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怎麼會那麼摳?你都慶幸郭襄沒嫁他

文/六神磊磊、曹曹

經常看到有博主亂噴金庸小說:脫離現實,大俠們哪來那麼多錢花不完?
呵呵,那是壓根不看書,不知道張三丰。
你知道金庸寫的這個老頭有多麼摳麼?
摳到你都懷疑人生,都慶幸郭襄沒有嫁他。
問:金庸小說裡,如果去武當派吃飯,可能坐什麼椅子?
紫檀?黃花梨?雞翅木?老酸枝?
答案是大石頭。
注意不是石椅,而是就地搬來的大石頭,硌屁股的那種。連西遊記裡妖怪山洞的陳設都不如。
妖怪家也好歹有個石桌石凳吧。
客人喝茶用什麼呢,高檔茶具?更沒有,用飯碗。有油煙味你就擔待擔待。
這就是張三丰的摳門人生。
小時候我還不懂,以為老頭子簡樸。到後來才恍然大悟:
這就是下行時代打上的深深烙印。
比如請客吃飯。老張是不請客的,來客人也不加菜。
論身份,他是武林的泰山北斗。但他從不操大辦,最怕的就是請客。
按理說,七十、八十、九十生日都是大日子,一般人怕要搞幾十桌了,老張倒好,嚴令弟子們不可驚動外人,別給老子搞出人情債來。
沒有人情往來就不花錢懂吧。
到百歲壽辰,江湖各派為了謝遜的下落,紛紛前來拜壽。武當派兩手一攤,我們接待能有限,你們大家吃點苦:
“宋遠橋只得派人去捧些圓石,密密的放在廳上。”
“各派掌門、各幫的幫主等尚有座位,門人徒眾只好坐在石上。”
武當派大大小小的石頭上坐滿了P9、P10,屁股被硌得扭來扭去。
喝茶用飯碗:
“斟茶的茶碗分派完了,只得用飯碗、菜碗奉茶。”
什麼恩施玉露、宜昌毛尖都是想多了,碎茶葉末子兌水,愛喝不喝。
吃飯也不加菜,“火工道人只能每人送一大碗白米飯,飯上鋪些青菜豆腐。武當七弟子連聲道歉。”
道歉歸道歉,要說用輕功下山買點滷菜之類,那是絕對不會的,總之絕不為超出預算的東西買單。
並不只是對這些客人,老道一輩子對自己也摳。
書上說,他老穿“一件汙穢的長袍”。不但布料錢省,連洗衣粉錢都省。
從來不搞收藏。他房間裡就是一把木劍、一個蒲團、一把茶壺、一隻茶杯。注意,茶杯只有一隻,連配一對都不行。
也是,有客來了用飯碗嘛。
沒有任何藝術品和擺件、裝飾;任何手串、核桃、把件都不玩,唯一盤的就是郭襄送的小鐵羅漢,盤了一百年,省錢。
翻遍《倚天屠龍記》整本書,只看見張三丰收禮,幾乎從來沒看見過張三丰送禮的。
他的寶貝徒孫張無忌結婚,娶的還是峨眉掌門,這可是轟動武林的大事。按理說老頭子得表示表示?絕對沒有。
禮物是手書一副四字立軸“佳兒佳婦”。送副字!你就說絕不絕。
新娘周芷若目瞪口呆。摳,太摳了。
讓人不禁想到紅樓夢裡王熙鳳吐槽賈母摳門的一段:
“巴巴的找出這黴爛的二十兩銀子來作東道……果然拿不出來也罷了,金的、銀的、圓的、扁的,壓塌了箱子底……這個夠酒的?夠戲的?”
咱們老道比賈母還摳,送副字兒,連二十兩都沒有。就問你服不服?
在張三丰的調教下,整個武當派也是出名的鐵公雞派。
別說收禮不回禮,連個紅包都不發的。別問,問就是我們武當山窮。
他最中意的徒弟張翠山就是這個作風,而且變本加厲。老張是對自己對別人都摳,張翠山是對自己捨得花錢了,對別人就哭窮技能MAX。
穿著打扮的時候,張翠山是有錢的:
“他到街上買了一套衣巾,又買一把杭州城馳名天下的摺扇,在澡堂中洗了浴,命待詔理髮梳頭,周身換得煥然一新,對鏡一照,儼然是個濁世佳公子。”
買衫,買扇子,泡澡,洗頭,搞得齊齊整整,武當時尚天花板。
結果老婆娘家來武當山送禮,張翠山突然哭窮。
人家送的是重禮,足足二百款禮品,“碧玉獅子成雙”“翡翠鳳凰成雙”“特品紫狼毫百枝”“貢品唐墨二十錠”“宣和桑紙百刀”“極品端硯八方”……房間都放不下。
張翠山全部笑納,卻不但不回禮,連管家的紅包都不給:
張翠山笑道:“你家小姐嫁了個窮姑爺,給不起賞錢,兩位管家請勿見笑。”
殷無福道:“不敢,不敢。”
窮姑爺,你在杭州買衫、買扇子、泡澡、洗頭的錢呢?
給自己買巴黎世家,給別人至少海瀾之家吧,怎麼還一毛不拔呢。
真是張三丰的好徒弟,武當鐵公雞真傳人。
張三丰到底怎麼會這麼摳的?
要理解一個人的做事風格,只要看他青少年時期經歷了什麼就知道了。早年間吃的苦會影響一生。
如果用張三丰對比黃藥師,你就會更明白。黃藥師花錢大手大腳,愛買奢侈品,因為他是平穩週期的人。
在黃藥師的青年時期,宋金簽了《嘉定和議》,不打大仗,南宋有了最後一段表面上的安穩日子。
所以黃老邪是典型的通脹友好型人格,熱衷於高槓杆、高消費。桃花島上,名家字畫、珍寶古玩、美食華服,什麼貴來什麼。
連吹的簫都是玉簫,一發脾氣還打斷掉,跟不要錢一樣。
張三丰明顯不一樣,他是命苦的一代。由於晚生了幾十年,時代徹底變了,他人生整個青少年時期都籠罩在下行週期裡。
他成長的時候,崖山血戰,趙宋亡國,小皇帝跳海,文天祥殉難……全特麼趕上了。一件好事都沒有。
這種日子裡出來的青年,誰能不摳?好比《紅樓夢》裡,巧姐兒長大了,花錢那能和賈寶玉一樣麼?
所以老張嚴重的風險厭惡,跳樓式消費降級,主打一個現金為王,誰都別想從老道這兒佔便宜。
什麼手串核桃普洱,啥都不玩,誰都別想賺我的錢。
實在手癢了就把郭襄的鐵羅漢拿出來摩挲摩挲。
徒弟們很感動,說:這是愛情的見證吧?
老張冷笑,愛情?呵呵,格局小了。
這是上一個黃金時代的證明啊!
那個年頭,年輕人都相信明天會更好,做點什麼都賺錢,連江湖人打架,暗器都放的是金針!
你們聽過沒?
呵呵,那已經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往期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