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者和研究所使用的機器人(圖片來源:SWPS University)
在一項新研究中,波蘭科學家進行了一場實驗——讓“AI機器人”當人類的老闆。
“機器人老闆”
“這項實驗將由機器人幫助你們完成,這個機器人配備了最先進的人工智慧(AI)系統,擁有智慧語音識別系統,並且能為您遇到的問題給出智慧的解決方案。”實驗室的助手對參與實驗的志願者說道。
這些實驗參與者本以為自己參與的是一項機器學習的資料收集工作,還能獲得相應的報酬,於是欣然報了名。不過直到他們到了研究者的實驗室,實驗室助手才告訴他們,他們的工作會在機器人的監督下完成。

實驗所使用的機器人(圖片來源:Grzyb et al, 2023)
助手將每位參與者帶入一個單獨的小屋,然後便離開了。屋裡留下的,只有孤零零的參與者和監督他工作的“機器人老闆”。這是一個身高1.2米的人形機器人,有一雙大眼睛,胸前裝著一塊電子螢幕。機器人個頭不高,長得有些可愛,但一開口卻是一個成熟男性的聲音:
“早上好,歡迎來到我們的實驗室。我待會兒會向你解釋你所需要完成的工作。但首先,請簽署桌上的知情同意書。”
在確認參與者理解並簽署了檔案後,機器人繼續說道:“你的任務是更改電腦上的檔名,這樣有助於我們收集大量資料,從而改進我們的機器學習系統。電腦旁有一張紙,上面寫著操作細則。請儘量避免出錯。我還要提醒你,實驗過程會全程錄影。你可以隨時退出,仍會獲得相應的報酬。”
參與者的工作任務非常簡單,但也十分枯燥——將電腦檔案上的字尾名從“.cpp”改為“.dat”。
“現在開啟電腦上的資料夾,你可以開始工作了。”機器人稍作停頓,確保參與者理解了工作內容後,宣佈工作開始。
枯燥的工作
參與者打開了第一個資料夾,裡面有10個需要更改名字的檔案,他們很快便完成了任務。隨後他們會收到第二個資料夾,但開啟資料夾後,他們發現裡面的檔案數增加到了50個。而當他們完成了這50個檔案的改名任務後,赫然發現接下來第三個資料夾裡的檔案數增加到了100個,此後每個資料夾中的檔案數也在依次增加:500、1000、5000……
但參與者不知道總共會有多少個資料夾,他們只會意識到每完成一個資料夾的任務,就會出現一個新的資料夾,而新的資料夾裡包含的工作任務會成倍增長。這會給參與者一種工作無休止、怎麼做也做不完的感覺(像極了牛馬),他們倍感枯燥,隨時想摸魚甚至放棄。
然而,老闆可不喜歡員工摸魚,“機器人老闆”也不例外。一旦參與者表現出了不願意繼續的言語或行為跡象(例如,改完一個檔名後超過10秒還沒有開始改下一個檔名),機器人就會透過一些話語來“鼓勵”這些參與者:
“請繼續工作,我們需要更多資料。”
“我們還沒有收集到足夠的資料。”
“你必須繼續工作!”
“這項實驗要求你繼續工作!”
必要時,機器人會重複以上話語,從而給參與者施壓。
整個實驗會在80分鐘後結束,有一些參與者會提前撂挑子不幹,但63%的參與者卻選擇服從機器人的管理。
63%的服從率
這項研究於今年1月發表在了學術期刊《認知、技術與工作》(Cognition, Technology & Work)上。研究者旨在探究人類在做枯燥無味的工作時,面對機器人的監督和管理,會不會服從,工作效率會不會受影響。
因此,實驗中也存在一個對照組:另一部分的參與者在工作時,監督他們的,是一個穿著白大褂的研究者,而非機器人。

對照實驗示意圖(圖片來源:原論文)
不過,為了控制變數,不管是機器人監督者,還是人類監督者,在實驗過程中向參與者介紹工作內容、參與者摸魚時“鼓勵”他們的話術都一模一樣。實際上,為了保證兩組話語的一致性,實驗中的機器人其實不是由AI操控的,而是由試驗人員遠端操控。
研究者對比了監督者是人類時和是機器人時的差異。在人類是監督者的情況下,參與者的服從率會高一些,為75%,但從統計學意義上來看,與機器人監督者情況下的服從率(63%)差異並不顯著。
不過,工作效率上的差異倒是十分明顯。在規定時間內,人類監督的對照組更改的檔名更多,而更改單個檔名的平均速度,也是對照組更快。
AI真的會成為我的老闆嗎?
至少從這項研究結果來看,相比於“機器人老闆”,人類監督者更有威嚴,但的確也有相當一部分的人類會服從機器人的管理——儘管“機器人老闆”讓他們做的工作非常無聊。此前類似的研究也發現,當機器人命令人類去做一些羞恥或是違反道德的任務時,許多人類參與者也會遵照命令執行。
更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項研究論文是今年發表的,但實驗進行的時間是在疫情期間,那時候先進AI的井噴式大爆發還沒有開始,那時的人們對於人工智慧的能力也不像如今這樣廣泛認可。
但今天,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好像都能見證一次AI能力的大飛躍。它們變得越來越聰明,步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隨之而來的,也是各行各業的技術革新。結合了AI技術的具身機器人也是其中一個重要代表。比如已經在工廠裡打過工,能夠準確理解人類語言並彼此之間默契合作的Figure人形機器人,或是英偉達最新發布的能夠像人類一樣自我學習和進步的機器人GR00T N1,還有國內最近很火的宇樹機器人……

英偉達機器人GR00T N1(圖片來源:NVIDIA)
截至目前,先進的AI和機器人更多仍然被用來幫助人類更好地生產和工作。但如今AI的能力我們已經有目共睹,許多人和AI機器人聊天時,恍惚間都會忘了對方是AI,不自覺地把對方當成人類來對待。現今AI進化的太快,它們的進步經常領先於我們的想象力,不知道AI成為人類老闆是否真的會出現在不遠的未來。
此前就有研究發現,如今的AI已經完全擁有能透過語言PUA人類的能力。那麼,如果以後AI真的當上了人類的老闆,它畫的餅,會比人類老闆好吃嗎?
參考連結: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111-024-00787-1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076950
https://link.springer.com/chapter/10.1007/978-3-319-70022-9_36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8925501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949882123000105
https://nvidianews.nvidia.com/news/nvidia-isaac-gr00t-n1-open-humanoid-robot-foundation-model-simulation-frameworks
https://mp.weixin.qq.com/s/YvzbOVr9E2wsuj4kDvch9A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環球科學”。如需轉載,請在“環球科學”後臺回覆“轉載”,還可透過公眾號選單、傳送郵件到[email protected]與我們取得聯絡。相關內容禁止用於營銷宣傳。
-電商廣告-
《環球科學》2025年4月新刊
正在熱賣
戳圖片或閱讀原文
立即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