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基建風暴,來了!

作者:喬妹
來源:米筐投資
文章已獲授權
注意,天量資金,正快速湧入這些地方!
前不久,一條長達258公里的中國最長“地鐵”正式開通,一路串連起大灣區五市:廣州、佛山、東莞、惠州、肇慶。
通車近30年的跨海虎門大橋,擬投資100億元,也迎來全面改擴建。
香港批准啟動洪水橋的鐵路車站專案,預計今年動工,2030年竣工,香港和深圳的又一條跨境新鐵路要來了。
同時,港珠澳大橋與深圳的聯通計劃也被重新提上日程。
騰訊前海新總部“企鵝島”一期,預計今年年底竣工,明年春節前部分啟用。
還有大家翹首期盼的深中通道,也終於在6月30日兌現通車了!
是的,歷時7年,深圳向西的跨海大橋,終於打通!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是港珠澳大橋之後的又一個世界級跨海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技術難度最高,建築工藝最複雜的橋樑之一。
這裡必須為咱了不起的中國基建點個贊!
這條雙向8車道的高速公路,在開通後迅速進入擁堵模式。
直到現在,全線車流仍保持相對高位執行。
來看看深中通道開通首日亮眼的成績單!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
對於大灣區8600萬人來說,這一刻等待了太久太久!
後續還有深珠通道,前期工作也已經在推進中。
這波集中爆發的大基建,讓粵港澳大灣區贏麻了!
目前所有的基建投入,目的只有一個:
破掉內海的阻礙,把澳門、香港、深圳、廣州這四個大灣區核心,全部串聯起來。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
珠江口的城市格局、經濟格局,正在被改變!
眾所周知,珠江口兩岸有著巨大的差距。
西岸是中山、珠海、江門、肇慶等城市。
東岸是深圳、東莞、惠州等城市。
深圳的經濟總量是珠海的8倍,東莞是中山的3倍。
珠江口東西岸超級不平衡!
雖然有港珠澳大橋,但由於只能通行兩地牌照汽車,或少量香港單牌車,所以利用率不高。
而南沙大橋和虎門大橋,位置又太靠北且狹窄,輻射面不夠廣闊。
所以,各個城市還是有距離感。
怎麼辦?
別急,國家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早已明確提出:
提高珠江西岸地區發展水平,促進東西兩岸協同發展。
其實,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粵港澳大灣區的重心正在向珠江口轉移!
現在所有城市都在向著珠江口方向發展。
廣東曾提出過要打造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
各大城市為此摩拳擦掌!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
比如深圳,集中力量搞好了前海和寶安;
廣州,設唯一城市副中心南沙;
東莞,集中力量在內灣搞了個濱海灣新區;
珠海,舉全市之力佈局了高新區和橫琴新區;
中山,全力打造了翠亨新區;
……
本來深圳的土地資源就很緊張,整個寶安濱海片區都納入了前海擴容圈。
但,還遠遠不夠。
深中通道通車,對深圳來說,就是西部經濟腹地的擴容。
作為黃金內灣的中軸線,深中通道讓珠江口的A字型架構正式誕生。
至此,深圳都市圈和珠西都市圈將徹底打通,實現東西兩岸的資源充分流通!
隨著交通的全面升級,大灣區也將迎來一場區域價值重新洗牌的風暴!
首先,廣州南沙會直接受益。
深中通道貫通後,南沙將繞開東莞,直接和深圳實現30分鐘互聯。
不過要注意,深中通道通往廣州南沙的萬頃沙支線,通車時間據說會延後。
而中山,肯定受益最大!
深圳到中山的車程將從2小時縮短到30分鐘以內,再也不用繞行南沙和東莞了。
比去深圳的鹽田和大鵬還近。
作為深中通道過去的第一站,現在整個中山都極其興奮!
上月初正好到中山考察,發現各個售樓部都把“深中通道開通倒計時”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其實這幾年,中山經濟下行壓力很大,接連被惠州、珠海、江門三座城市反超。
全中山都對這個通道寄予厚望!
你想啊,這個通道連通的可不是深圳其他地方,而是前海,深圳最貴也最核心的地方。
如今深圳房價已經突破10萬,前海房價已經衝到20萬,整個中山房價還在不到2萬的水平。
整個10倍的落差能不讓人心動嘛!
但冷靜之後,回過頭來想一想,中山真的能逆風翻盤嗎?
去年,深圳寶安區和中山翠亨新區簽訂框架協議,宣佈要共建以中山馬鞍島為中心的約66平方公里“深中經濟合作區”。
馬鞍島是中山距離深圳最近的區域,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
翠亨新區以馬鞍島為啟動區,後面還有大量土地。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為深中通道落腳點,馬鞍島的大量土地都用於高新產業。
如今的馬鞍島,北部居住區最先發展,現在生活配套差不多成熟了。
南部以產業為主,部分產業已經落地,很多是從深圳搬過去的。
部分產業實拍圖
中山港新客運碼頭也在馬鞍島,可直達香港、澳門。
在建的中山港新客運碼頭
乍一看很不錯,但馬鞍島有個問題。
早在深中通道概念提出來的時候,這裡就被大量投資客盯上了!
又因為跟中山主城存在著巨大的斷裂帶,所以很少有中山人買到這裡自住。
從中山主城到馬鞍島
所以,現在的馬鞍島,最缺的就是人!
也正因為缺人,缺乏真實的自住需求,所以這兩年的房價降的比較厲害。
從之前的高點3萬多,降到了現在的1.7萬左右,還有個別樓盤最低賣到1.4-1.5萬。
隨處可見的準現房
大片荒地
要知道,一個城市看的不僅僅是一時紅利,也不是單純的價格高低,而是要看自身價值。
如果只見買房資金進入,不見有真正需求的人進來,就是有問題的。
人才決定房價上限,人頭決定房價下限。
多引進產業,多引進企業,留住人,才是發展之道!
如果留不住人,可能一腳油門就過去了,旁邊還有珠海、佛山、江門、肇慶……
畢竟珠江口西岸,競爭對手太多了。
當然,大基建還會繼續。
未來,整個珠江口將擁有11條跨海通道。
目前,已開通運營的跨江跨海通道有5個,從北向南依次是:
黃埔大橋、南沙大橋、虎門大橋、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
在建的4個跨海通道是:
黃茅海通道、獅子洋通道、深江鐵路(珠江口隧道)、澳門輕軌橫琴線。
還有規劃中的:
深珠通道、蓮花山過江通道。
我們需要大基建。
有了基建,錢才能真正流動起來。
現在的情況,大家也都知道。

錢的流通渠道堵住了,上游的水,硬是下不來。
今年前5個月,我國人民幣存款又激增9萬億。
其中住戶存款增加7.13萬億,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2.39萬億。
個人不敢花錢,企業不願投資。
推動大基建建設,從而拉動消費、就業,我們的收入也會跟著改善,預期才會好起來。
接下來的局勢,大家應該都能猜到。
一線、強二線城市的基建投資會越來越多,三四五線小城只能繼續收縮!
現在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準滴灌。
只有好城市才能接住這波放出來的水!
THE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