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津玄師+羽生結弦合體推薦,年度黑馬動畫

今年的冬季新番有一堆大家抱以期待的動畫翻了車:少女樂隊題材的《BangDream!Ave Mujica》成了一部精神分裂狗血戲,原作以打戲見長的《坂本日常》打戲卻各種粗糙。
到了三月回頭一看,這一季口碑最好的居然是開播前完全不被看好的《金牌得主》
豆瓣8.9分,B站9.9分,本季毋庸置疑的口碑TOP1。
上週動畫更是放出了殺招,公佈了米津玄師+羽生結弦夢幻聯動的主題曲MV,讓這部動畫狠狠出了一次圈。
作為3年前開始追漫畫的原作黨,我一路見證了動畫從公佈時的一片看衰到現在的口碑翻盤,今天就來聊聊這部黑馬動畫是怎麼成功逆襲的。
先介紹下原作,《金牌得主》是漫畫家鶴舞墨魚太從2020年開始連載的作品,劇情是非常純粹的熱血體育題材。
小學生結束祈因為年齡太大不被看好學習花樣滑冰,但她對花滑的執念感動了新人教練明浦路司。兩個花滑界的“異類”就此組成師徒,向著奧運冠軍的目標發起挑戰。
漫畫吸引人的一大賣點,是極富美感和速度感的花滑描繪。
鶴舞擅長用一連串的分解動作來展現不同選手的花滑風格,讓靜態的畫面在觀眾腦海中組成行雲流水的動作,展現或柔美、或狂野、或優雅的花滑表演。
再配上極具衝擊力的高潮跨頁,讓每場表演都能看得人起一身雞皮疙瘩。
漫畫對於花滑的科普也非常到位,每話都有大量的規則和技術描寫,讓我這種門外漢看完後基本能分清不同動作的難易度區別,也明白了花滑拼的不僅是技術難度,也要看戰術編排。
而在花滑比賽之外,主人公小祈的角色魅力也是漫畫的一大賣點,讀者入坑後基本上都是抱著“養女兒”的心態在追漫畫了。
花滑是一項很考驗童子功的運動,大多數選手是從5、6歲就開始練習。而小祈因為母親的顧慮,一直到11歲都沒接受正規訓練,只能自己一個人偷偷進行各種練習和摸索。
母親的顧慮從成年人的角度看很合理:滑冰需要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小祈看起來不算是有天賦的孩子,而她有天賦的姐姐學滑冰也是中途放棄,更不用提各種受傷的可能。
但當小祈哭著喊出“我希望自己有比任何人都熱愛的東西”時,讀者和教練司都被這股熾烈的執念深深震撼了,打心底想要守護她幫她實現這個願望。
說她不知深淺也好、一根筋也罷,但正如《哪吒2》結尾的名臺詞一樣,總有些奇蹟要由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來創造。
在之後的訓練中,看著小祈不斷嘗試挑戰更高難度的動作,利用一切機會去成長提升,所有人都會被這小小身軀中蘊藏的巨大能量折服。
而在之後的中部地區A級賽中,看著一路坎坷的小祈終於無失誤完成比賽後的燦爛笑容,那股巨大的感動和滿足感足以讓人落淚,甚至讓人生出自己也想要追逐夢想、挑戰自我的衝動。
這種精神感染力正是體育漫畫打動人心的魅力所在。
憑藉著出色的素質,《金牌得主》的漫畫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粉絲,各種漫畫獎是拿到手軟。
米津玄師也非常喜歡這部漫畫,公開表示“希望全人類都能來看”。在得知動畫化的訊息後,他還聯絡製作方毛遂自薦創作並演唱主題曲,堪稱廚力爆表。
然而儘管有優秀原作打底,幾乎沒人在開播前期待《金牌得主》動畫版,原因只有一個:動畫製作公司ENGI的口碑太差了。
體育漫畫的動畫化是非常考驗製作能力的,一不小心就容易變成PPT動畫。按漫畫黨的期待,要還原《金牌得主》中美輪美奐的花滑表演,起碼得是Produciton I.G(《排球少年》)或MAPPA(《冰上的尤里》)這種級別的動畫公司才行。
當公佈製作公司是ENGI時,所有漫畫黨都覺得完蛋了。
翻翻ENGI的作品列表,從《偵探已死》、《宇崎學妹想要玩耍》到《艦隊Collection》,ENGI製作的動畫連一部口碑像樣的都挑不出來,以極其穩定的水準持續製作爛片。
作畫崩壞、演出蹩腳、劇情瞎改,你能想到的所有改編雷點在ENGI動畫上都能看到。這樣的製作公司怎麼配讓人期待?
等到第一集開播,動畫也確實沒帶來什麼驚喜,只能說差強人意,標準的65分作品。亮點找不出多少,毛病倒是能輕鬆挑出一堆:
上色滿滿的廉價感,沒有了漫畫的晶瑩剔透感;經費肉眼可見的不足,各種靜止和平移分鏡;小祈的人設作畫不穩定,年齡看上去忽大忽小;結尾高潮的吶喊感染力遠不如漫畫。
不過到了第四話小祈正式參加花滑比賽,動畫的口碑開始有所回升。
花滑表演的製作難度極高,如果靠2D手繪必須找實力超強的原畫大佬才能搞定,ENGI顯然沒這麼強的資源,於是他們選擇了真人動捕+3D建模+2D團隊逐幀調整的製作方式。
近年很多動畫(比如《灌籃高手》劇場版)都是採用這種製作方式,但ENGI到底能做到什麼程度誰也不知道。
還好第四話的效果還不錯,三渲二動捕的花滑表演絲般順滑,讓漫畫黨長舒了一口氣。
另外不得不承認,無論漫畫分鏡多麼精巧有衝擊力,那都屬於靜態的藝術表現,而且鶴舞的分鏡有時候會塞得太滿有些凌亂,讓人看不懂動作之間的銜接以及動作表現。
當動畫裡小祈伴隨著音樂在冰面上行雲流水地滑行跳躍時,這種流暢的視聽體驗是漫畫永遠做不到的。
然後就是口碑封神的第五話,狼綺光(小祈的宿命對手、全日本最強小學生)的《骷髏之舞》表演震撼了所有的觀眾。
漫畫裡小光的這段表演只是一帶而過,篇幅很短,但動畫擴充篇幅,把它做成了一段完整的表演,甚至比上一話小祈的時間還要長。
我猜製作組的想法是這樣的:小祈是第一次比賽不可能上來就滑得很完美,此外還要描寫她的心理活動,還要插入場外教練和家人的反應,這都限制了對花滑表演的展現。
而動畫到第五話了,需要有一個能讓觀眾爽到的高潮,也得讓觀眾充分領略下製作組在花滑表演上下的功夫,那麼緊挨著小祈的小光表演正好可以拿來擴充。
於是我們見到了一段和小祈形成鮮明對比的花滑表演:沒有選手的心理活動、(幾乎)沒有場外觀眾的反應,就是從頭到尾展現了一段極為純粹的連貫花滑表演。
各種高難度的連續跳躍,大量真人花滑中看不到的特寫鏡頭,再配上小光宛如冰上妖精般的典雅氣質,這段表演的製作質量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
文字的描寫實在是太蒼白了,大家還是直接去看第五話後半的表演吧。毫不誇張地說,重新整理了觀眾對體育動畫表現力的認知。
根據之後公佈的製作組採訪,ENGI在花滑部分真是下了大功夫:專門和負責花滑賽事轉播的朝日電視臺體育部以及日本滑冰聯盟聯絡,請到了奧運選手鈴木明子完成花滑編舞,鈴木明子又推薦了其他實力選手擔任動捕。
再加上鶴舞的監修和2D團隊的後期調整,最終才呈現出瞭如此高質量的花滑表演。
在之後關西大賽的集數中,花滑部分的製作依然保持了相當高的質量,不論是不同選手的表演風格,還是小祈持續進化的心態和技術,動畫都很好地表現了出來。
而隨著劇情展開,漫畫黨也發現了動畫在編劇上的各種亮點。
比如動畫開頭幾話關於司的過往經歷都給省略了,本以為是簡單粗暴地刪減了,結果發現是動畫把這些內容都集中在後面一起交待,還加了一些有趣的原創細節來豐滿角色。
雖然之前說的各種毛病(作畫貧窮、文戲感染力不足)後面依然有出現,但這些如今都是瑕不掩瑜。
ENGI對這部動畫傾注的熱情和用心所有觀眾都能感受得到,就像一個回回考試不及格的學生某天突然考了80分,壓軸大題甚至拿了滿分,誰還會去糾結釦分點呢?
而米津玄師+羽生結弦合作的MV更是一份意外驚喜。
能找到羽生結弦這種在粉絲遍佈全球的Greatest of All Time級選手做宣發,對體育動畫來說簡直是做夢都要笑醒,不可能還有比這更大的排場了。
坊間傳聞羽生結弦是米津玄師的粉絲,透過米津的關係才達成了這次合作。如果是真的,那製作組高低得給米津磕幾個頭。
而羽生結弦在MV的表現也誠意十足,大量動作都是復刻小祈的編舞,同時大幅提升了技術難度,貢獻了一場堪稱奧運級別的表演。
能看到喜歡的漫畫得到如此用心的製作和宣發,對漫畫黨來說實在是太幸福了。雖然開播前各種嫌棄ENGI,現在我只想說“真香!趕緊官宣第二季吧”。
最後,《金牌得主》漫畫電子版和實體書都有正版引進,劇情也進展到了小光和小祈成長的關鍵環節,歡迎大家入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