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霸,幹出200億IPO,這家機構大賺20億

「IPO全觀察」欄目聚焦首次公開募股公司,報道企業家創業經歷與成功故事,剖析公司商業模式和經營業績,並揭秘VC、CVC等各方資本力量對公司的投資加持。
作者丨薛皓皓
編輯丨關雎
圖源丨極智嘉
79日,物流機器人極智嘉迎來港股IPO。極智嘉發行價為16.8港元,募資近23.58億港元。發行市值超218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00億元)。
極智嘉清華大學校友鄭勇聯合李洪波、劉凱和陳曦,於2015年共同創立。
經過10年發展,極智嘉已經處於行業領導地位。2024年收入24億元,是按收入計的全球最大倉儲履約AMR(自主移動機器人)解決方案提供商。截至去年底,極智嘉已向40多國家或地區交付5.6AMR
倉儲履約AMR是一種在倉庫進行自動搬運的移動機器人,相比傳統倉庫工人需跑腿找貨、搬貨,使用機器人使得倉庫運轉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創立不久,極智嘉就開始向海外拓展。去年收入的70%來自海外。
極智嘉創始人鄭勇
從投資人到創業者
鄭勇從清華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獲得了學士和碩士學位後,就進入ABB Ltd擔任運營經理,提供機器人、機械及工廠自動化方面的解決方案。
ABB是國際領先的機器人自動化公司,是“全球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在ABB工作的5年間,鄭勇感受到國際領先機器人自動化的前沿技術。此後,他進入另一家世界500強公司聖戈班,擔任工廠經理,負責監督中國重點生產基地,從工程到質量控制及物流的整體運作。
在經過兩家世界500強的工作歷練後,鄭勇進行了第一次職業轉型——從產業轉向投資。
2013年,鄭勇加入新天域資本擔任投資經理,負責投資組合公司的投後管理和TMT、機器人行業的新投資專案。工作期間,鄭勇收到一位朋友轉發的亞馬遜Kiva機器人的影片,這些機器人可在倉庫內搬運貨物,而當時亞馬遜在2012年花了7.75億美元收購Kiva機器人。
鄭勇憑藉著投資人的嗅覺,豐富的工業自動化工作經驗,以及清華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的知識背景,洞察出倉儲搬運機器人的商機。
傳統倉儲場景下,往往是“人找貨”,工人需要找貨,再搬運至指定地點。在Kiva機器人啟發下,鄭勇發現透過搬運機器人,可以實現“貨找人”,讓機器人把貨物運給工人,可大大提升工人效率。倉儲物流向來注重降本增效,鄭勇決定“下海”創業。
要創辦一家搬運機器人的公司,創業團隊內需有技術出身的夥伴,所以鄭勇必須找人一起做。於是,他找到了當時在清華大學擔任教師的李洪波,以及同為清華校友的劉凱,還有一位則是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的陳曦,他們在機器人、自動化等領域都有豐富的經驗。
一開始,四人白天上班,晚上忙創業,等到週末就聚在一起討論產品和進度。僅僅過去4個月,他們的第一款搬運機器人原型機就做了出來,2015年鄭勇也離開新天域資本,正式踏上創業之旅。
原型機做出不久,極智嘉就迎來一場“大考”。當時,極智嘉成為天貓雙十一的供應商,要為2015年雙十一“物流提速”。
對於剛成立不久的極智嘉而言,要在2個月內,量產至少20臺機器,是極具挑戰的一件事。當時初創團隊中的所有人都撲到了生產上。即使機器生產出來後,還需要解決各式各樣的除錯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直讓團隊頭皮發麻。
不過,這次雙十一的成功交付,讓團隊信心大增。此後多年,極智嘉在多項機器人技術和交付專案方面取得突破,其自研的大規模多機混合排程系統,支援單倉超5000臺裝置並行協同作業,並在全球擁有10餘個“千臺級”專案。
並且,公司已構建其覆蓋搬運、揀選、分揀、補貨等全流程的一體化機器人解決方案。
早期投資機構大賺
根據睿獸分析,極智嘉共完成11輪融資,公司的投資方包括火山石、祥峰投資、華平投資、紀源資本、高榕創投、IDG資本等知名機構。
其中,火山石是最早的投資機構之一,並數次加註,共計投資金額4000餘萬元。
根據媒體報道,火山石資本副總裁劉凱從鄭勇有創業想法時,就一直和他保持著交流,被戲稱為“第五合夥人”。極智嘉的A輪份額搶得特別兇,但是不論怎麼搶,鄭勇承諾給火山石的份額沒有變。
火山石持有極智嘉發行後總股本的2.92%按照200億元發行市值計算,火山石持股價值為5.84億元,是投資金額的近15倍。
華平投資持有發行後總股本的10.58%,是極智嘉最大的外部股東華平投資於20177月就入股了極智嘉2018年再次注資,共投資約4億元2023年底到20244,華平投資向青島高信等機構轉讓部分持股,對價約4.6億元收回了投資成本。
華平投資價值20億元的持股,全部為浮盈,大概擁有5倍收益。
其它較大投資方的分別為,紀源資本持股5.52%螞蟻集團旗下Ant合計持股為4.4%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產業投資基金合計持股4.60%
創始人鄭勇直接持股約7.19%,擁有20.5%的投票權,並與李洪波、劉凱、陳曦及員工持股平臺共同控制了21.7%的股權以及55.36%的投票權。
年入24億元,70%來自海外
截至2024年底,極智嘉已向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交付了約5.6萬臺。目前,公司釋出了貨架到人揀選解決方案、貨箱到人揀選解決方案、托盤到人揀選解決方案、智慧分揀解決方案和智慧搬運解決方案。
公司收入的核心來源AMR解決方案的銷售,主要客戶群包括電子商務、快速消費品和第三方物流公司。此外,它的客戶還包括將AMR解決方案整合到面向終端客戶的更廣泛倉儲解決方案的渠道商。
極智嘉擁有全球首個機器人通用技術平臺——Robot Matrix,該平臺能夠進行創新、設計和研發倉儲機器人。透過該平臺,極智嘉可推出多樣化的AMR綜合矩陣。
在軟體方面,極智嘉開發了高效的軟體演算法,可高效利用機器人資源,從而避免排程死鎖或擁塞,並透過自動盤點和推拉揀選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提高倉儲效率。
從營收來看,極智嘉的營業收入增長較快,從2022年的14.5億元快速上漲至202424.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30%
2022~2024年,極智嘉的70%以上營收來自海外。在2024年,亞太市場、美國市場和歐中非市場的市場佔比分別為28.1%26.1%17.9%
事實上,創辦極智嘉不久後,創始團隊就把業務延伸至海外。截至2024年底,公司的已服務全球超800家終端客戶。其中,美國服飾巨頭S&S Activewear三年內五次復購,美國3PL巨頭UPS相繼在美國東西部兩個倉庫成功部署超千臺AMR,以應對旺季高峰。
公司盈利情況正持續改善。2022~2024年經調整虧損淨額分別為8.2億元、4.6億元和0.9億元。
極智嘉本輪募資所得近24億港元,主要用於加速開發Robot Matrix平臺、加強智慧倉儲的模組化軟體、將新技術整合至AMR解決方案、銷售服務網路擴張、供應鏈發展等。
今天5家企業同時在港交所上市
除了極智嘉,今天還有FORTIOR、訊眾通訊、大眾口腔、藍思科技在同一天上市。
FORTIOR,又名峰紹科技,此前在A股上市,是國內知名電機驅動晶片供應商。訊眾通訊提供全棧式雲通訊服務,結合語音、簡訊及流量資源。大眾口腔是一家民營口腔連鎖機構,在民營口腔市場佔據重要份額。藍思科技是國內知名的精密製造企業,為蘋果iPhone代工。
不僅是今天企業扎堆在港股上市,不少龍頭企業已在2025年上半年成功在港交所IPO,比如寧德時代、恆瑞醫藥和蜜雪冰城等。其中,寧德時代憑藉52.5億美元募資,成為上半年全球最大IPO
今年上半年,累計已有43家企業順利上市,而去年同期僅有30家。今年上半年港股募資金額達1067.14億港元,超過去年全年的876.77億港元。按照交易所排名,港交所IPO募資規模位居全球榜首。
除了成功上市企業外,更多企業正在衝刺港股IPO。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有超過170家企業正在排隊登陸港股,短短幾個月數量近乎翻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