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三聯生活週刊」原創內容
在剛剛落幕的冬季新番中,花樣滑冰題材的《金牌得主》無疑是最讓人意外的黑馬。
動畫先是靠著出色的角色塑造和遠超預期的花滑表演贏得一片好評,豆瓣評分一路走高到9.1分登頂本季最佳。之後在3月更是帶了一份重磅驚喜:由米津玄師和羽生結弦聯手合作的主題曲《弓與箭》MV。有日本網友對此評論說:米津玄師演唱、羽生結弦起舞的影像可以免費播放嗎?國寶展可是要收門票的。

作為一部非熱門漫畫改編、從預告到正片都透著經費有限的動畫,這種級別的宣發完全可以用“奇蹟”來形容。放眼全世界,能請到羽生結弦這種GOAT(全年代最佳)級別運動員參與宣發的動畫基本不存在。唯一能比較的例子是1996年邁克爾·喬丹主演並參與宣發的動畫電影《空中大灌籃》。
所以《金牌得主》這部動畫到底有什麼魔力,不僅能贏得觀眾一片好評,甚至還能讓兩位國民頂流破天荒地聯手宣發?如果你瞭解這部作品臺前幕後的故事,一定會感嘆:這是由“熱愛”創造的一連串奇蹟。

《金牌得主》動畫改編自漫畫家鶴舞墨魚太的同名漫畫,講述了小學生結束祈與教練明浦路司以奧運花滑冠軍為目標不斷挑戰的故事。
競技體育是十分成熟的故事題材,在劇情上很難拍出什麼新意,能否吸引觀眾,除了跌宕起伏的比賽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角能否展現出打動人心的強烈意志,從而讓觀眾喜歡他,願意為他加油鼓勁。在這點上,《金牌得主》主角結束祈的塑造極為精彩。

剛登場時,小祈並不是許多體育作品(比如《排球少年》《網球王子》)裡充滿陽光活力的運動系主角,反而是一個略顯自卑怯懦的弱者形象:小祈沒什麼特長,在學校裡經常被同學排擠。她唯一的興趣是花樣滑冰,但母親怕她受傷加上不看好她的才能,一直拒絕給她報訓練班。
儘管如此,小祈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偷偷學習滑冰。對缺乏自信的小祈來說,花滑就是她人生的錨點,只有透過在熱愛的事物上不斷磨練和精進,才能讓她重新建立對自我價值的肯定。這份執念雖然沉重,卻也讓人相信無論是多艱苦的訓練,她也一定能堅持走下去。

《金牌得主》並沒有迴避充滿不確定的未來,在後續劇情中花了不少篇幅描寫花滑的殘酷一面,意外傷病、身體發育問題、冰場倒閉,有太多無法控制的原因,讓選手不得不放棄職業生涯。但看似弱小的小祈卻能以驚人的毅力和熱情堅持下去,在冰場上綻放出耀眼的身姿。
這種極富情感衝擊力的對比,讓觀眾覺得既震撼又心疼。很多《金牌得主》觀眾都戲稱自己是“賽博養娃”,每週追動畫就是為了看女兒的成長進步,女兒露出的笑容就是全世界最珍貴的寶物。

觀眾對角色投入了這麼多的喜愛,《金牌得主》作為體育動畫已經成功了一半,之後動畫展現出的高水準花滑表演則是進一步引爆了口碑。
體育動畫的比賽環節既是最大的看點也是最大的難點,傳統的2D手繪動畫想要效果出彩,往往需要大量高水準的原畫師參與制作。如果缺少優秀原畫師,比賽很容易變成用各種特寫和靜止鏡頭糊弄的劣質動畫。
在如今的動畫業界,優秀原畫師的檔期都早就被排滿了,況且《金牌得主》也不是什麼大熱IP,製作經費也有限,自然很難吸引原畫師。加上動畫製作公司ENGI之前製作的動畫普遍質量低下,所以在開播前大家對本片基本不抱什麼期待。
既然找不到優秀的手繪原畫師,製作組乾脆用了另一套製作方式:對花滑運動員進行動作捕捉建立3D模型,再對3D模型進行2D渲染和後期逐幀修正,製作出接近手繪質感的3D花滑表演。因為有多年的3D製作經驗,最後的質量之高,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金牌得主》之前,公認的最強花滑動畫是2016年的手繪動畫《冰上的尤里》,但即便是這部彙集了大量優秀原畫師的動畫,後期也因為工期壓力,許多表演都出現了臉型不穩、身體變形的作畫問題。

《金牌得主》的角色在表演中都是採用3D建模,有效避免了這些作畫問題。即便是在高速的運動中,選手的外貌和姿勢依然保持精準和穩定,再配上踩著音樂拍子的大範圍動態運鏡,整體視聽體驗無比絲滑。

當然,3D動畫也有它自己的問題要解決,包括表情和動作的生動性,運動中衣服和頭髮的物理效果等等,這都需要後期大量的調整。《金牌得主》在這方面交出了完美的答卷。開播前大家覺得花滑表演有《冰上的尤里》七八成就已經可以開香檳了,開播後發現居然比《冰上的尤里》還強出一頭。
動畫的質量也獲得了花滑專業人士的認可。B站有個UP主叫“教滑冰的曲教練”,本人是專業花滑運動員和教練,《金牌得主》開播後每週都會結合劇情,掰開揉碎了講解各種花滑知識。

按曲教練的評論,動畫裡的花滑表演小到跳躍發力,大到動作編排都很合理,除了一些為了戲劇性有所誇大的地方,整體專業度非常高。事實上,給動畫擔任動捕和編舞的正是前奧運會選手鈴木明子。
與此同時,從動畫的各種細節,觀眾也能看到日本作為花滑強國的底蘊,比如從主線劇情中,我們瞭解到日本花滑的賽事體系是如何運作的。日本的花滑賽事按年齡分為三個級別,分別是Novice(小學,可進一步分成AB兩級)、Junior(初中)、Senior(高中及以上),每級下面還分地方賽、東/西日本選拔賽和全日本錦標賽。
不同年齡的級別有不同的評分要求,比如選手必須掌握哪些技術動作,哪些因素的評分權重更高等等。在這套體系下,每個選手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當下需要提升的方向。在比賽中取得佳績的選手還有資格參加世界錦標賽和奧運會在內的國際賽事,並獲得額外的訓練資源和獎金補貼。靠著這套完善的賽事體系,日本才能不斷誕生優秀的花滑選手。

《金牌得主》第一季的主線,講的就是小祈獲得Novice參賽資格的故事。在未來的第二季中,我們將看到小祈在Novice大賽閃閃發光的身姿,和她向奧運會邁出的堅實一步。
動畫中,小祈追逐夢想的旅程才剛開了個頭,而在動畫之外,另一位以熱愛追逐夢想的少女則已經美夢成真,她就是《金牌得主》漫畫作者鶴舞墨魚太。某種程度上,鶴舞自己就是小祈的現實翻版:一個半路出家的漫畫家許下看似天方夜譚般的夢想,然後靠著熱愛和毅力一步步走來,最終創造出超出所有人想象的奇蹟。
鶴舞從小就喜歡看漫畫,進入大學後她開始嘗試創作漫畫,在畢業工作之後也依然堅持。2018年,鶴舞帶著短篇漫畫參加了講談社用來發掘新人的“即日新人賞”,並獲得了優勝獎。以此為契機,鶴舞辭去工作開始了全職漫畫家的生活。
《金牌得主》是鶴舞的第一部長篇連載漫畫。許多漫畫家畫某個題材要麼是出於興趣,要麼是出於市場口味,而鶴舞的原因可以說獨樹一幟:為了追星。2018年,鶴舞在推特上發了一條訊息:我要創作一部花滑漫畫,等動畫化之後讓春瀨夏美給主角配音。

春瀨夏美是誰?她是一位並不知名的聲優,配過的角色屈指可數,還全都是配角,稍微有點知名度的角色是手遊《偶像大師:灰姑娘女孩》中的龍崎燻。鶴舞非常熱愛龍崎燻這個角色,自然也喜歡上了春瀨夏美,還專門為春瀨夏美畫了一本應援漫畫。

春瀨夏美的愛好就是花滑,也許是對喜歡的聲優一直沒配過主角而耿耿於懷,鶴舞就做了這麼一個看似痴人說夢的決定:畫一部花滑漫畫並動畫化,然後讓春瀨夏美來當主角。這絕對是我見過最瘋狂的追星行為了。
按鶴舞在《金牌得主》設定集裡的說法,當時她對花滑是一竅不通,甚至連比賽都沒怎麼看過,處於沒錢、沒經驗、沒助手的三無狀態,有的只是對漫畫和春瀨夏美的一腔熱愛。
靠著這份熱愛,鶴舞跑遍了老家愛知縣的滑冰俱樂部,採訪了許多滑冰選手和教練,收集了大量的創作素材,順帶瘋狂補習花滑知識。為了進一步體驗花滑的世界,鶴舞還報了班從零開始學習花滑,結果訓練中把腿給摔骨折了,只能打著石膏完成了漫畫頭兩話的初稿。

功夫不負有心人,鶴舞提交的初稿透過雜誌社的會議,順利拿到了連載許可。漫畫在2020年連載後的口碑一直很好,獲得了一堆漫畫獎項。有了這樣的成績,自然有動畫公司上門要求動畫化,而鶴舞指定的聲優當然就是春瀨夏美。當初看似痴人說夢的目標,就這樣真的實現了。
好訊息還不止如此。在動畫化的訊息公佈後,米津玄師主動找到製作組要求負責主題曲,原來米津玄師也是漫畫粉絲,抱著“為愛發電”的心態來幫助推廣作品。除了親自創作並演唱外,米津玄師還手繪了CD封面。

和羽生結弦的合作也是米津玄師發出的邀請。在之後公開的兩人訪談中,羽生結弦表示自己很多年前就是米津玄師的粉絲了,接到偶像邀請後雖然感到很有壓力,但還是爽快地答應了。
為了能配得上偶像的音樂,羽生結弦在編舞中參考動畫裡兩位女主角的花滑動作,並額外加入了大量高難度動作,最終完成了一場奧運水準的花滑表演,帶來了一部在動畫業界堪稱奇蹟的MV。

回顧《金牌得主》誕生的經歷,讓人不禁感嘆熱愛是真的可以創造奇蹟。在當下這個充滿現實考量的時代,談論夢想總是容易被貼上“天真”“不諳世事”的標籤,引來冷嘲熱諷。但許多了不起的成就往往在最開始都只是天真的夢想,在熱愛和努力的澆灌下,夢想終會照進現實。
在第一季的結尾,身穿“花仙子”服裝的小祈站在冰場上翩翩起舞,宛如一朵歷經風雨終於盛開的玫瑰。伴隨著每次起跳和落冰,她的冰刃上都會折射出五彩光芒,這是屬於追逐夢想之人的閃耀時刻。

未來依舊充滿無常,但少女此刻帶給觀眾的勇氣和感動,讓每個人都願意獻上自己最美好的祝福,陪她在追夢的旅程中一起走下去。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三聯生活週刊》招撰稿人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