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迷老去

歌迷一開始有的是青春,很快就只剩下回憶青春。到了回憶青春這個階段,人的火氣就會少很多。就像我批評五月天的自辯那篇文章下的歌迷留言一樣,有些讀者看了驚呼:歌迷太瘋狂了!對於我而言,這才哪兒到哪兒?如果我批評的是某位當紅小鮮肉,留言區一小時之後就會成為2023年12月的北加沙。

沒有別的原因,歌迷也老了。他們不再擁有青春,以及無盡的精力和鍵盤時間。歌迷也會走出學校,歌迷也會結婚生子,歌迷也會背上房貸,歌迷也要和所有俗人一樣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燃燒青春並不能付清水電費,沉溺感動也不能確保升職加薪。於是,老去的歌迷開始講道理。不像是那些正年輕的孩子,動輒就要你靈車漂移,他還要在墳頭蹦迪,胸口上還掛著“NM$L”的金屬廠牌。

不過還是那句話:這才哪兒到哪兒?
歌迷老去,遲早他們會意識到參加演唱會是人生的偶然,演唱會散場才是人生的常態。“我們”這種複數概念,會緩慢而堅決地崩解為“我”,崩解為單數概念。有沒有“我們”,“我”是否還屬於“我們”,會變得一點都不重要。因為生活的反覆毒打教育人們一個道理:面對生活的重拳,每一個人從來都是單數概念,並沒有“我們”站在一起,全靠自己的臉接著。因為“我們”而產生的虛幻力量感,虛幻控制感,也都會一併消失,世界不是由“自己人”構成的,每個人都赤身露體地站在陌生人之間。
歌迷老去,帶著孤零零的自我,遲早他們會意識到他人認同也沒有那麼重要。時光最先治癒的疾病就是自我膨脹:我是世界的中心,一切圍繞我而生,我的喜歡,我的贊同,也就成為了自我的一部分。我喜歡的樂隊是我,我喜歡的品牌是我,我喜歡的物件是我。於是從正向來說,我要他人認同我的喜歡,正如我希望他人接納並且喜歡我。從反向來說,我要糾正、懲戒那些不認同我的人,他們不喜歡我的喜歡,那就是在冒犯我本人。

總有一天,人會清醒地意識到那個冷酷的事實:這世界上真正在意你的人,加起來總量是個個位數,剩下的人根本不在乎你是誰,更不在意你怎麼想。你所幻想的認同,不過是你這一隻孔雀對著世界奮力開屏,希望世人有所回應。而世界由一群猴子構成,它們向你亮出紅色的猴屁股。

你只有你自己的,你的歡喜是你的,你的哀愁是你的,除了你之外,沒有第二個人真正知道你的感受是什麼,也沒有多少人會去努力探究。會在具體的某一個點,某一刻有所謂共鳴存在,就像是一場演唱會—人們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在演唱會現場交匯,然後又沿著各自的方向繼續前進。共鳴就是射線的交點,在那一個點之前它們彼此分散,在那個點之後大家一去不返。而一條射線由無數個點構成,你的點和他人的點通常是點點不同。

和反對自己心愛之物的人講道理,這是歌迷老去後最後一次努力嘗試。然後自己的喜歡就徹底變成了自己的私事,不張揚,不顯耀,不公開。別人怎麼看待,持有怎樣的態度,這和自己完全無關,不說服,不爭論,不抗議。每年4月1日都還有歌迷記得張國榮的祭日,都還有歌迷會紀念。別人對此如何嘲諷,如何打擊,他們看到了並不理會,因為紀念是他們自己的事,正如喜歡是他們自己的事,別人如何看待如何評價和自己全無干系。

青春的背景音就是喧囂,喧囂到不大能聽見自己的聲音。但所有人都會走出青春,走向成熟,走向中年。人會漸漸走散,喧囂會拋在腦後。會有那麼一刻,走在人生的山路上,人會偶爾回頭望一眼,望向曾經的喧囂,望向曾經的熱鬧,望向曾經的認真,然而山風吹過,一切消散無蹤。在回望片刻之後,人會放下過往繼續孤身上路,只有曠野和星辰在繼續看護著他。

我說:恭喜你。
標題:《回望》
創作者:和菜頭的小肉手
AI演算法提供:Midjourney V5.2
Prompt:A chinese hiking girl stepping onto unknown trails and looking back to camera, full body, nature embracing tightly. Fujicolor Superior X-TRA 400, Extreme close-up portrait, Slow shutter speed Rem Koolhaas, –ar 4:–V5.2
槽邊往事和菜頭 出品
【微訊號】Bitsea 
個人轉載內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無需特別申請版權許可。
請你相信我,
我所說的每一句話,
都是錯的
禪定時刻
《請馴服我,狐狸說》
和菜頭的小肉手
Midjourney V5.2
 南派三叔專區
阿π,看著我的眼睛,告訴我你會更新。
 《槽邊往事》專營店營業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