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李福貴 的小貨車開進村子,一聲“打豆腐嘞來了”的吆喝響起,全村的老人們像聽見集結號般聚攏過來。

圖片來源:抖音@李福貴(下同)
這不是普通的賣貨場景,而是抖音800萬粉絲每日追更的“電子解壓劑”。
西葫蘆五毛錢一斤,涼粉2塊錢半盆,看到老人走來,她總是先抓一把零食塞過去:“給你嚐嚐,這是新進的,可好吃了。”
鏡頭前這位95後姑娘,顏值能打,氣質清爽,人稱"賣菜西施"。

但誰能想到,李福貴的人生劇本,其實開局就讓人繃不住。

李福貴本名李亞雲,1998年出生於河南新鄉一個特殊家庭。
父親智力如孩童,母親先天殘疾行動不便。村裡人都說她像"天降福星",完美避開了父母的生理缺陷。
可現實是:五六歲學當家,十四歲烤串打工,十五歲初中輟學闖社會。
發傳單、賣化妝品、影樓打雜…月薪不到1K,她硬是省出一半寄回家。

後來,奶奶去世、叔叔工傷致殘、嬸嬸離家出走。2022年底,李福貴收拾行囊回到了家,與80多歲的爺爺共同扛起照顧殘疾父母和堂弟妹的重擔。
剛回村的時候,李福貴創業也瘋狂踩坑。
擺攤賣煎餅果子、幫爺爺賣桃子,最後一輛二手小貨車,在村裡賣貨成了李福貴的日常。

在李福貴的小貨車裡蔬菜、水果、豆製品、糕點、零食、日用品(浴巾,帽子等等)。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她的小貨車裝不下。

在李福貴的影片裡,清一色的影片開頭:“打豆腐嘞來了”。一聲吆喝,李福貴在村裡賣貨的一天就開始了。

天氣熱,李福貴還會去進點涼粉給村裡的老人。

之前賣的豆腐有些發酸了,這次就要免費補給他們。

進的麻花,北京棗泥糕,誰來了都要送給他們嘗一嘗。

剛好稱了三塊錢,還要再額外多抓一點。

熟悉的抹零環節,“十塊半,十塊錢”,“五塊八,五塊錢”。

有買有賣,還要嘮點家常。
“有小孩沒”
“我還沒結婚了呀”

腿腳不方便的老人,李福貴還會親自送東西過去。
奶奶心疼她,五塊錢讓她別找了,李福貴堅持“真的就只賣兩塊”。

不買東西也沒關係,路過了,李福貴就要路過來看看,“吃豆腐的話,不要錢給你拿點”。
奶奶心疼李福貴賺錢不容易,說自己不要。
最後臨走,李福貴還是送了豆腐和糕點給奶奶。

除了自己進貨,李福貴還時不時會進行調研,問問村裡的老人們缺點啥,記下來去買,下次帶給他們。

還有一些附加的服務,比如幫忙翻糧食。

甚至李福貴還用畫布給一輩子沒出過大山的老人拍“天安門留影”。

真心換真心,村裡的人們也都待李福貴跟親女兒一樣。
“妞,來家吃飯吧”

“雞蛋吃不吃”

在外打工的網友,也透過李福貴的影片瞭解到親人的現狀,開始常回家看看。

甚至有人評論區精準下單:"富(福)貴,這是我舅舅,下次你去了,給他稱20元餅乾" 。她成了連線遊子與留守老人的"人形驛站"。

李福貴隨手記錄的賣貨日常,在2025年夏天引爆網路。
短短一個月,抖音粉絲從500萬飆升至800萬,單平臺30天漲粉超300萬。

蜂擁而至的流量打破了鄉村的寧靜,質疑聲也隨之而來。
對於這些質疑,李福貴並不迴避,而是大方承認。
關於婚姻,18歲時確實結婚了,不過這段婚姻僅僅維繫了兩年便結束了,這段婚姻讓其成長許多。

短劇確實拍過,那時候剛有點流量,就和另一個博主合作拍了影片,但後續對角色有牴觸便不再繼續參與。

面對“消費老人”“賣慘人設”,李福貴也說:確實透過影片獲得收益,但會拿流量帶來的紅利補貼老人。

圖片來源:抖音@大象新聞
對於網傳“年入百萬”,她澄清道:“比上班掙的多些,但是我帶貨沒接廣告,年入百萬是夢想”。
如今,李福貴婉拒了眾多商業合作請求,堅守著“不想消費苦難,只想記錄改變”的初心。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李福貴用一輛三輪車載起了中國鄉村最真實的煙火氣。
為什麼她的故事能戳中800萬人的心?
看李福貴和老人"鬥智鬥勇"抹零頭、聽她嘮家長裡短、看她把豆腐塞進奶奶手裡……還有鏡頭下農村老人的真實生活。

圖片來源:抖音@李福貴(下同)
半百的老爺爺,想吃麻糖,媽媽就給買。

那種不加修飾的真誠,就是熱氣騰騰的生活力。
因為她的出現,留守在村裡的老人也有了盼頭。

進價10元的布鞋,她賣11,她在意的從來都不是賺錢。

當千萬網友在她的影片裡尋找爺爺奶奶的身影,當遊子因她的鏡頭把“有空再回”變成即刻出發的車票,我們終於明白:真正的頂流,從不是精緻的濾鏡與浮誇的劇本,而是泥濘中開出的花,苦難里長出的光。
正如她黎明中奮力奔跑的身影所證明的:即使身居溝壑,只要心中有光,手上有力,就一定能成為照亮自己與他人的星光。


感謝鴨寶們的支援!
我們正在籌備名畫主題冰箱貼,誠邀您花幾分鐘填寫這份問卷。
您的寶貴意見對我們至關重要!
完整填寫問卷的朋友,將有機會獲得新品哦!
賣菜西施車上的東西,都好想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