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推行雙休,大廠強制下班:種種跡象,釋放一個非常重要的訊號

“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取決於他能自主掌握的時間。”
作者:立正媽媽;來源:藍橡樹
“如果一定要打工,請把我發配到胖東來的企業裡”。
最近,胖東來的掌門人於東來懟人出圈,收穫了一波職場牛馬的好感。
在2025中國超市周活動現場,當永輝負責調改的高管正宣講門店改造成果時,於東來突然登臺打斷髮言。
月盈利200萬,卻未給員工漲薪?在他看來,這是不可思議的。
看不過眼,徑直上臺的他,直言不諱地指出企業在獲得可觀利潤後,忽視提高員工薪酬待遇。
他直言:“調改的首要目標是讓企業活下來,而不是掙錢。如果擔心員工懈怠,直接把60%-70%的利潤分給他們當獎金,比任何口號都管用。
這一硬核發言迅速引發熱議,據活動現場的PPT顯示,胖東來普通員工2025年前兩月平均工資達9886元,店長月薪更是高達78058元。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這種“先分配後盈利”的模式,與永輝調改後鄭州門店基層員工僅從3500元漲至4200元的現狀形成鮮明對比。
反內卷宣言:
讓員工活得好,活有尊嚴
“活下來,然後活好,活健康,然後再去創造美好,活出美好這樣的一種狀態。”這是於東來在臺上擲地有聲的發言,也是胖東來一貫以來堅持的宗旨。
員工福利除了拿真金白銀說話,也是實打實的落實到日常管理。
例如胖東來的休假制度,員工有40天年假,一年休假時長超過140天。還設立了“十天不開心假”,管理層不能不批,不批就違規。
“要讓員工活得像個人樣,有尊嚴。”這是於東來的原話。
胖東來的“三高”哲學,在業內一直獨樹一幟。
透過高工資(員工收入行業前三)、高福利(帶薪年假、委屈獎)、高成本(物流投入佔比15%),構建“員工滿意 → 服務優質 → 顧客忠誠”的閉環。
高支出並未像其他企業預想的那樣影響效益,相反,其許昌門店年坪效達9000元/㎡,是永輝的3倍。
但反觀永輝的“三提兩降”策略:名創優品入主後,葉國富提出提人效、提業績、提毛利,降成本、降費用的改革思路。表面宣稱“胖東來模式是唯一齣路”,但轟轟烈烈的轉型調改運動卻形似神離。
例如,永輝調改店雖縮短營業時間,但員工工作強度反而增加,部分門店出現“早上背胖東來文化,下午算績效扣款”的荒誕場景。被取笑沒學到以人為本的精髓,還沉浸在資本收割的糟糠中。
這種“減虧優先”的資本邏輯,與胖東來“不掙錢也要保障員工”的理念背道而馳。所以,才會有了於東來忍無可忍上臺,發出“賺錢為何不漲薪”的靈魂拷問。
表面上是員工福利之爭,本質上卻是兩種商業價值觀的正面碰撞。
未來,如何在資本效率與人性關懷之間找到平衡,是所有企業都必須面對的生存考題。當企業還在卷績效、捲成就時,胖東來用“卷員工活得好、活得有尊嚴”給出了別出一格的答卷。
大廠帶頭“反內卷”
“準點下班”走進現實
其實,2025年伊始,一股“反內卷”的春風就吹進了各個大廠。
大疆最先開始推行“晚9點強制下班”制度,透過智慧系統自動關閉辦公區電源。不少習慣了加班到深夜的大疆員工,在社交平臺“吐槽(炫耀)”自己被“驅逐”的經歷,直呼“人生第一次被趕出公司”。
美的公司也開始實行 “非必要不加班” 政策,取消打卡考勤,聚焦員工價值創造;海爾公司要求強制雙休,特殊情況需要加班的,必須提前一週審批。
這些原本以鼓吹“狼性文化”為傲的商業巨頭,突然集體舉起“反內卷”的大旗,一時間之內,讓眾人目瞪口呆之餘,也紛紛拍掌叫好。
其實,“反內卷”的整頓早有苗頭。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將“整治內卷式競爭”寫入政策檔案,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更是首次將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寫入檔案,將其列為宏觀經濟調控核心任務。
市場監管總局召開的企業公平競爭座談會中,阿里、京東、賓士等7家大企受邀,惡性加班被定義為“扭曲市場秩序的毒瘤”。
國家透過政策壓力,釋放出明確訊號:警惕另一種“內卷陷阱”——以透支勞動者生命健康為代價的虛假繁榮。
當00後員工理直氣壯拒絕“996福報”,當“收益至上”的商業邏輯遭遇“生命價值” 的倫理拷問,這場始於個體反抗的靜默革命,正在成為改寫商業規則的集體力量。
高中推動雙休
教育啟動反內卷
反內卷的風不僅席捲了大廠,也刮到了教育界。
去年,河南省教育廳廳長毛傑就曾在中秋國慶大假前,吼出“全河南省學生統統放八天假”的驚人通知,打響了反內卷的第一槍!
隨後,“不允許高三晚自習9點半不下課,禁止週六週日補課”等舉措紛紛出臺,打出了消解教育內卷的組合拳。
接著,“高中雙休”的舉措迅速在全國推廣,掀起了改革浪潮。湖南、浙江等地率先實施的“高一高二雙休制”,打破了延續數十年的“月休”潛規則。
緊接著,是教育部2025年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專項行動明確“七項禁令”,嚴禁透過考試選拔學生、設立重點班,嚴控外語、藝術、體育等特定型別招生規模。
一浪接一浪的改革浪潮,是對“教育軍備競賽”的正面宣戰,也是從前工業文明的教育正規化 VS. 如今數字文明多元人才需求的激烈碰撞。
“從我做起,不捲了!”
早在去年年底,深圳外國語學校黨委書記何石明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反內卷宣言,就曾引發雞娃圈地震式的熱議。
“當下家長和學校,都要有改變學生必須‘苦讀’的心態,讓孩子在健康和舒適的環境中學習,因為孩子是用身體去思考和學習的。
剝奪孩子的睡眠、休閒娛樂和運動,即使看似花了很多金錢和精力,實際上是在傷害孩子,扼殺他們的創造力和未來。
當下雞娃現狀,早已到了水深火熱,不得不改革的境地。
提前搶跑、拼命趕跑、瘋狂亂跑、棍棒逼跑帶來的疲勞戰、消耗戰、題海戰、考練戰,對孩子造成的身心殘害,早已不僅僅是學生近視率、肥胖率、抑鬱率高漲的問題,而是下一代的空心病、厭學潮、躺平潮、擺爛潮的泛濫。
當凌晨五點的教室燈光成為教育勳章,當週末補習班的課表塞滿青春時光,當左手打著吊針右手仍筆不停耕,中國教育正在經歷一場與生命賽跑的荒誕劇。
局中人都在作繭自縛,卻執迷不悟。
兩會期間最火的“網紅校長”痛徹心扉地呼籲——
“學生沒有分數,就過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數,恐怕也贏不了未來的大考。如果我們的教育只關注升學率,國家會失去核心競爭力。”
等親子關係決裂、精神科爆滿、孩子走上天台,才後知後覺。反內卷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場生命力的大營救。
高中雙休的推行,“七項禁令”的釋出,“作業熔斷機制”的提議,當教育自上而下,摒棄“分數至上”的價值觀,重構“以人為本”的教育生態,我們的下一代才有救。
讓「機器」休息,
生產力才真正迎來大爆發
從大廠強制下班,到高中推行雙休,這場從企業車間到中學課堂的反內卷運動,既是對過度競爭的理性反叛,更是對文明發展方向的深刻重構。
在效率至上的時代,我們如同矇眼狂奔的賽馬,一味追逐遠方的胡蘿蔔,卻忽略了腳下的土地。無視了不停歇的運轉,會讓馬兒過勞,讓胡蘿蔔失去滋味,讓這一路的狂奔喪失意義。
在工業革命浪潮中,機器大規模取代人力,看似提高了生產效率,實則工人成為機器的附庸,工作強度劇增,工作時間被無限拉長,侵吞了身體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動,最終“人會被機器所吞噬” 。
同樣,在當下過度追求“效率至上”的企業中,無休止的加班,員工如同被繫結在高速運轉的企業機器上,失去了自主支配生活的權利,身心俱疲。
類似華為的“床墊文化”、拼多多“23:30下班” 等畸形加班文化早已被詬病。大疆推行“9點清場令”前,員工通宵達旦地工作,創造力被消磨,工人在機器化生產下,主體性喪失。
當員工活成了機器裡的螺絲釘,創新的靈感還從何而來?
強制下班制度的實施,就是希望將員工從“疲憊深淵”裡解脫出來,打破這種 “機器吃人”式的時間壓榨,讓員工重獲閒暇,讓創造力得以迴歸。
在教育領域,“雞娃”式教育同樣是“吃人的教育機器”,將學生變成追求高分的工具。大量的補課、作業如同繁重的勞動任務,佔據了成長的閒暇,也扼殺了孩子的生命力。
“好成績=好大學=好人生”,成了刻在他們骨子裡唯一追求的程式,一旦實現不了,機器就出故障。
而高中雙休制的推行,既是對“分數至上”的一種反抗,也是讓學生從被異化的勞動(學習)中解放的戰鬥。有時間發展自我,迴歸到人的全面成長軌道,內在的學習動力才有機會激發出來,實現從被動學習到主動求知的華麗轉身。
劍橋大學劍羅厄斯校長曾不無驕傲地說——“劍橋喝下午茶,喝出了6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只因劍橋大學延續多年的下午茶傳統,在茶香嫋嫋、點心精緻的氛圍裡,讓身心得以放鬆,讓智慧的火花悄然迸發。
早在古希臘時期,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曾提出“閒暇出智慧”的真理。他深刻地洞察到,當人們從忙碌日常脫身,擁有閒暇時光去思考、交流、沉澱,靈感與智慧便會不期而至。
“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取決於他能自主掌握的時間。”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開展的一項長期研究,結果發現,適當的閒暇時間就像給學生大腦施了魔法一樣,能促進大腦的神經可塑性,不僅記憶力和學習能力變強了,而且參與研究的學生裡,擁有自主支配閒暇時間的學生,在標準化考試中的成績,比那些沒有閒暇時間的學生成績更高。
微軟日本“四天工作制”實驗資料顯示,4天工作制下人均銷售額增長40%,系統故障率(如IT系統錯誤)同期下降29%。這昭示著一個革命性真相:真正的生產力革命不是時間的壓縮,而是注意力的重構。
這場“少即是多”的管理哲學革命,為全球企業提供了反內卷的實踐範本。
我們都知道,冰冷的機器尚且需要適時停機保養,那肉體凡胎的人,面對繁重的工作與學習,又如何能承受得住無止境的消耗呢?
是時候了,停下腳步,讓閒暇的留白,成為滋養生產力的源泉。正如古人云:“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在這個反內卷的時代,學會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出發;擁抱閒暇,方能書寫生產力的新篇章,讓生命在張弛有度中綻放無限可能。
當曾經將員工異化為生產工具的企業,開始主動給機器按下暫停鍵,讓員工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中重煥活力;當習慣用試卷填滿青春的學校,終於意識到留白才是教育的真諦,讓學生有機會在知識與興趣的滋養下全面成長。
我們看到,是生產力的另一種開啟方式。
從“時間競賽”到“人性迴歸”,這場反內卷的覺醒運動沒有終點,正如文明進化永無止境。
我們追求的不僅是少工作幾小時,更是要證明——在效率與尊嚴的天平上,人永遠是最重的砝碼。
▼精英說今日影片推薦
“在看”我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