報頻道:https://t.me/piyaoba
DOGE技術員因說真話被開除
不久前 NPR 一個關於採訪原 DOGE 員工薩希爾·拉文賈(Sahil Lavingia)的報道很有搞笑意味,雖然那是個真實的故事。
拉文賈是個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人,他加入 DOGE 是真心希望幫助政府去除腐敗,卻因為講真話,被炒魷魚了。
他在接受採訪時說:“事實上,政府的工作效率還挺讓我吃驚的。”("pretty surprised, actually, at how efficient the government was.)
他在 DOGE 僅工作了 55 天。下面是拉文賈接受採訪時的原話摘錄:

我沒有發現聯邦政府充斥著浪費、欺詐和濫用。我還以為輕易就能做出很多成績,因為我相信有很多浪費,希望有機會剷除浪費、欺詐和濫用。但實際上,欺詐是極少量的。而濫用,我感覺是不存在的。究其原因——我認為,作為來自科技行業的人,我們有一種偏見,因為我們曾在谷歌、臉書等公司工作過,這些公司資金雄厚,有投資者資助,有很多人無所事事。
幾十年來,政府一直被置於放大鏡下。因此,總體而言,我個人對政府的效率之高感到非常驚訝。這並不是說政府不能變得更有效率——可以(用電子化)替代紙張和傳真——但這些並不是欺詐、浪費和濫用。這些只是美國聯邦政府可以改進的空間——更現代化和進入 21 世紀。
(關於我被炒魷魚的事)說起來有點蠢,一個寫部落格的作者——他甚至不是記者——問到了我的開源業務,我和他聊了聊。他問了不少關於我在 DOGE 工作的問題,我覺得埃隆(Elon Musk)在希望 DOGE 做到最大程度的透明方面態度是非常清楚的,他在私下和公開場合都經常這麼說。所以我覺得,好吧,酷,我就相信他說的是真心話。我決定做到資訊公開透明,而且我先斬後奏了。我說的基本上就是,政府並不像我想象的那樣效率低下。
然後,我(工作上)的訪問許可權很快就被取消了。我沒有收到通知。我基本上被當作不存在了,只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通知我的訪問許可權失效了。
不幸的是,他們沒有直接告訴我,我被解僱的原因是因為我透明(坦誠)了。我不知道用“諷刺”這個詞是否合適,但我確實這樣認為……在最透明的組織中讓透明的人離開,確實有點搞笑。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兩件事。第一,政府部門並不似有些人所說的那麼低效。第二,馬斯克/DOGE 的所謂提倡透明只是作秀,不是真實意圖。
DOGE 的真實目的不是本文的內容,暫且不表。我只想針對政府部門是否低效做些討論,尤其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話,下面就分享下我經歷的政府在投票系統這件事上的做法。
政府不一定比私企低效:從我的投票站工作經歷說起
拉文賈的故事讓我好幾次忍不住笑出來。他說自己曾經認為政府效率不會高,是因為看見谷歌、臉書等公司效率不高產生了偏見。
這種說法我還真沒聽說過。人們一直說的難道不是私企效率高,政府效率不高嗎?似乎道理也很直白:私企老闆心疼自己的錢,不會允許浪費;政府花的是納稅人的錢,沒有人掏自己腰包,就必然會助長浪費。
我在美國的職業生涯除了近三年的非營利機構外,全部是在私企。說實話,見識了私企高層太多的浪費和腐敗。儘管這樣,我也曾長期認為政府部門的效率比私企更低。我不知道這個概念哪裡來的,可能就是想當然吧,因為大家都這樣認為啊。
直到我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到政府的運作,我的觀點才開始改變。我真希望拉文賈的話能夠幫助人們消除對政府低效的偏見。
十多年前,我成為一個投票站工作人員(poll worker),每到有投票的時候,如初選、普選和額外安排的地方投票,就去投票站工作。這給了我一個瞭解政府工作效率的視窗。
我去投票站工作的第一印象是,人員老化,機器老舊。
感覺大多數工作人員都是七十甚至八十以上的年齡了,個別人每一次坐下、站起都是挺大的挑戰。我們都會照顧這樣的員工,不讓他們做需要走動的崗位。這批人直到疫情爆發的 2020 年才被替下。似乎他們挺在乎這個收入,想起來有點心酸。
投票機看上去都不是新的。兩年前我們換新機器時得知,原來的已經用了 20 多年了。
但我印象最深的是節儉,連最普遍的 A4 紙打印出來的箭頭標誌,也要回用。那個箭頭我們要用膠紙貼在走廊的牆上,讓選民知道去投票站往哪裡走。選舉結束了,我們要小心地把膠紙撕下。只要那張紙沒撕壞,就回用。
工作中需要用到幾根橡皮筋,也是一次次回用,直到斷了才給新的。有的都沒什麼彈性了。其他任何東西都是這樣,絕不會因為舊了就扔。好多次我都想,早知道我就從家裡帶點過來,也不用這麼憋屈。那天在某個微信群裡說起這事,一個也去投票站工作的外州朋友說,她那裡也是,任何東西都回用。
所以那天讀到拉文賈的故事,他說發現政府部門效率已經挺高了,唯一想到的就是可以用電子技術取代紙張和傳真時,我幾乎笑噴了。
其實這說明了,表面上誰都能看到的可改進可節約之處,已經都做了。那是不是不再有改進的空間了?當然不是。但這需要懂行的人,對各種程式及程式背後的內容都吃透了的人,一起來改進了。像拉文賈那樣只去了幾十天的人,幾乎不可能提出有價值的意見。
這種事情,我們在任何工作中都會有體會,私企也一樣。
投票機的改朝換代
在換新機器之前,我們用的投票機的資料硬碟是一個像書一樣大小的盒子,就像 20 多年前的錄影帶,選民冊則是打印出來的幾個厚重的大本子。離電子化差好遠。
因為有做資料庫的 IT 背景,我忍不住要琢磨投票程式背後的內容。於是我明白了,為什麼每次選舉前,像選民登記、改變黨派、改變地址、要求郵寄選票等要求,都會有一個截止日——這是因為選舉部門需要列印選民冊,截止日之後的變化無法在選民冊上反映出來。
我琢磨了我們投票機的操作程式後,得出了一個可怕的結論:那個資料硬碟如果被偷、被毀,我們是無法人工計票的。有合適機會詢問時,我的猜測得到了“上面”的肯定。
怎麼說呢,這可能算不上是災難性的。每個投票機都是獨立的。一般不可能同時很多投票機遭遇不可逆的破壞。個別投票機出問題,應該不會影響選舉結果。
不過,這也是促使我們郡換投票機的重要因素之一。說了很多年了,兩年前我們終於換了新系統,實現了電子化。
新系統還提供了能夠人工計票的功能。單純加這個功能很容易,讓事情變複雜的是必須保證匿名投票。所以新系統是電子化核查選民身份,電子化讓選民做投票選擇,電子化投票,但中間有一個物理切斷,這樣選民冊系統只記錄選民是否投過票,計票系統只記錄投票結果,但彼此沒有任何聯絡。同時還有一套打印出來的選票(上面沒有選民資訊),必要時可以人工計票。
如果不是從匿名和人工計票這個角度去考慮,的確有理由認為投票程式不那麼合理,似乎可以很簡單的事情硬是被做複雜了。換機器後的確有不少選民抱怨流程讓人困惑,還不如舊系統簡單、方便。但舊系統不能人工計票啊。
最好笑的是,用上新系統了,還不能讓舊系統完全死去。
投票流程中有一個步驟是,選民被核實身份後會獲得一個有號碼的小票,這是去投票機操作的憑據。舊系統的小票是從一個事先印有號碼的本子上撕下來的,新系統是當場列印。兩個都需要選民簽字。換了新機器後,我們還在產生舊系統的小票——同時產生兩個小票,但投票只用了新系統的。
我們必須這樣做,是因為當地選舉法中有一條要求生成舊系統小票的文字還沒有被去掉。不產生這個小票就違法了,所以這個步驟不能省,雖然生成了也沒有用。
選民不知就裡,從來沒有人抱怨過。就是工作人員也不是都明白,反正告訴我們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但如果誰用腦子想一想,會發現生成舊系統小票這件事情沒有邏輯。
我想說的是,有時候挑刺或抱怨很容易,但看似不合理的事情,可能有你不知道的原因。不是為立法者不及時修改法律辯護,但這裡最重要的事情是保證選舉結果的可靠和準確。希望立法者及時修改法律,下一次選舉我們可以徹底脫離舊系統。
如果政府把投票系統做好了,沒理由認為其他事情一定都做糟了
說實話,我從開始去投票站工作,就一直在設法找系統和程式的毛病。但最後幾乎每一個看似“不合理”現象都被我否定了。相反,我發現系統的設計相當合理,包括每一個投票機都是不連線的獨立裝置,不用擔心萬一有駭客進入系統的話就徹底毀了一個選舉。
唯一的不足之處大概就是舊系統的“過時”。但是,20 多年換一次系統不算不合理吧?這樣的系統,每一次置換,代價不僅是購置裝置的資源,還要包括測試和培訓等。選舉是大事,必須保證系統不折不扣的可靠、準確。如果沒有特別原因不要輕易置換什麼,應該是普遍適用的原則。
還記得 2000 年佛羅里達州棕櫚灘郡(Palm Beach)使用的“蝴蝶選票”惹的禍嗎?因為選票設計不合理,很可能相當多打算投票給阿爾·戈爾(Al Gore)的選民實際在選票上選擇了第三黨候選人帕特·布坎南(Pat Buchanan)。
從這個工作之內和之外我還了解到,即便某個選舉結果認證都結束了,那個選舉的核查還在繼續。這種核查是為了尋找系統可能的漏洞,也是為了檢測任何不尋常的投票規律,比如某個黨的可靠選區忽然變顏色了,就需要調查,排除舞弊的可能等。
熟悉、解析投票系統的過程,也是我對政府工作效率的認識過程。我想,如果政府把投票這件事做好了,就沒有理由認為政府什麼都做不好。不是說我們的選舉系統萬無一失了,只是說就投票的設計和維護來說,政府還是做得不錯的。
請不要用川普的 2020 選舉被偷的陰謀論來說話。不說別的,只需要看兩件事。一,連共和黨官員都同意選舉結果沒問題,包括共和黨州務卿和副總統等。二,川普不肯認輸,但他約 60 個與選舉相關的官司一個也沒贏,就已經說明了問題。

NBC 新聞 2020 年 1 月 10 日的一個報道:“線上,易受攻擊”:專家發現近三十多個美國投票系統與網際網路連線。一個選舉安全專家小組使用“谷歌伺服器”來核查投票機不連線網際網路的說法,結果發現有些投票機連線了網際網路
只要系統設計合理,偶爾發生一些人為的錯誤,不是問題。要說選舉舞弊,最可能造成廣泛影響的可能還是被駭客攻入。根據 NBC 新聞 2020 年 1 月的一個報道(上圖),有的地方會為了能夠快速計票,偶爾暫時將投票機連線。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也是不允許的,該報道中發生的情況似乎是投票機制造商誤導了購買裝置的地方政府,誤以為他們帶有上線功能的裝置通過了美國選舉援助委員會的認證。
當然,如果執政黨試圖將選舉這個本該公平、無黨派的事情政治化,那就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了。這些才是我們最需要警惕的。
對政府橫挑鼻子豎挑眼的同時別忘了給一點公平
選民對政府有要求並持批評態度,很正常。政府就是必須接受監督的。但我想提醒一句:橫挑鼻子豎挑眼的同時,別忘了給一點公平。
有一件事我至今想起來還是會莞爾。我會去投票站工作是當初收到一封信,問有沒有興趣。信中說,投票站一天工作的收入是 200 美金(稅前,這是新澤西十多年前的價)。
我是以義工的心態去做,對多少錢,甚至有沒有錢並不在乎,但當時的第一反應是憤怒:一天 200 美金,政府真是亂花錢啊!
去參加培訓後才知道,這個“一天”不是我們平時的 8 小時。投票站從早上 6 點開到晚上 8 點,我們早上 5 點報到,做擺攤前的準備工作。晚上結束後還要收攤、計票,這是個 15 小時的工作日。
於是,我又憤怒了:這難道是個拿最低工資的活嗎?政府也太摳門了!(今天碼字時去查了,其實十多年前新澤西州的最低工資還不到 7.5 美金/小時,所以我的憤怒是沒有法律支援的。)
記得我當時心裡說了句:好像政府怎麼做都不能令人滿意啊。
關注我們,不再失聯
電報頻道t.me/piyaoba

檢視更多精彩文章,請前往正義補丁網站justicepatch.org

https://www.npr.org/2025/06/02/nx-s1-5417994/former-doge-engineer-shares-his-experience-working-for-the-cost-cutting-unit
https://www.nbcnews.com/politics/elections/online-vulnerable-experts-find-nearly-three-dozen-u-s-voting-n111243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2000_United_States_presidential_election_recount_in_Florida
https://apnews.com/article/fact-checking-9647421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