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喬妹
來源:米筐投資
文章已獲授權
前不久,一條長達258公里的中國最長“地鐵”正式開通,一路串連起大灣區五市:廣州、佛山、東莞、惠州、肇慶。
通車近30年的跨海虎門大橋,擬投資100億元,也迎來全面改擴建。
香港批准啟動洪水橋的鐵路車站專案,預計今年動工,2030年竣工,香港和深圳的又一條跨境新鐵路要來了。
同時,港珠澳大橋與深圳的聯通計劃也被重新提上日程。
騰訊前海新總部“企鵝島”一期,預計今年年底竣工,明年春節前部分啟用。
還有大家翹首期盼的深中通道,也終於在6月30日兌現通車了!
這是港珠澳大橋之後的又一個世界級跨海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技術難度最高,建築工藝最複雜的橋樑之一。
這條雙向8車道的高速公路,在開通後迅速進入擁堵模式。
對於大灣區8600萬人來說,這一刻等待了太久太久!
破掉內海的阻礙,把澳門、香港、深圳、廣州這四個大灣區核心,全部串聯起來。
雖然有港珠澳大橋,但由於只能通行兩地牌照汽車,或少量香港單牌車,所以利用率不高。
而南沙大橋和虎門大橋,位置又太靠北且狹窄,輻射面不夠廣闊。
別急,國家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早已明確提出:
其實,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粵港澳大灣區的重心正在向珠江口轉移!
廣東曾提出過要打造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
本來深圳的土地資源就很緊張,整個寶安濱海片區都納入了前海擴容圈。
深中通道通車,對深圳來說,就是西部經濟腹地的擴容。
作為黃金內灣的中軸線,深中通道讓珠江口的A字型架構正式誕生。
至此,深圳都市圈和珠西都市圈將徹底打通,實現東西兩岸的資源充分流通!
隨著交通的全面升級,大灣區也將迎來一場區域價值重新洗牌的風暴!
深中通道貫通後,南沙將繞開東莞,直接和深圳實現30分鐘互聯。
不過要注意,深中通道通往廣州南沙的萬頃沙支線,通車時間據說會延後。
深圳到中山的車程將從2小時縮短到30分鐘以內,再也不用繞行南沙和東莞了。
作為深中通道過去的第一站,現在整個中山都極其興奮!
上月初正好到中山考察,發現各個售樓部都把“深中通道開通倒計時”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其實這幾年,中山經濟下行壓力很大,接連被惠州、珠海、江門三座城市反超。
你想啊,這個通道連通的可不是深圳其他地方,而是前海,深圳最貴也最核心的地方。
如今深圳房價已經突破10萬,前海房價已經衝到20萬,整個中山房價還在不到2萬的水平。
但冷靜之後,回過頭來想一想,中山真的能逆風翻盤嗎?
去年,深圳寶安區和中山翠亨新區簽訂框架協議,宣佈要共建以中山馬鞍島為中心的約66平方公里“深中經濟合作區”。
馬鞍島是中山距離深圳最近的區域,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
作為深中通道落腳點,馬鞍島的大量土地都用於高新產業。
如今的馬鞍島,北部居住區最先發展,現在生活配套差不多成熟了。
南部以產業為主,部分產業已經落地,很多是從深圳搬過去的。
早在深中通道概念提出來的時候,這裡就被大量投資客盯上了!
又因為跟中山主城存在著巨大的斷裂帶,所以很少有中山人買到這裡自住。
也正因為缺人,缺乏真實的自住需求,所以這兩年的房價降的比較厲害。
從之前的高點3萬多,降到了現在的1.7萬左右,還有個別樓盤最低賣到1.4-1.5萬。
要知道,一個城市看的不僅僅是一時紅利,也不是單純的價格高低,而是要看自身價值。
如果只見買房資金進入,不見有真正需求的人進來,就是有問題的。
如果留不住人,可能一腳油門就過去了,旁邊還有珠海、佛山、江門、肇慶……
目前,已開通運營的跨江跨海通道有5個,從北向南依次是:
黃埔大橋、南沙大橋、虎門大橋、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
黃茅海通道、獅子洋通道、深江鐵路(珠江口隧道)、澳門輕軌橫琴線。
其中住戶存款增加7.13萬億,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2.39萬億。
推動大基建建設,從而拉動消費、就業,我們的收入也會跟著改善,預期才會好起來。
一線、強二線城市的基建投資會越來越多,三四五線小城只能繼續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