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武夷山大紅袍是“茶中之王”?

山中茅屋是誰家,兀坐閒吟到日斜。
俗客不來山鳥散,呼童汲水煮新茶。
《陸羽烹茶圖》

在山中悠閒地品茶,是讓精神得以休憩的詩意瞬間,這一傳統歷經唐、宋、元、明、清各代傳承至今。即便在不少人選擇喝咖啡的今天,茶,依然是許多人精神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幅獨特畫卷。在不同品種的茶中,大紅袍的認知度頗高。
大紅袍出自武夷巖茶,是巖茶中最為著名的品種之一,常常被人們稱為“巖茶之王”。
好茶難以甄選,優質的巖茶更是難得,今天,山海風物市集為大家力薦一款武夷原產的金獎大紅袍,其香氣奇異無比,入口醇厚鮮美。
點選購買
優質的大紅袍,條索緊結、壯實且稍帶扭曲,色澤油潤並泛有寶光,香氣銳則濃長,清則幽遠。湯色清澈豔麗,呈深橙黃色,滋味醇厚,回味甘爽,巖韻明顯,杯底留香。葉底軟亮勻齊,伴有紅邊或帶硃砂色。
依據我國相關標準,武夷巖茶特指“在獨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態環境條件下選用適宜的茶樹品種進行繁育和栽培,並用獨特的傳統加工工藝製作而成,具有‘巖韻’品質特徵的烏龍茶。”其對自然生態環境條件要求極為嚴苛。
武夷山這裡群峰聳立,能阻擋北部寒流的侵襲,氣候溫暖,四條溪流和峰巒、丘陵相互交錯,形成獨特的微域氣候,空氣溼潤且多霧。

武夷山的土壤屬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山地土壤大部分茶區的土壤為火山礫石、紅沙岩及頁岩,有機質含量特別高。此外,武夷山的光照時長、降水量以及溼度都是特別適合茶葉的生長和種植。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賦予武夷巖茶獨特的風味,難以在其他生態環境中完全複製。
巖茶的製作工藝也至關重要,初製茶就需經歷:曬青→做青(晾青、搖青)→殺青→揉捻→烘乾(初烘、攤涼、復烘)→毛茶(撿剔)幾大步驟。

這款金獎大紅袍由經驗豐富的老茶師親手製作,傳承了八十三年的古法工藝,匠心製茶、文火慢焙,才能烘出醇香好茶
一杯茶的巖韻,高下立判。在林馥泉先生所著的《武夷茶葉之生產製造及運銷》中,“巖韻”被形容為“巖骨花香”,此乃武夷山岩茶獨具一格的風味和魅力的精髓。
武夷巖茶首先注重香氣,且香氣成分十分複雜,涵蓋了發酵的香氣,焙火工藝的果香,不同樹種的品種香和山場的獨特香氣。品鑑一款巖茶,不單要聞香氣,連幹茶香、蓋香、水香、杯底香、葉底香都需用心體會。這款金獎大紅袍香氣辛銳而悠遠,是濃郁的花果香,聞起來芬芳馥郁。
再觀其水色,巖茶的水色通常呈橙黃至橙紅色,清澈鮮麗,且以沖泡至第三、四次水色仍不變淡者為優。仔細端詳這款金獎大紅袍的水色,色澤紅亮,經熱水沖泡後的茶葉鮮美、肥厚,自然捲曲。
最後品嚐滋味,優質的巖茶,入口應有一股濃厚芬芳氣味,入口過喉均感潤滑靈動,起初或許稍有茶素的苦澀味,隨後則漸漸生津。金獎大紅袍的茶湯,入口滋味醇厚重實,清冽甘爽。
武夷山岩茶不單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文化的體現,承載著中國茶文化的精髓。只要稍作等待,便能擁有香氣四溢的品茗體驗,實乃繁忙生活中不可多得的慢節奏。得空邀上三五好友共泡一壺茶,心靜了,舌尖暢享著醇厚滋味,卸去疲憊,這便是屬於你們的休憩時光。
點選購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