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子去買地毯標價$6000,員工忘撕製造商標籤,看到成本價後女子當場繃不住了

點選文末“閱讀原文”下載北美省錢快報APP,24小時滾動更新美國折扣資訊+實用生活攻略!
最近一段時間,因為中美關稅問題,美國網友們對漲價、加價等相關問題那是異常的敏感。
這不,前幾天,美國女子釋出的影片,就直接在網上引起了腥風血雨。

圖片來源於tiktok,版權屬於原作者

4天前,網友@rileyandlu在tiktok 上釋出了自己的第一則影片。
影片中,@rileyandlu 稱她去到當地的Restoration Hardware美國奢侈品傢俱與生活方式零售商,全球十大頂級奢侈傢俱品牌之一)購買毛毯。
期間,她看中了一款9英尺x12英尺的地毯,標價是6000美元。
地毯的實際價格是多少?
零售價為 6k(不含 RH 會員折扣)

起初,@rileyandlu 並未覺得這價格有什麼問題,畢竟是頂奢。
直到,她小手一翻,而後在地毯背面看到一個貼著的標籤,標籤上竟赫然寫著地毯的成本價。
“當RH忘記撕掉製造商標籤,上面顯示這塊地毯每平方英尺的成本價是4.90美元。
也就是說,這塊9×12英寸的地毯加價了1001%……”
不是10%,100%,而是整整1001%啊!
這加價加的像坐火箭,也是讓@rileyandlu 內心一整個大震驚,差點當場氣急而笑!!
在被價格震撼到失語後,@rileyandlu 反手就將這事Po到了網上,試圖讓網友一起震驚震驚。
他們的股票最近怎麼樣?

結果,網友們的反應,卻是一臉平靜。
你們以為應該按製造成本價來買東西嗎?好像沒必要再多花50塊錢似的。

不是站大公司一邊,而是隻有購買全部庫存才會那麼便宜。如果你購買 5000 張地毯,你就能得到那麼便宜的價格。

這多少有些誤導。4.50美元/平方英尺不是到岸成本,而是離岸價(FOB,即船上交貨價)。這還不包括運往海外出發港以外的運費,也不包括國內運營、設計和營銷成本。

雖說資本家都貪,但有些事情還是得摸著良心說話。

畢竟,物品從生產到最終到顧客手中,一切都是有成本的。不僅僅包括製造成本這一項。
所以我非常反對資本主義,但這並不正確。這是製造成本,不包括計入產品投資回報率的製造成本以外的費用。

RH 的所有商品都至少漲了 1000%。來自一位前員工的愛!

不過…
雖說一切都有成本,但加價1001%這點,是不是太過了,還是引起了網友們不小的討論。
在部分網友眼中,這數字也是有點太過離譜,現實點說簡直就是血賺
2018年,Article首席營銷官安迪·普羅查茲卡(Andy Prochazka)就曾告訴《福布斯》,“典型的零售加價幅度”約為400%。這通常足以彌補運營公司所需的額外支出,同時仍能提供客戶願意支付的價格。
評論中那些認為租金、運費、員工工資等是 RH 會為那塊地毯收取 4,876 美元的原因的人 😂🤡,就好像 CODB 沒有分佈在他們銷售的數百種商品中一樣

大多數企業都需要盈利,但標價加價900%或1000%恰恰說明了 1)與製造商取得聯絡。2)在美國經營一家企業的成本是多少?RH位置和展示

不僅僅是RH,所有家居裝飾/傢俱/牆面藝術品牌和製造商都如此。所有東西都漲價了,他們仍然以批發/階梯定價賺取近乎100%的利潤😉

我曾經在我們州一家有四家門店的傢俱店擔任樓層協調員。他們告訴我,我可以自己定價,但價格必須至少比批發價高出900%

隨著美國關稅的進一步猛漲,這個加價以後還得高到什麼程度,簡直難以想象。
而,誰的鈔票都不是大風颳來的。
在既不想付高價又想買貨的情況下,網友也是絞盡腦汁給支了3招。不一定有用,但或許可以一試。

一個是試圖找找製造商,如果找得到的話。

很久以前)這裡的一位女士最終與一家 RH 製造商取得了聯絡,並以批發價買到了完全相同的產品。

找不到的話,搜搜“同款”。
你可以對物品進行反向搜尋,會發現很多商品在其他地方便宜得多

要不然,還有一個就是看看Restoration Hardware 的奧萊店,雖然產品是過季或者清倉的。
但,價格總會比店內便宜些吧。
我在一家奧特萊斯工作。我們從山姆會員店和塔吉特超市進貨的供應商那裡拿清倉貨。我們花 3美元買的玩具,在我們店裡賣 25美元,而在大商場裡賣 40 美元。漲價幅度簡直瘋狂。

哎,現在物價猛漲,能省一點是一點吧。
本文由北美省錢快報小編整理,圖片及資訊來自TIKTOK,版權屬於原作者。本文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否則將追究責任。

相關文章