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後榕江

7月1日,貴州省榕江縣古州鎮,救援隊員在臨時碼頭乘坐皮划艇前往對岸的楊家灣村。楊家灣村榮譽村長楊秀權介紹,在兩次洩洪中,該村有七成以上民居被沖毀、浸泡,村中140多戶居民多為老人和留守兒童。首次洩洪後,出村的唯一一座公路橋被洪水淹沒,村民與外界失去了交通聯絡,成了一座江中“孤島”。受災村民依靠住在高處的村民家裡的食物,堅持到了救援隊的到來。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24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遭遇30年一遇的洪水,截至6月26日11時,造成縣域內6人不幸遇難在經歷了強降雨天氣和洪峰過境之後,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決定於6月29日10時00分終止防汛I級應急響應,轉入常態化防汛工作。目前榕江縣城的供水供電和基礎設施基本恢復,清淤和防疫消殺等災後重建工作在緊張進行中。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 攝影報道
7月1日,貴州省榕江縣楊家灣村,村民邰建坤在清理自家房屋的淤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7月1日,貴州省榕江縣楊家灣村,兩層樓高的電線上掛著被洪水衝來的枯草和雜物。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7月1日,貴州省榕江縣楊家灣村,洪水浸泡的牆壁變成了黃色。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7月1日,貴州省榕江縣楊家灣村,村民潘明德(左)幫助其他村民清理淤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7月1日,貴州省榕江縣楊家灣村,榮譽村長楊秀權談及村中的損失,忍不住哽咽起來。現在村子的清淤和防疫消殺工作已經展開,由於公路橋仍舊被水淹沒,大型機械無法進入村中,清淤工作進展較慢。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7月1日,貴州省榕江縣楊家灣村,被洪水沖掉屋頂的民房內,大量淤泥還未清除。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30日,貴州省榕江縣古州鎮,被洪水沖毀的汽車堆疊在一起。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29日,貴州省榕江縣,一輛被厚泥覆蓋的汽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29日,貴州省榕江縣,居民區地下停車場的積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29日,貴州省榕江縣,一個女孩在馬路上趟水而過。在經歷了強降雨天氣和洪峰過境之後,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根據《榕江縣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有關規定,決定於當日上午10時終止防汛I級應急響應,轉入常態化防汛工作。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29日,貴州省榕江縣,領到免費物資的兩名男孩。這些物資包括牛奶、麵包、泡麵和礦泉水,自6月24日以來就開始向受災群眾免費發放。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29日,貴州省榕江縣,一名肩挑可樂的婦女在路邊等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29日,貴州省榕江縣,經營文具店的龍女士在清理浸泡的貨物,她預估店面的損失在30萬元左右。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29日,貴州省榕江縣,被水浸泡的文具店門前,孩子們幫助大人清洗貨品。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29日,貴州省榕江縣,老人在積水中清洗自己的電動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30日,貴州省榕江縣古州鎮,一個小女孩拖著從浸水超市門口撿到的紙巾,準備拿回家使用。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29日,貴州省榕江縣,“村超”賽場進行第二次清淤工作。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29日,貴州省榕江縣,“村超”賽場的座椅也被沖毀。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30日,貴州省榕江縣古州鎮,被洪水浸泡的小牛犢已經奄奄一息,它將被送到屠宰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7月1日,貴州省榕江縣楊家灣村,兩頭豬在洪災到來時被趕到山上,倖存了下來。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30日,貴州省榕江縣古州鎮,貴州武警總隊的戰士們在居民樓下清淤。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29日,貴州省榕江縣,來自隔壁岑鞏縣的民兵使用高壓水槍清理地面。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29日,貴州省榕江縣,當地政府向群眾免費發放物資。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30日,貴州省榕江縣古州鎮,人們推著木板,配合大型機械清淤。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6月30日,貴州省榕江縣古州鎮,負責防疫消殺的工作人員在小區噴灑84消毒液。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7月1日,貴州省榕江縣楊家灣村,救援隊通過沖鋒舟向村裡運送饅頭、水、工具等物資。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編輯 | 曲俊燕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

點選檢視往期精彩內容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