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多、樹生病…佛州柳橙產量大減1/3,柑橘業陷困境

十年來,柳橙一直是佛羅里達州的著名農產品標誌:產自該州豐富的柳橙汁被宣傳為全美人民提供"每日陽光"(your daily dose of sunshine)。但近期因颶風異常活躍,加上一種無法治癒的樹木疾病"黃龍病"(greening)—持續,使得此曾經風光的柑橘產業陷入了困境。
聯邦農業部(USDA)預測顯示,到今年年底,佛州柳橙產量將僅為1200萬箱,這是近一個世紀以來的最低單年產量,比一年前下降了33%,更不及2004年2.42億箱產量的5%。
與世界最大柳橙種植國和出口國巴西今年預計生產3.78億箱相比,佛州產量尤其相形見絀。

受到颶風、黃龍病影響,佛州柳橙產量越來越少。(FloridaOrange.com截圖)

佛州生產的柳橙汁曾是早餐主食,但現已成為許多家庭難以負擔的奢侈品,一些橘農為應對不斷上漲的生產成本和縮水的回報率,乾脆把土地賣給開發商,且不再務農。
儘管研究有所成果不,但科學家們仍找不到針對柑橘黃龍病的解決方式。這種疾病由昆蟲傳播,又被稱為HLB,20年前開始在佛州農業中心地帶蔓延,橙葉上因此出現斑點,果實畸形且味道苦澀。
聯邦農業部表示,此病導致佛州柑橘產量減少了75%。一部分未被破壞的樹林,則被更頻繁、更具破壞力的颶風摧毀。
佛州柑橘互助會(Florida Citrus Mutual)是該州最大貿易組織,代表著2000名橘農。該組織稱,去年10月採摘前,大約70%產量最高的柑橘園遭到颶風米爾頓(Milton)的襲擊。
佛州第五代柑橘種植者西蒙斯(Wayne Simmons)曾是海灣柑橘種植者協會(Gulf Citrus Growers Association)會長,該會由該州西南部五郡的農民組成,相互照顧彼此利益。但該組織於去年5月距其成立40週年僅剩一年時解散,其成員數已減少到不足20人,且這還是發生在米爾頓颶風和海倫颶風(Helene)對其造成進一步破壞之前。
西蒙斯說,2017年颶風厄瑪(Irma)過後,這裡的情況開始每況愈下。再加上幾次颶風和黃龍病,情況就變得極其艱難。
西蒙斯說,一些農民實在受夠了,於是將土地賣給了開發商,用以建造房屋和太陽能電板。
佛州南方學院(Florida Southern College)柑橘科學曼納斯(Malcolm Manners)指出,雖然其他主要柑橘生產國也出現了黃龍病問題,但尤其是巴西這些國家,正在彌補佛州柑橘產量缺口。
他說,人們利用基因編輯CRISPR技術進行研究,修改橙樹的基因。這些研究看起來很有前景,但這些基改樹尚未上市。"一旦某個品種投放市場,產業可能需要兩三年的時間來培育它,然後它才會被種植到樹園中,再過三、四年才能開始收穫。"
前後需長達十年的等待期,過程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破產。
來源:世界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