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據星島日報報道,短短五天內,法拉盛王子街與羅斯福大道(Prince Street and Roosevelt Avenue)交界處的帳篷與攤販兩度遭清場,期間一度再現。
7月18日,街面難得整潔,有居民感嘆:“終於看到這條街原來的樣子了。”但20日再訪時,臨時帳篷、盆栽、推車與雜物又再度出現。

至23日下午,記者再次走訪時,現場已清空,緬街一帶攤販數量亦明顯減少,街道整體顯得清爽許多,但不少居民仍坦言:“這只是暫時的。”
“沒用的,過幾天又回來了。”住在附近多年的王先生無奈地說。

在羅斯福大道與王子街轉角處,黑色遮陽傘撐起的臨時棚架、大量盆栽與生活雜物沿街堆置,幾乎佔據整段人行道。類似景象在法拉盛並不少見。
緬街一帶,特別是長島鐵路天橋下,長年聚集大量無證攤販,擺放手推車、遮陽棚與簡易展示架。雖為部分居民帶來便利,卻也嚴重妨礙通行,不少人反映:“緬街攤販太多了,走路都走不動。”
對於羅斯福大道與王子街一帶如“貓捉老鼠”般的清場與重現,市議員黃敏儀(Sandra Ung)22日表示,此處街角佔道問題已對居民與商家造成嚴重影響。

她感謝市警109分局、市遊民服務局(DHS)與市清潔局(DSNY)持續合作,但也坦言:“我們痛苦地意識到,僅靠地方層級的執法,無法提供長遠解方。”
她呼籲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與市府高層出面,提出具體行動計劃:“若缺乏持續且有組織的介入,這個迴圈只會不斷重演。唯有市府擁有足夠的許可權與資源,才能協調推動一項全面、長期的解決方案,涵蓋住房安置、心理健康服務與持續追蹤支援。”
此類街頭佔用與管理亂象,也並非法拉盛獨有。皇后區區長理查茲(Donovan Richards)近日亦在區務會議中指出,攤販佔道問題是整個區面對的系統性挑戰。

他表示,市府目前已將街販執法責任自警局轉交給清潔局,但強調:“如果你以為只靠執法就能解決問題,那不過是原地打轉。”
他指出,目前全市有多達三萬人正在等待合法街販執照,唯有加快稽核與發照流程,市府才有能力對街販行為建立基本規範。
“但現階段,街頭仍宛如‘狂野西部’。”理查茲直言:“我們這邊一清走,攤販就轉往羅斯福大道;那邊整頓後又跑到牙買加大道。來來回回,就像打一場乒乓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